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荣
- 作品数:26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惠城区及仲恺高新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被引量:4
- 2013年
- 近年来,各地区供水安全事故频发。本文深入研究分析惠州市惠城区及仲恺高新区供水现状,并对现有供水应急保障体系进行评价。从水源、水量上初步探讨上述两区供水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根据上述两区社会发展及水资源状况,结合两区现有工程布局,以扩建观洞水库,联网潼湖水厂,建设东江抽水泵站,充分利用东江雨洪资源作为两区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对类似地区有较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 黄剑威徐辉荣
- 关键词:应急供水备用水源
- 珠江磨刀门水道咸潮特性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珠江磨刀门水道已成为江门、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重要的水源地,咸潮上溯对供水安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收集珠江磨刀门水道9个咸潮监测站点的实测咸度资料,通过咸潮发生概率统计、一定流量控制下咸潮影响和咸潮持续影响时间等3方面分析,结果表明:越靠近口门,咸潮发生的概率越高。在供水保证率满足97%的情况下:上游没有放水压咸时,需把取水口上移至全禄水厂以上,若考虑上游放水压咸,在满足上游不同来水时,取水口布置在全禄水厂附近或稔益水厂附近。根据2011-2012年咸潮影响时间分析,各站连续难补水时间和各站与口门距离成指数关系。
- 卢真建徐辉荣刘霞梁海涛
- 关键词:供水安全保证率
- 中山市中心城区治涝对策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根据中山市中心城区历史涝点的分布及几次暴雨涝灾的情况,对中心城区雨水管网进行排水能力评估,并通过建立中心城区水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中心城区河涌、水闸、泵站工程的排水能力,对中心城区内涝风险进行评估,总结出中心城区排涝不畅的主要原因是挤占河涌用地和覆盖河涌造成河涌排涝能力不足。针对此原因提出治涝对策(整治排涝河涌,在河口处适当建设泵站),并通过水动力模型对整治效果进行检验。
- 刘霞黄兆玮徐辉荣聂铁锋
- 关键词:水动力模型
- 南沙新区黄阁镇、南沙街防涝策略的思考
- 2015年
- 根据南沙新区自然特性及地形地势特点,结合南沙新区发展提出的防涝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南沙新区黄阁镇、南沙街区域防涝策略,可作为解决其他滨海城市防涝问题的参考。
- 黄兆玮徐辉荣聂铁锋颜迅
- 关键词:滨海城市防涝
- 城市水系规划的竖向标高系统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南沙明珠湾区水系规划为对象,研究城市水系竖向标高系统。进行水利计算,初定防洪规划下的的布局与堤防高程,确定防潮堤结构形式为超级堤。针对河涌不同功能需求,确定平时内河涌管控水位和排涝安全管控水位。在防洪排涝竖向设计的基础上,确立了市政道路标高、桥梁通航净高、地块标高,实现了河涌多种功能之间的协调和衔接。成果对解决当前城镇化带来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满足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河涌多功能要求,对滨海河网城市的竖向标高系统规划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志敏卢继红黄兆玮徐辉荣
- 市政排水与城市排涝标准衔接理念及其应用案例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极端天气带来的暴雨频发导致许多城市发生洪涝灾害,为系统整治城市排水排涝工程,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提出市政排水管网与城市排涝系统相衔接的理念。基于该理念,介绍了市政排水与城市排涝两套排水系统集水区域衔接、暴雨标准衔接、排水管道出口水位衔接的具体办法,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市南沙新区起步区排涝规划设计中,其结论可为滨海城市的排水治涝作参考。
- 黄兆玮刘霞徐辉荣文艳
- 关键词:市政排水城市排涝
- 珠江河口整治疏浚断面设计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腹部地区出现异常高洪水位,防洪形势严峻。为降低洪水位,保持主要水道及口门的相对稳定,迫切需要对珠江河口防洪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并对河口进行整治。结合珠江河口整治近期防洪工程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水文泥沙资料和水动力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并根据河道及口门和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口门河道疏浚设计断面。
- 徐辉荣
- 关键词:造床流量
- 茅洲河河口建闸对闸上水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MIKE FLOOD模型建立了茅洲河河口一、二维耦合的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分析茅洲河河口建闸后对茅洲河干流及河口附近水质的影响。通过模型模拟表明,由于茅洲河干流中下游的污染物以及交椅湾地形的影响,交椅湾内水体流速变慢,茅洲河河口易形成污染带。通过茅洲河河口建闸前后的工况模拟分析,共和村断面在2020年工况下洪水期氨氮浓度在1.6~2.3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2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2.13 mg/L。枯水期时建闸前氨氮浓度在1.4~2.1 mg/L之间波动,均值为1.8 mg/L,建闸后基本稳定在1.83 mg/L。研究发现,河口闸的建设对茅洲河干流的水质基本没有改善作用。从污染物均值来看,河口建闸后闸上水质略有恶化,主要原因是河口处靠近外海区域污染物浓度较干流下游浓度低,建闸后闸址下游河水无法上溯,对断面污染物的稀释作用减小。本研究成果可供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流域的河口闸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 林蓉璇王鑫徐辉荣
- 关键词:水质
- 东莞水乡河网区排涝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东莞水乡河网区长期遭受洪水、内涝和风暴潮灾害,现状排涝能力与区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通过建立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上游洪水、下游潮水及围内涝水的水流运动过程,分析现状排涝规模,研究排涝优化方案,为有效提高水乡河网区排涝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 王鑫黄剑威徐辉荣
- 关键词:河网排涝规划
- 西江干流及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分析研究
- 张黎明林振勋潘玉敏刘霞李静黄兆玮卢真建曾彩华徐辉荣黄剑威王春霞梁海涛成忠理朱婷占达鲁
- 总体思路:针对研究涉及区域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流域水沙条件复杂的特点,按流域分区进行研究,分为西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两部分,其中西江干流划分为五段进行研究,珠江三角洲部分划分为西江网河片区、北江网河片区(包括广州片)、东江...
- 关键词:
- 关键词:河床演变河床冲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