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婷玉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扩增
  • 1篇脐血
  • 1篇脐血间充质干...
  • 1篇细胞
  • 1篇扩增
  • 1篇类肝细胞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分化
  • 1篇干细胞
  • 1篇肝细胞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1篇裴庆山
  • 1篇韩翠萍
  • 1篇刘吉勇
  • 1篇孙欣欣
  • 1篇文婷玉
  • 1篇高蕾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向类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BC-MSCs)向类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75份,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贴壁法相结合分离UBC-MSCs,体外培养传代,获得第4代集落生长细胞作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测定,并应用a-FGF、b-FGF、HGF、OSM等多种成分,分阶段向肝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诱导后4周和6周的细胞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ALB、AFP和CK-19基因mRNA水平,分析类肝细胞诱导表达情况。结果按108/ml接种,用含15%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可成功获取UBC-MSCs。细胞呈长梭形,细胞表面抗原测定显示强烈表达CD29、CD44,而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标志物CD34、CD45。分阶段诱导6周后,细胞形态呈多角形,并检测到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白蛋白、AFP和CK-19。结论新生儿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分阶段诱导可分化为类肝细胞。
韩翠萍刘吉勇高蕾裴庆山孙欣欣文婷玉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类肝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