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珑
- 作品数:45 被引量:301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Th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103 Cranioplasty Cases In a Single Center
- 徐珑
- 创伤性颅内出血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治疗期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2例单纯创伤性颅内出血(排除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胸部螺旋CT断层扫描评估临床高危或高度疑似VTE的患者,并分为无VTE组和VTE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TE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362例单纯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中,共有160例发生VTE,总体发生率为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59岁,OR=5.316,95%CI:2.322~11.173;≥60岁,OR=11.221,95%CI:4.935~25.518)、输血治疗(OR=2.396,95%CI:1.413~4.063)是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362例患者住院期间采用不同的预防VTE措施:其中158例(43.7%)主动或被动活动,104例(28.7%)穿戴弹力袜,100例(27.6%)使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OR=0.245,95%CI:0.132~0.452)是预防VTE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的VTE发生率较高,是重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患者年龄≥40岁、经输血治疗更易发生VTE,尽早使用下肢机械间歇气泵预防,可显著减少VTE的发生。
- 徐珑李凯陈玉陆朋玮范艳竹范艳竹赵元立刘佰运
- 关键词:颅脑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
- 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恶化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 2017年
- 目的探讨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症状恶化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03到2013-03医院收治的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影像学表现等临床信息,分析影响临床症状恶化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伤后1年随访,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患者共112例,17例出现临床恶化,预后不良者(GOS分级,Ⅰ~Ⅱ级)15例,预后良好者(GOS分级,Ⅲ~Ⅴ级)95例。患者性别(P=0.0039)、GCS评分(P=0.0063)、环池闭塞(P=0.0426)、血肿体积(P<0.0001)与临床症状恶化显著相关,年龄(P=0.0004)、GCS评分(P=0.0424)、鞍上池闭塞(P=0.0047)、血肿体积(P<0.0001)、SAH(P=0.0145)显著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论 GC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是影响双额脑挫伤患者预后和临床症状恶化的重要评价指标。
- 张华王秀杨岸超徐珑李京生
- 关键词:颅脑创伤预后
- 不同术式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4例。其中单侧手术者30例,双侧手术者104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脑组织复位的差异(将术后1周内双侧脑组织复位至与颅骨内板距离〈10mm定义为复位良好),分析影响脑组织复位的相关因素。结果134例患者中,术后7d内,52.2%(70例)脑组织复位良好;其中双侧手术组为57.7%(60/104),单侧手术组为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24h内,单侧手术组一侧血肿增大的发生率为63.3%(19/30),双侧手术组为16.3%(17/104)(P〈0.001)。术后7d内,单侧手术组一侧血肿增大的累积发生率为60.0%(18/30),双侧手术组为6.7%(7/10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OR=0.251,95%CI:0.087~0.722,P=0.010)是影响脑组织复位的独立因素。结论相较于单侧手术,双侧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提高双侧脑组织的复位效果,降低术后一侧血肿增大的比率。
- 孟祥雨刘伟明徐珑徐珑王磊刘佰运
- 关键词:血肿硬膜下慢性钻孔引流术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昏迷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9
- 2020年
- 昏迷通常是指多种病因导致的1个月以内的严重意识障碍。因脑损伤程度不同,昏迷患者预后各异。昏迷早期准确的预后评估有利于临床决策的制定及医患沟通。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估手段包括各种临床量表、CT、颅内压监测以及血或脑脊液样本等。但受外伤、气管插管、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很难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临床上用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又一种手段。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常规脑电图描记(EEG)、诱发电位(EPs)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3种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昏迷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周建坡徐珑赵继宗
- 关键词:脑电图描记颅内压监测神经电生理监测脑损伤程度诱发电位
- 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被引量:77
- 2020年
-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术的有效性,但不同于其他受医生个体技术水平影响小的临床方法研究[如某种药物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大骨瓣开颅手术是一门由医生操作的手术技术,医生对该手术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患者抢救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如何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如何在手术中保护重要组织、如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如何处理骨瓣等相关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TBI发病率较高及其救治的“就近就急”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急性TBI的救治主体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我国TBI救治的整体水平。
- 无刘佰运侯立军张赛苏宁徐珑郭尔安茆翔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术成人
- 前额叶损伤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视空间处理器是工作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存储视觉客体和空间信息,负责产生、操作和保持视觉映象,在行为和社会认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指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额叶损伤成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叶损伤部位,各种类型的记忆功能障碍也成为临床上额叶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外伤后遗症。关于额叶损伤导致记忆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认知范式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 尚金星徐珑张忠
- 关键词:额叶损伤记忆脑损伤
- 非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伴气颅1例报告
- 2015年
- 患者男性,40岁,主因头痛5 d、加重1d于2012年7月7日就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步行入院。头颅无畸形,无擦伤,无肿块及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双鼻孔通畅,各副鼻窦无压痛。伸舌居中,无面瘫。颈软,无抵抗。四肢活动自如,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双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急诊头颅CT(图1)示左额颞梭形高密度影及点状气体影,左额窦异常密度影,诊断左额颞硬膜外血肿,气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正常。急诊行左额颞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中未见头皮挫伤及皮下血肿,无骨折,铣开骨瓣,可见暗红色血凝块,共清除血肿量约50ml,硬膜完好,硬膜外留置引流管,2 d后拔除。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复查头颅CT、MRA(图2),恢复良好。10 d后患者痊愈出院。
- 李孟凯徐珑王小平李京生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非创伤性气颅凝血功能正常对症支持治疗高密度影
- 功能磁共振与神经导航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影像(fMRI)与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论证病变至功能区的最近距离与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0例位于或靠近脑功能区的颅内病变患者,手术前进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测(包括语言功能、视觉功能、肢体运动和舌运动功能),将激活功能区图像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图像融合,手术前注册、校正,在fMRI影像导航下进行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结果20例患者功能磁共振影像与神经导航系统图像融合、注册顺利,术中准确定位颅内病变与脑功能区(除1例病例因注册后肿瘤卒中,术中出现导航漂移现象,术中超声予以矫正)。病变近全切除2例,全切除18例。20例患者中,4例患者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已恢复,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手术致残率10.0%,无手术死亡。4例手术后出现新神经功能障碍者病变位于功能区,14例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11例患者在阅读汉字时出现广泛的激活,语言区位于左半球额中回第9区和颞叶第46区,视觉系统17—19区。结论fMRI导航为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功能区判定方法,保护脑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对于中国人语言功能区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尤有帮助。病变至功能区最近距离〉10mm,手术全切除病变相对安全。
- 张岩王硕卓彦杨明琪赵元立张东王蝾徐珑王波陈霖赵继宗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神经外科语言视觉
- 2016年美国《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第四版)》解读被引量:46
- 2017年
- 2016年9月美国脑创伤基金会(Brain Trauma Foundation)公布了即将发表在《Neurosurgery》上的《重型颅脑创伤治疗指南(第四版)》,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新版指南发表较第三版时隔7年之久,以更为严格的循证医学标准,纳入了94项新的研究结果作为证据,提出了更为精准的治疗推荐和问题解决方案。
- 徐珑刘伟明刘佰运
-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TRAUMA基金会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