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喜
-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所述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包括:首先,采集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数据,并将声发射信号划分为若干震源子集;其次,采用SLC方法,按时间顺序建立SLC架构,并采...
- 韩刚张良喜
- 某地区白云岩室内溶蚀试验及微观溶蚀机理研究被引量:18
- 2012年
- 揭示白云岩溶蚀砂化形成机理。开展室内不同溶液条件、不同结构白云岩溶蚀试验,对比分析溶蚀速率控制因素,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溶蚀阶段白云岩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岩石微观结构对溶蚀速率起控制性作用,不同结构白云岩溶蚀速率关系为:中-细晶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粉-泥晶白云岩;比表面积与总溶蚀量有关,与单位面积溶蚀速率无关;溶蚀起始于粒间、晶间孔隙、构造微裂隙与解理,并逐步扩展使孔隙、裂隙相互连通;溶蚀使白云岩微观结构逐步劣化,晶体联结力减弱,伴随晶体崩解脱落,最终分解成细小颗粒而形成白云岩溶蚀砂化。
- 张良喜赵其华胡相波韩刚赵幸
- 关键词:白云岩溶蚀速率
- 四川坪头水电站白云岩砂化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被引量:10
- 2012年
- 以四川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坝址区深部白云岩砂化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室内化学全分析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随着白云岩岩溶砂化作用的发展,白云岩砂化物质结构演化特征为白云岩砂—白云岩(粉)—粉质黏土。砂化物质主量元素的化学迁移过程具体表现为:易溶物质CaO、MgO的不断溶蚀淋失,难溶物质SiO2的明显富集,Al2O3、Fe2O3在后期形成粉质黏土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富集。白云岩砂化发育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斜坡变形破坏影响较大,平面上表现为不均一性,而垂向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分层特征。这一研究成果,对认识该地区这种特殊的岩溶现象有特殊意义。
- 张良喜张海泉赵其华何文秀
- 关键词:岩溶坪头水电站
- 一种基于MaskRCNN结合U-Net的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RCNN结合U‑Net的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所述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包括岩芯数字影像采集步骤和对数字影像进行人工标注并进行基于MaskRCNN算法和U‑Net算法的机器学习训练并...
- 张良喜韩刚
- 碧口水电站库区淤积对右岸河口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 2012年
- 为研究水库库岸滑坡的稳定性对水库正常蓄水及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在分析白龙江碧口水电站河口滑坡所处的环境条件、滑坡变形破坏特征等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计算方法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及达到淤排平衡等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变化情况,尤其水库游积对滑坡稳定性的作用。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水库淤积对滑坡稳定性有益。
- 张良喜贾逸任光明
- 关键词:稳定性
- 一种基于MaskRCNN结合U-Net的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RCNN结合U‑Net的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所述人工智能岩体RQD计算方法包括岩芯数字影像采集步骤和对数字影像进行人工标注并进行基于MaskRCNN算法和U‑Net算法的机器学习训练并...
- 张良喜韩刚
- 一种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所述岩石脆性破坏前兆指标的构建方法包括:首先,采集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数据,并将声发射信号划分为若干震源子集;其次,采用SLC方法,按时间顺序建立SLC架构,并采...
- 韩刚张良喜
- 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以美姑河坪头水电站为例
- 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厂址区的震旦系灯影组细晶白云岩中风化卸荷、构造及岩溶砂化作用强烈。厂址区勘探过程中,在垂直埋深超过300m、水平深度超过400m范围内,该套细晶白云岩中发育一类特殊的白云岩岩溶现象:溶蚀沿结构面扩展,形成...
- 张良喜
- 关键词:白云岩水电站
- 白云岩岩溶砂化形成机理及其工程特性研究
- 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厂址区的震旦系灯影组细晶白云岩中风化卸荷、构造及岩溶砂化作用强烈。厂址区勘探过程中,在垂直埋深超过300m、水平深度超过400m范围内,该套细晶白云岩中发育一类特殊的白云岩岩溶现象:溶蚀沿结构面扩展,形成...
- 张良喜
- 关键词:白云岩水电站
- 文献传递
- 白龙江碧口水电站孟家干沟滑坡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孟家干沟滑坡为岩质边坡,前缘变形严重,坡体表面存在大量变形迹象。在详细调查研究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了该滑坡的形成机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坡脚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极限平衡法评价了多种工况下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条件下已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或地震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局部失稳。
- 张良喜张海泉赵其华任光明
-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