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山

作品数:22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外科
  • 8篇手术
  • 8篇麻醉
  • 6篇外科手术
  • 6篇颅脑
  • 6篇芬太尼
  • 6篇丙泊酚
  • 5篇镇痛
  • 5篇神经外科
  • 4篇术后
  • 4篇颅内
  • 4篇老年
  • 3篇动脉瘤
  • 3篇伤患者
  • 3篇神经外科手
  • 3篇神经外科手术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损伤

机构

  • 22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张秀山
  • 17篇张彦
  • 12篇梁禹
  • 11篇刘海根
  • 3篇王文胜
  • 3篇孟春
  • 2篇王亚欣
  • 2篇田首元
  • 1篇周强
  • 1篇王海云
  • 1篇赵伟
  • 1篇李恒林
  • 1篇谭彬彬
  • 1篇刘刚
  • 1篇陈君
  • 1篇姜连浩
  • 1篇王国林
  • 1篇陈安
  • 1篇闫华
  • 1篇刘暌

传媒

  • 5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微透析技术对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期液体治疗方案的评价
2010年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改善脑氧代谢,采取有效的降颅压方法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
张秀山张彦田首元孟春陈君陈安刘海根赵伟
关键词:脑外伤患者微透析技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老年
帕瑞考昔在颅脑外科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考昔,作为超前镇痛药物,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我们选定了60位接受颅脑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Ⅰ~Ⅱ,年龄18~65岁,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Ⅰ组),麻醉诱导时,缝合伤口时以及诱导后12 h分别给予40 mg帕瑞考昔;对照组(Ⅱ组),麻醉诱导时,缝合伤口时以及诱导后12 h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 ml。术中应用瑞芬太尼,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疼痛程度用疼痛视觉评分量表进行测定,当评分为4或者超过4分时,静脉点滴吗啡进行镇痛。术后。分别测定术后24 h内,每4 h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吗啡的使用量以及观察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结果:在术后24小时内,在疼痛视觉评分不超过4分的情况下,相比对照组,超前镇痛组能明显减少吗啡的使用量。两组药物中,超前镇痛组产生的不良反应更轻、更少。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对于缓解颅脑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帕瑞考昔并不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帕瑞考昔却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物(吗啡)的使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姜连浩孟春梁禹张秀山刘海根王文胜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术后疼痛颅脑外科手术超前镇痛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麻醉复苏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麻醉前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的临床价值。方法37例施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均符合Hunt-Hess分级0~Ⅱ级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Lipo-PGE1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患者手术前1h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0.20μg/kg。采用静脉注射咪哒唑仑2.00mg/kg、芬太尼3.30μg/kg、维库溴铵0.13mg/kg和依托咪酯0.30mg/kg行诱导麻醉;雷米芬太尼0.20μg/(kg·min)和丙泊酚0.07mg/(kg·min)静脉滴注及复合静脉注射罗库溴铵30.00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监测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氧饱和度;测定手术前和手术后24h血浆S-100蛋白含量;记录手术中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以及手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和恶心、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运动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中治疗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2例(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治疗组患者血浆S-100蛋白含量和麻醉复苏时间分别为(0.36±0.08)μg/L和(13.52±1.93)min,低于对照组的(0.89±0.14)μg/L和(16.41±3.72)min(均P<0.01)。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对照组患者血浆S-100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根据GOS预后分级,治疗组患者运动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前尽早应用具有靶向扩张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可拮抗继发性脑血管痉挛,促进手术后患者早期复苏,改善预后。
梁禹张彦张秀山
关键词:前列地尔颅内动脉瘤栓塞麻醉恢复期预后
非甾类消炎药在神经外科内窥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非甾类消炎药在神经外科内窥镜检查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ASAⅠ~Ⅱ,拟行脑室镜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前镇痛组,于麻醉准备室静注氟比洛芬酯0.2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围术期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HR在手术开始1min,10min,30min,清醒即刻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或P<0.01)。术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病例数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增强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效果,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抑制术后疼痛。
梁禹张彦张秀山刘海根
关键词:镇痛消炎药非甾类内窥镜检查神经外科
七氟烷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评价
2009年
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吸入和诱导迅速,可控性佳。近年来在我国麻醉临床中逐渐普及。本文对其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优劣进行综述。希望对神经外科麻醉中应用七氟烷具有参考意义。
张秀山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
磷酸肌酸钠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术前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CP)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符合ASA分级Ⅰ~Ⅱ,年龄17~63岁,拟行颅内介入治疗大脑前动脉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磷酸肌酸钠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Ⅰ组,术前60min静脉注射CP60mg·kg-1;Ⅱ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治疗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30min(T2)、手术结束(T3)、清醒即刻(T4),记录MAP、HR、CVP。于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C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和动静脉乳酸含量,并计算出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DA-JVO2/CaO2)和动脉颈内静脉血乳酸含量差(DA-JVL)。记录术中脑血管痉挛病例,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及恶心、寒战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较Ⅱ组稳定(P<0.05)。与治疗前比较,Ⅰ组在治疗后SjvO2升高,DA-JVO2和CERO2均有降低(P<0.05)。Ⅰ组DA-JVL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SjvO2、DA-JVO2、CERO2和DA-JVL虽有一定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Ⅱ组脑血管痉挛9例(47.4%),明显高于Ⅰ组2例(11.1%),P<0.05。术后,Ⅰ组苏醒时间为(13.5±1.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3.7)min,P<0.05。结论:术前早期应用CP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促进术后早期复苏。
张彦梁禹张秀山刘海根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老年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药物敏感性增强,容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应尽早复苏,以便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因此需要合理的麻醉方案来满足上述要求.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是目前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最为常用的镇痛剂,分析比较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将有助于临床对麻醉用药的选择。
张秀山张彦孟春梁禹刘海根王文胜
关键词:早期认知功能术后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外科手术患者
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用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40例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n=20)和对照组(n=20),磷酸肌酸钠组给予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于术中输注磷酸肌酸钠2 g,记录输注前、输注后、硬脑膜切开、输注后2 h和手术结束时5个时点(T1T5)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出量(CO)、每搏指数(SI)、肺血管阻力(PVR)、颅内压(ICP)及脑氧分压(PbrO2)。测量术前及术后血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后恶心、寒战等不良反应病例,并于术后3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术中,两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显著性。CO和SI在T2T5时,磷酸肌酸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019,P〈0.05),磷酸肌酸钠组PVR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3.517,P〈0.05)。T5时磷酸肌酸钠组ICP低于对照组,同时前者PbrO2则高于后者(P〈0.05)。血S100β蛋白含量术后24 h与基础值差值比较,磷酸肌酸钠组上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预后,磷酸肌酸钠组良好9例、中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3例和死亡2例,对照组良好2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和死亡6例(U=116.0,P〈0.05),磷酸肌酸钠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应用磷酸肌酸钠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脑组织微循环及能量代谢,促进预后。
张秀山刘暌张彦闫华刘海根梁禹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颅脑损伤能量代谢
丙泊酚-舒芬太尼与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用于颅脑外科唤醒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颅脑外科手术切除功能区病变的过程中,常需术中唤醒患者。进行大脑皮质神经解剖功能定位,以实时监测可能发生的脑功能区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传统的麻醉方案往往具有镇痛、镇静不完善和唤醒时程较长等不足,
张彦梁禹张秀山刘海根
关键词:麻醉二异丙酚舒芬太尼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比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别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6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组38例,咪达唑仑组38例,分析两组患者ICU镇静全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ICU内治疗时间、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数、神经功能评估时间、从进入ICU至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脱机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的差异。结果丙泊酚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15.8%(6/38)、13.2%(5/38),高于咪达唑仑组患者2.6%(1/38)、0.0%(0/38)(X2=3.93,P=0.047;X2=5.35,P=0.021)。丙泊酚组患者ICU内治疗时问(105.2±16.9)h、脱机时间(3.5±0.3)h、拔管时间(1.06±O.03)h和神经功能评估时间(1.12±0.03)h,均短于咪达唑仑组(112.2±30.5)h、(5.5±0.4)h、(1.34±0.03)h和(1.41±0.06)h(t=6.35、12.45、20.01、13.43,均P〈0.05)。丙泊酚组患者从进入ICU至开始脱离呼吸机的时间(74.6±16.5)h和理想镇静时间百分比(97.6±1.3)%,与咪达唑仑组(75.3±12.5)h和(97.2士1.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57,均P〉0.05)。结论对ICU内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是安全和有效的,咪达唑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于丙泊酚,但在脱机和拔管时间方面丙泊酚优于咪达唑仑。
张彦田首元张秀山
关键词:颅脑损伤清醒镇静重症监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