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鑫
- 作品数:32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甲烷氧化细菌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分子量调控被引量:4
- 2012年
- 在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细胞内生物催化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过程中,对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碳源、培养基组分NH4+,NO3-,HPO24-,Mg2+,某些导向PHB合成的关键中间产物以及PHB的提取方法均会对PHB的分子量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对胞内PHB合成酶系中关键作用酶的活性变化进行研究,发现β-酮硫解酶催化着控制进入PHB循环入口的关键反应,而PHB分子量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PHB合成酶和PHB降解酶的协同作用.
- 宋昊张颖鑫辛嘉英夏春谷
- 关键词:分子量甲烷氧化细菌
- 一种还原铜及铜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处理液及其处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铜及铜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处理液及其处理方法,采用抗坏血酸、次亚磷酸盐、葡萄糖、联氨及其衍生物、羟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作为还原剂,用于还原去除铜及铜合金表面所形成的氧化膜中的氧元素,而保留铜...
- 曾志翔乌学东赵文杰张颖鑫薛群基
- 红酵母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研究了红酵母菌株AS2.2241液态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工艺条件,分析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的质量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初始pH值、菌种种龄、发酵时间、转速等因素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确定了小规模发酵生产的最适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红酵母AS2.2241菌株在5L发酵罐中产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40g/L,酵母粉10g/L,蛋白胨10g/L,MgSO41g/L,K2HPO40.5g/L,发酵温度28℃,pH值6.0,接种量10%,接种龄48h,培养时间145h,发酵液体积2L,转速280r/min,空气流速量3.00L/min,罐压0.01MPa。在此条件下,获得生物量的质量浓度达35.12g/L,类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达301.78μg/g。
- 刘书娟辛嘉英张颖鑫夏春谷
- 关键词: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
- 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8
- 2010年
- 利用粗状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通过对粗状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碳源为聚乙烯醇乳化的橄榄油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尿素,酵母浸出液4.5g/L,MgSO4.7H2O0.4g/L,K2HPO43.5g/L;反应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7.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24h。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最高酶活达到12U/mL。
- 陈林林辛嘉英张颖鑫张帅
- 关键词:脂肪酶发酵条件
- E有机酸对甲烷利用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3011生物合成聚-3-羟基丁酸酯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降低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生产成本,利用甲烷和甲醇生长的甲烷利用菌是具有研究价值的一类菌种.文章针对如何克服甲烷利用菌IMV3011积累PHB过程中受到制约的因素进行了考察,以改善此菌种生产PHB的能力.研究发现,通过添加适量的三羧酸(TCA)循环的抑制剂——苹果酸可以达到很高PHB产量的目的.在细胞进行两阶段培养过程中,营养平衡和营养受限培养各进行24h,即加入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前者控制在5.7×10-4g/L,后者控制在0.03g/L),可以使PHB的积累量达到55%(未添加只能达到40%).实验还通过对PHB合成中所需的酶的活性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适当的抑制三羧酸循环对保持PHB合成的酶系的活性将更有利于PHB的合成.
- 张颖鑫辛嘉英宋昊夏春谷
- 关键词:有机酸酶活性
- 甲烷利用菌IMV 3011生物合成聚羟基丁酸酯的研究
- <正>随着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对环境所带来的威胁,聚-3-羟基丁酸酯PHB以其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作为一种新的塑料替代品以及生物医学材料,已经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甲基
- 张颖鑫辛嘉英夏春谷
- 关键词:PHB金属离子分子量生物合成
- 文献传递
- 甲基弯菌IMV 3011细胞生物催化二氧化碳制甲醇被引量:7
- 2008年
- 甲基弯菌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细胞悬浮液中充入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后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产生.但是甲烷氧化细菌细胞合成甲醇的能力受到了细胞内还原当量的限制.研究发现,细胞内贮存的聚-β羟基丁酸(PHB)分解后能够产生还原当量,可以提高甲醇的产生能力.本文通过改变培养基中氮和铜的起始浓度对PHB积累量进行调节来提高甲基弯菌IMV 3011还原二氧化碳生成甲醇的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细胞内PHB含量的增加甲醇的产生能力也会增加.当细胞内PHB的积累量达到38.6%时,将二氧化碳还原成甲醇的能力最强.当PHB的积累量超过38.6%时细胞生成甲醇的能力反而降低.
- 辛嘉英蔡岩松王艳张颖鑫夏春谷
- 关键词:合成甲醇甲烷氧化细菌
- 生物酶催化反应化学研究
- 辛嘉英朱利民陈林林张颖鑫华绍烽郑妍
- 课题来源: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358)、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B200403)、黑龙江省教育厅(10551073)。研究主要围绕食品、医药、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生物催化转化过程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酶生物催化
- 甲基弯菌IMV3011的高密度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考察了铜离子浓度、甲醇浓度、甲烷传递体添加量以及甲醇和甲烷传递体共同加入,对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IMV3011生长和甲烷的加氧酶(MM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MV3011生长的最适铜浓度为30μmol/L,甲醇和甲烷传递体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和2.50%。当铜离子浓度为30μmol/L,甲醇体积分数为0.05%,甲烷传递体添加量为2.5%时,IMV3011的生长条件最佳,MMO活性最高,为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 乔君梁洪野张颖鑫董静夏春谷辛嘉英
- 关键词:甲烷氧化细菌铜离子石蜡油
- 脂肪酶催化合成α-生育酚阿魏酸酯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比较6种脂肪酶作为催化剂、4种有机溶剂和无溶剂底物作为反应介质对α-生育酚阿魏酸酯合成的影响,发现在以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Novozym435)作为催化剂,甲苯作为反应介质的有机溶剂体系中产率达17.7%,在无溶剂体系中产率达23.8%。和甲苯相比无溶剂体系是更理想的反应体系。通过实验确定无溶剂体系中的最佳反应条件:α-生育酚和阿魏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为5∶1、水活度<0.01、加酶量与底物质量比为5%、温度为60℃、转速为180 r/m in,反应72 h时最高产率可达25.47%。向介质中添加4%的极性硅胶,反应72 h后产率达到29.2%。
- 周秀秀辛嘉英张颖鑫陈林林夏春谷
- 关键词:脂肪酶无溶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