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英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球面和射影平面上不可分地图的色和
- 2009年
- 给出了球面和射影平面上带根不可分地图的色和方程,从色和方程导出了球面和射影平面上带根一般不可分地图、二部地图的计数函数方程。利用色和理论,研究不同类地图的计数问题,得到了一种研究计数问题的新方法。此外,还得到了一些计数显示表达式。
- 李赵祥任婧徐世英刘彦佩
- 关键词:计数函数
- 我国边境民族自治地方劳动力及其就业状况分析——基于“六普”人口数据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2010年全国"六普"人口数据,分析我国107个边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平均年龄,劳动力数量、比例和结构,就业人口的数量、比例和就业结构,未工作人口的数量、比例和结构,以及失业人口等情况,发现我国边境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平均年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比、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人口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省区又存在一定差异。
- 马胜春徐世英王涛
- 关键词: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
-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西藏人口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建立了西藏地区人口数量的组合预测模型,模型理论可靠,稳定性高,且预测精度好,经过计算得到了西藏地区未来五年的人口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以普遍应用于人口分析和预测工作.
- 刘鑫徐世英
- 关键词:人口预测
- 基于TOPSIS的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本文从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出发,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我国八个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绩效评价,并与我国西部及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同时从以上4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所在.本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十一五"末期的发展程度做了评估,为今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重心.
- 赵欣徐世英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指标体系TOPSIS法
- 三分子自催化反应扩散系统中化学波的二维格子Boltzmann模拟被引量:2
- 2009年
- 建立二维区域带平方衰减反应的三分子自催化反应扩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浓度分布的Chapmann-Enskogz展开及多尺度技术,给出基于格子Boltzmann模型的二维三分子自催化反应扩散系统的数值求解法,得到半开放自催化反应扩散系统在反应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所产生化学波的过程和浓度空间分布值。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提供的求解化学波现象的方法是有效的。
- 徐世英
- 关键词:自催化化学波反应-扩散方程
-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以我国省、地两级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素质、人民生活、社会水平三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三个多民族省和七十七个地级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度量分析,对各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分布状况、差异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 侯金菊徐世英
-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 基于普查数据的我国18个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及公平性统计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本文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个总体指标对我国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计算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各民族教育公平程度,用数据呈现了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最后分析了受教育程度对教育公平的影响,说明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 宁亚萍王平徐世英
- 关键词: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基尼系数
-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民族差异及分类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以我国56个民族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各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的因素;对各民族人口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及分类研究;并分析了不同类别民族间城镇化发展的差异.
- 赵尚威徐世英
- 关键词:各民族人口城镇化统计分析
- 股市投资复杂性的元胞自动机模拟被引量:7
- 2007年
- 以上海股票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将元胞自动机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股票市场的复杂性模拟。建立了基于投资分析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采用分形理论为工具,应用重标级差(R/S)方法,对比现实与模拟数据,验证了模型仿真的有效性;应用模型,通过改变初始值和规则,进一步研究了股票市场的复杂性。
- 杨帆徐世英
- 关键词:分形维元胞自动机
- 中国百万以上少数民族的职业结构状况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劳动年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从人口发展“质”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族群的社会进步程度.本文以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我国百万以上少数民族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各职业的性别结构以及近十年来(2000~2010年)的变化特征.通过计算职业性别隔离系数与职业流动率并采用职业性别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反映并分析了各职业的性别差异与流动特征.
- 蔡果兰徐世英
- 关键词:就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