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才

作品数:3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潍坊市科技局资助课题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8篇心病
  • 8篇介入
  • 8篇冠心病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冠脉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血压
  • 4篇起搏
  • 4篇冠心病患者
  • 3篇蛋白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心房
  • 3篇预后
  • 3篇再狭窄
  • 3篇造影
  • 3篇肌钙蛋白

机构

  • 28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张新才
  • 10篇刘同祥
  • 9篇邱立彬
  • 8篇赵令时
  • 7篇郝军强
  • 6篇高明军
  • 5篇邵静波
  • 4篇牟延光
  • 4篇王娟玲
  • 4篇王世勋
  • 3篇李国璜
  • 3篇鲍庆秋
  • 2篇孙玉红
  • 2篇李秀芹
  • 2篇陈延萍
  • 1篇韩晓虹
  • 1篇毛金英
  • 1篇刘爱娟
  • 1篇杜大勇
  • 1篇王中英

传媒

  • 10篇潍坊医学院学...
  • 4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PLATZ GOOSE NECK Microsnare Kit抓取冠状动脉异物的应用体会(附2例病例)被引量:3
2015年
AMPLATZ GOOSE NECK Microsnare Kit(美国AGA公司)由鹅颈微圈套器和输送导管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微圈套器又由长杆和钨圈构成。微圈套器的长杆部分由镍钛非磁性合金制成,柔韧性较好,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并能与导管内腔保持良好的同轴性;头端的钨圈直径4.0 mm,进行镀金处理,以防止射线穿透,便于操作过程中准确定位。
张新才邱立彬邵静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
肌钙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04年
张新才李国璜
关键词:肌钙蛋白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学预后
应用3830起搏电极室间隔起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张新才邱立彬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室间隔
老年冠心病PTCA术后支架再狭窄患者血浆IP-10水平表达及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血浆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水平表达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TCA手术治疗,并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根据复查结果,分为ISR组28例,支架内无再狭窄组32例,另30例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对照组。详细记录3组临床资料,并对血浆IP-10浓度进行测定,分析IS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ISR组血浆IP-10浓度高于支架内无再狭窄组及对照组(P<0.05);支架内无再狭窄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浆IP-10表达水平与ISR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是ISR发生高危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PTCA治疗后,IP-10水平表达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术后ISR的生化指标之一;吸烟史、支架长度、糖尿病史、血清尿酸、血清总胆红素是术后ISR发生高危因素,对具备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强化药物治疗,及早控制。
张新才王娟玲郑佳辉陈进芹邵静波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再狭窄干扰素诱导蛋白10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连续行PCI的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CI术后的cTnⅠ和CRP水平,根据PCI术后cTnⅠ和CRP检测结果分组,观察患者PCI术后主要不利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随访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cTnⅠ正常组比较,cTnⅠ升高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和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与CRP正常组比较,CRP升高组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A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相比,B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和C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的总MACE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均<0.01);与B组相比,C组的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总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它们可作为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的危险分层的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更具有价值。
张新才刘同祥赵令时陈延平孙玉红李国璜
关键词:C反应蛋白介入治疗预后
基因多态性和基因突变与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张新才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基因突变冠心病高血压
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ox-LDL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抗炎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抗炎中的作用,以明确左卡尼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取冠心病常规治疗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以90 d为一个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HDL-C、ox-LDL、MDA、GSH-Px、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C、LDL-C、ox-LDL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T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x-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D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SH-Px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以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ox-LDL,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得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提高、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王世勋邱立彬郝军强郑佳辉张新才邵静波赵鲁艳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左卡尼汀
华法林低强度抗凝预防心房颤动患者栓塞事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华法林不同强度抗凝对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低强度抗凝对国人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血栓栓塞发生的可行性。方法将至少有一个栓塞危险因素的心房颤动患者102例予以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随机分为低强度抗凝组(INR1.60—2.50)50例和较高强度抗凝组(INR2.51—3.20)52例,观察2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O%(1/50),较高强度抗凝组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9%(1/5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强度抗凝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0%(1/50),较高强度抗凝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6%(5/5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以INR为1.60~2.50水平时出血风险小,华法林低强度抗凝同样达到预防血栓栓塞的目的,同时相对安全。
张新才王建军
关键词:华法林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血栓栓塞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残留病变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冠状动脉残留病变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冠脉旁路移植患者423例,术后6个月,常规复查冠脉造影,筛选出6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存在残留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I组和对照组,PCI组对残留病变行介入治疗,术后继续强化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或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对照组仅给予强化药物治疗,方案同PCI组,继续随访1.5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423例患者均完成冠脉造影检查,其中入组的64例患者中,桥血管通畅率100%,PCI组平均植入支架(1.5±0.8)枚,PCI手术时间(55.1±22.4)min,无手术并发症。64例患者均完成随访,两组MAC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复发率PCI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对残留病变进行PCI治疗,安全可靠,可减少心绞痛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王世勋姜文斌颜培冉邵静波张新才徐景涛邱立彬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介入术
血清鸢尾素、Metrnl水平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研究血清鸢尾素、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行PCI术且使用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2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ISR的47例纳入ISR组,未发生ISR的210例纳入非ISR组。选取同期医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鸢尾素、Metrnl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鸢尾素、Metrnl水平对PCI术后发生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ISR组鸢尾素、Metrnl水平低于非ISR组和健康对照组,且非ISR组鸢尾素、Metrnl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rnl与鸢尾素水平呈正相关(r=0.768,P<0.001)。ISR组与非ISR组糖尿病史、吸烟史、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支架总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ISR的危险因素,而鸢尾素、Metrnl水平、ADP抑制率、直接胆红素升高是ISR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鸢尾素、Metrnl水平降低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易发生ISR,两者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ISR有一定预测价值。
苗硕刘西民张新才
关键词:支架内再狭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