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红
- 作品数:106 被引量:4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扩髓与否的有限元分析
- 2024年
- 背景: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否需要扩髓的问题尚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不扩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降低高龄患者术中风险,但此举是否会降低髓内钉支撑效果,尚无依据。另一些人认为扩髓可选择直径更粗的髓内钉,获得更好的力学支撑,但基础研究显示此方法存在脂肪栓塞、破坏骨质(尤其高龄骨质疏松患者)等风险。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治疗31-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时扩髓与不扩髓的力学分布特点。方法:纳入一名健康志愿者,CT扫描其股骨获取DICOM格式文件,顺序导入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Hypermesh、Ansys软件处理文件,得到A3.1型、A3.2型及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分别与9,11 mm直径、170 mm长度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进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设定各接触面相互作用关系及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之后进行求解。观察不同模型中股骨应力分布、内固定应力分布、股骨位移及内固定位移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股骨应力均小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股骨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和A3.2型;②各型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时内固定应力均大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A3.3型骨折内固定最大应力值大于A3.1型;③扩髓与非扩髓对股骨及内固定位移影响较小,应力影响较大;④提示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使股骨应力减小,内固定整体承担应力增大,远端锁钉承担应力减小;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相比,采用扩髓髓内钉固定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 刘泽民王栋李岩刘旻陈斌王钞崎吕欣张永红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有限元分析
- 从下肢全长片谈足踝畸形诊疗中的整体思维被引量:1
- 2015年
- 秦泗河矫形骨科36年间实施19 221例足踝畸形矫正手术的大数据提示我们,在足踝畸形的临床诊疗中,下肢全长X线片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下肢整体状态,对了解下肢的力线和改进临床结果大有裨益。足踝畸形的诊疗必须从整体出发,去敏感地洞察每一处细微的功能变化。每一例足踝畸形都要仔细询问病史,了解畸形发生的原因,发病年龄,既往是否实施过矫形手术,术前系统检查并整体评估畸形发生的原因,结果和转归。结合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定患肢的机械轴、关节线,足踝畸形与膝关节、髋关节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
- 臧建成秦泗河焦绍锋张永红王振军邵波潘奇王全秦绪磊
- 关键词:足踝畸形
- 超声技术在监测骨延长过程中的价值
- 2017年
- 超声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监测骨延长的技术。超声技术可以更早地监测到延长区新生骨痂的形成,并对骨痂形成各个阶段有着更具体的分析,同时超声技术可以监测延长区域的血流,并且可以避免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以下将对超声技术监测骨延长的价值作一综述。
- 张宇张永红鉴晓东石华南彭瑞健李晓辉
- 关键词:牵拉成骨骨延长超声骨再生
-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颗粒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关系。方法入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00例,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36例患者需要进行再次血运重建(重建组),64例患者无需进行再次血运重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血脂及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关系。结果血运重建组患者Gensini积分较高(P<0.01),大颗粒HDL浓度减少(P<0.01),同时小颗粒LDL浓度增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颗粒HDL水平和血运重建呈负相关(OR=0.8,95%CI:0.7~0.9),而小颗粒LDL水平与血运重建呈正相关(OR=1.4,95%CI:1.1~1.8)。结论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血运重建有关系,提示其在血运重建中起一定的作用。
- 王鲲王慧峰王凤群张永红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运重建
-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组织工程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利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来研究和发展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受损组织的功能。目的是利用人体活细胞在适宜的支架材料上生长成天然的组织和器官以替代人体内受损和缺失的组织和器官。支架材料的选择是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支架材料作为人工细胞外基质,为功能细胞的停泊、生长、繁殖、
- 崔小平张永红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关节生命科学生物活性
- 基于MRI图像胫股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9年
- 选择1名正常青年男性,排除膝关节疾患,年龄28岁,体质量68kg,身高175cm,利用本院1.5TTwinspeed/Excite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右膝关节连续失状位MRI扫描,扫描方式右膝关节自内向外不间断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过Mimics10.0、GeomagicStudio8.0分析软件处理后建立胫骨关节三维模型,并将GeomagicStudio8.0软件处理生成的STL文件转化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1.0可接受的IGS文件。以此方法完成了MRI图像下胫股关节高仿真模型的建立。利用MRI图片,经过Mimics10.0、GeomagicStudio8.0软件处理建立了人体右膝胫股关节的三维计算机模型,为后期取股骨髁表面软骨修复指间关节损伤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提供了保证。结果提示,二维MRI图片下所建立三维模型,解决了CT数据对软组织成像较差的不足,能够使模型更接近于真实解剖结构。
- 田有勇张永红
- 关键词:胫股关节三维重建有限元
- 能谱CT在Ilizarov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中的应用现状
- 2023年
- Ilizarov骨搬移术是由俄罗斯专家Ilizarov基于牵张成骨原理提出的手术技术,在牵张成骨区形成新生骨痂,可有效治疗骨缺损^([1-2])。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类型骨折数量明显增多,下肢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复杂性创伤常导致部分骨质缺失。此外,慢性骨髓炎、骨折术后骨不愈合、下肢骨肿瘤切除术也可导致骨缺损。
- 李海涛王栋李福林李超张永红
- 关键词:牵张成骨ILIZAROV皮肤软组织缺损下肢开放性骨折胫骨骨缺损
- 手风琴技术用于骨搬移治疗胫骨骨缺损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 :分析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3~60岁,平均44.04岁;骨搬移前骨缺损长度5~11 cm,平均7.68 cm;14例交通事故,3例摔伤,4例砸伤,1例高处跌落;左侧6例、右侧16例。分成两组,手风琴组搬移结束后实施手风琴技术11例,对照组搬移结束后外架锁定等待矿化11例。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7.9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缺损的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愈合时间、愈合指数等指标,并采用Paley等方法评价骨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X线评价均达到骨性愈合;手风琴组:骨愈合时间(365±91)d,愈合指数(46.2±3.5)d/cm;对照组:愈合时间(435±108)d,愈合指数(57.8±3.5)d/cm;两组骨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8:P=0.115);两组骨愈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4,P=0.000)。末次随访时依据Paley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实验组优9例,良2例;对照组优8例,良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9,P=0.619)。并发症:钉道感染:手风琴组9例,对照组10例;局部牵拉痛:手风琴组2例,对照组1例;轴向偏移>10°:手风琴组4例,对照组3例;骨缺损汇合端对位差:手风琴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时加用"手风琴技术"操作后可缩短治疗时间和矿化时间,提高愈合指数。
- 彭瑞健张永红李晓辉石华南卢炎君杨奇
- 关键词:伊利扎罗夫技术胫骨骨折骨缺损
- 足跟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 2013年
- 足跟痛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在美国,每年因跖筋膜炎进行治疗的患者超过200万例。据估算,10%的人在一生中患过足跟痛,1%的人由此到医院就诊。由于足跟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很难明确其疼痛的机制与病因学。现在仍有学者对于疼痛的机制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疼痛是跖筋膜牵拉跟骨跖侧结节造成的,有人则认为疼痛是一种挤压引起的神经病变。虽然足跟痛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跟部脂肪垫的退变随着胶原的老化、水分与胶原纤维逐渐减少,造成了部分患者的足跟痛。
- 张永红
- 关键词:足跟痛跖筋膜炎胶原纤维医院就诊神经病变
- 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被引量:3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手风琴技术治疗11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9岁。其中5例因慢性骨髓炎行Ilizarov骨搬移治疗后出现对合端延迟愈合;3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行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胫骨闭合性骨折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后发生骨不愈合;1例胫骨闭合性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骨不愈合。11例患者均通过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对骨折断端进行手风琴技术操作,即先压缩断端至骨性接触,然后以0.85 mm/d的速度对断端进行压缩1周,之后再以0.85mm/d的速度牵伸2~3周,接着以相同速度压缩至原位,压缩期与牵伸期之间有1周的间歇期。根据X线片所示断端成骨情况,进行1~2次循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9个月,平均15.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4个月。手风琴技术操作的时间为35~67d,平均50.2d;其中8例采用1次手风琴技术操作,3例采用2次;骨痂矿化时间64~239 d,平均114.9 d。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骨搬移治疗骨缺损疗效评价系统评价治疗结果,优8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1/11)。根据Paley等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肢体功能评价系统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价,优7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11/11 )。结论 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疗效显著。
- 卢炎君张永红王栋石华南杨奇邢浩李晓辉殷海阳秦泗河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