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樟有

作品数:39 被引量:31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储集
  • 11篇油田
  • 10篇储层
  • 8篇储集层
  • 7篇油气
  • 6篇须家河组
  • 6篇气藏
  • 5篇三叠
  • 5篇三叠统
  • 5篇上三叠统
  • 4篇低渗
  • 4篇油藏
  • 4篇油气藏
  • 3篇地质
  • 3篇砂岩
  • 3篇上三叠统须家...
  • 3篇剩余油
  • 3篇孔店组
  • 3篇孔隙
  • 3篇教学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石油大学(华...

作者

  • 39篇徐樟有
  • 10篇吴胜和
  • 7篇熊琦华
  • 6篇林煜
  • 3篇岳大力
  • 3篇倪玉强
  • 3篇郁智
  • 2篇吴欣松
  • 2篇徐怀民
  • 2篇张晓玉
  • 2篇李海燕
  • 2篇魏萍
  • 2篇曹金英
  • 2篇赵艳
  • 2篇侯加根
  • 2篇李春晓
  • 1篇徐丽丽
  • 1篇张文彪
  • 1篇范峥
  • 1篇陈策

传媒

  • 6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古地理学报
  • 3篇2015年全...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贵州科学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7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1
  • 2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几点做法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以我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课程教学为例,在分析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及其学术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几点做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学术背景,选择或新编适应的教材以优化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自信心教育与辅导,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樟有
关键词:全日制硕士知识结构课程教学自信心教育
丰谷地区须家河组四段不同类型储集岩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2013年
丰谷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岩石类型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和页岩,以砂岩为主。其中砂岩又分为钙屑砂岩、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碎屑组分以岩屑为主,其次为石英,长石含量低。储集空间主要以残余粒间孔为主,粒间溶孔为次。在总体致密-超致密的背景下,存在孔渗相对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本文总结储层形成机理为①储层岩石类型及结构特征②物源③沉积微相④成岩作用⑤构造作用⑥沉积、成岩、构造综合影响。
倪玉强石秀慧徐樟有林煜
应用地震多属性反演与随机模拟技术预测砂体展布——以川西丰谷构造须四段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丰谷构造须四段储层具有埋深大、物性差、砂泥岩速度差异小等特点,综合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震多属性反演与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随机模拟进行砂体展布预测。该方法在目标曲线预分析和井震标定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地震属性与目标曲线的相关性,对地震属性进行排序与优选;然后通过概率神经网络训练,寻找目标曲线与多种地震属性的非线性关系,得到目标曲线的反演数据体;最后以反演体为约束条件,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砂岩百分含量模型,完成砂体的井间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砂体预测的多解性、提高砂体预测的精度,较为客观地展现各期砂体的空间分布以及相互叠置关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林煜郁智徐樟有吴胜和陈洪艳
关键词:神经网络砂体展布规律
碳酸盐岩储层中非渗透性隔层的识别及分类评价被引量:13
2001年
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同样发育着非渗透性隔层 ,它们主要由泥质含量较高的致密层和构造裂缝不发育的纯岩性致密层组成 ,可以从岩性特征、电性特征和构造裂缝发育特征等方面进行识别与划分。任丘雾迷山组中的非渗透性隔层以泥质致密层为主 ,纯岩性致密层相对较少 ,且分布很不稳定 ,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可将其分成四类。其中 。
徐樟有张国杰
关键词:任丘油田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储层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被引量:4
2005年
王力清宁正福徐樟有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现代化管理队伍职业道德管理知识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学科定位及教学内容体系建构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论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归属与教学内容体系。该学科为广义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为一门研究油气田发现后至开发结束全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科。研究对象为油气藏地质系统,包括静态系统(格架—储层—流体)和动态系统(油藏性质变化及剩余油分布)。该学科为地质与油气田开发的交叉学科,但核心为地质。学科的课程包括基础、核心、外延三大类的系列课程,其中核心课程为油矿地质学,教学内容以油气藏地质为主。
吴胜和徐怀民侯加根徐樟有岳大力
关键词:油气藏地质
油气藏开发地质学学科定位及教学内容体系建构
论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归属与教学内容体系.该学科为广义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为一门研究油气田发现后至开发结束全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科.研究对象为油气藏地质系统,包括静态系统(格架—储层-流体)和动态...
吴胜和徐怀民侯加根徐樟有岳大力
关键词:学科定位教学内容体系
川西坳陷丰谷构造须四段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被引量:6
2011年
川西坳陷丰谷构造须家河组四段属典型的陆相含煤地层,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首先根据岩心描述、岩石薄片观察及砂体测井曲线形态分析等,在须四段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天然堤和前三角洲泥等6种沉积微相;其次针对丰谷构造井资料较少、砂泥岩速度差异不大的特点,采用神经网络的地震多属性反演得到自然伽马数据体;最后,以次为约束,建立泥质质量分数三维模型,预测泥质质量分数的空间变化,分析沉积微相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须四段垂向经历了完整的水进—水退过程;沉积早期和晚期砂体较厚,主要为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的拼接和叠置;沉积中期砂体相对较薄,发育河口坝与残余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间有厚度稳定的前三角洲泥。
林煜徐樟有吴胜和张文彪郁智
关键词:多参数反演沉积微相
枣南油田孔一、二段储层渗透率韵律模式被引量:3
1992年
储层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储层纵向的非均质性影响储层内部的体积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储层渗透率韵律类型不同,其注水开发效果差异很大.运用渗透率级差和渗透率变异系数,论述了枣南油田孔一、二段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储层渗透率韵律类型.将其划分为七种模式,而每一种模式又分为中渗、低渗和特低渗三种亚模式,讨论了它们与沉积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提出了几点增产措施,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提供地质依据.
徐樟有熊琦华
关键词:储集层非均质储集层渗透率韵律
应用多尺度资料研究川西大邑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储集相被引量:9
2012年
利用丰富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以薄片镜下观察、岩心物性分析、测井曲线交会、地震速度反演等作为手段,对大邑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层成岩储集相的类型、成岩储集相的地质与测井响应特征、以及优质成岩储集相的演化序列与平面分布开展了半定量—定量研究,以期深化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地质理论和指导该地区气田的高效开发。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可划分为4类成岩储集相,即强破裂杂基溶孔—微孔—裂缝成岩储集相、强压实微孔成岩储集相、强压实致密成岩储集相和强胶结致密成岩储集相。采用声波、密度、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曲线交会的方法可有效识别各类成岩储集相。强破裂杂基溶孔—微孔—裂缝成岩储集相物性最好,为优质成岩储集相,其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破裂作用,孔隙度3%~8%,渗透率大于0.5×10-3μm2,主要发育在构造高部位的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沉积因素和构造因素对其平面分布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
林煜吴胜和徐樟有陈策
关键词:大邑构造须家河组成岩储集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