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172 H指数:7 供职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全军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多聚抗原肽免疫磁珠在制备单表位抗体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用多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s,MAP)包被磁珠制备单表位抗体的方法。方法:通过Fmoc法固相化学合成UreB的8分支单表位MAP,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将MAP以共价偶联的方式包被磁珠制备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B),通过IB从多克隆抗血清中纯化单表位抗体,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SDS-PAGE鉴定抗体纯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结果:合成的MAP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得到的抗体滴度高达1∶12800。MAP制备免疫磁珠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0mg/L,包被效率最高可达79%。应用MAP免疫磁珠从抗血清中纯化得到的单表位抗体,经鉴定与其他抗原表位无反应性,其纯度为95%,抗体的回收率为5.8%。结论:MAP包被的磁珠可快速分离纯化出针对某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其性质类似单克隆抗体。这一方案在快速制备少量高特异性抗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小洁 张文红 康磊 韩锋产 颜真 阎小君关键词:免疫磁珠 NDRG2蛋白的毕赤酵母可溶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酵母表达并纯化可溶性NDRG2蛋白 .方法 :从 pRSET A ndrg2重组质粒中扩增出 6his ndrg2融合基因 ,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 pPIC3.5K ;酵母重组表达载体pPIC3.5K 6his ndrg2电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 ,并进行营养缺陷筛选和G4 18抗性筛选 ;对高拷贝整合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诱导表达 ,可溶性表达产物经Ni NTA亲合层析纯化 .结果 :构建得到酵母融合重组表达载体 pPIC3.5K 6his ndrg2 ;经G4 18浓度梯度筛选得到串联整合 16个重组表达载体以上的重组酵母表达菌株 ;诱导后表达得到 6his NDRG2融合蛋白 ,并成功纯化得到可溶性表达产物 .结论 :表达并纯化得到可溶性NDRG2蛋白 ,为进一步研究NDRG2的结构与功能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 张文红 刘新平 王琰 韩月恒 药立波关键词: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利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耐异烟肼结核分枝杆菌KatG315点突变 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应用模板指导的荧光染料终止物掺入反应 荧光偏振检测技术 (template directeddye terminatorincorporationwithfluorescencepolarizationdetection ,TDI FP)分析结核分枝杆菌KatG 315点突变与异烟肼耐药性的关系 ,并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的新方法。方法 对临床 82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所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常规培养和药敏实验 ;提取结核分枝杆菌DNA ,并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2 71bp的KatG基因片段 ,PCR产物经消化处理清除残余dNTPs和引物 ,进行TDI反应 ,应用Victor2测定荧光偏振值 ,分析所有样品的KatG基因 315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2 9例异烟肼高度耐药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有 15例发生KatG 315的G→C突变 ,其中 4例为KatG 315突变和未突变的混合感染 ,突变率为 5 2 % ;32例异烟肼低度耐药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有 15例为KatG 315突变和未突变的混合感染 ,突变率为 4 7% ;2 1例异烟肼敏感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未发现KatG 315突变。结论 KatG 315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产生耐药性密切相关 ;应用TDI FP技术检测KatG 315突变具有准确、快速、简便以及高通量等优点 。 王琰 张文红 赵锦荣 罗明 张增贤 白玉杰 阎小君关键词:药物耐受性 远源链球菌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05年 目的 克隆并分析远源链球菌(S .sobrinus)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方法采用“genomewalkingsystem(基因组步移系统)”克隆远源链球菌可能与细胞分裂相关的新基因ftsK ,与GenBank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ftsK的氨基酸序列。结果 所克隆的新基因由2 10 0个碱基组成,编码6 99个氨基酸。用GOR4软件对S .sobrinusftsK的二级结构预测,显示其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另有小部分伸展线,但无β折叠,在其N末端有一跨膜区。对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区分析,氨基酸335~5 30序列具有ftsK SpoⅢE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除N末端2 2 6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与大肠杆菌细胞分裂蛋白FtsK的C末端2 3序列同源,2 17~6 35氨基酸与枯草杆菌SpoⅢE的C末端同源。结论 通过“基因组步移系统”克隆出的新基因可能与远源链球菌细胞分裂蛋白FtsK相关。 苏凌云 吴补领 李福洋 张文红 范继红关键词:细胞分裂 克隆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FMR1和XIST基因甲基化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006年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脆性X智障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FMR1)、X染色体失活基因(Xchromosome inactivation,XIST)甲基化的方法.用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对基因组DNA进行脱氨基修饰.以修饰后的DNA为模板,用两套不同的引物对:1对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和1对非甲基化特异性引物扩增FMR1基因(CGG)n重复序列区、FMR1和XIST基因的启动子区.PCR产物进一步克隆、测序.以亚硫酸氢钠和对苯二酚脱氨基修饰后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与预期基因目的基因片段大小相符合,无非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FMR1、XIST基因中的非甲基化的C碱基转变为U碱基,而CpG岛被甲基化的C碱基不改变.成功地建立了检测FMR1、XIST甲基化的方法,为实验室诊断脆性X综合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杨芳 赵新 张文红 薛丽 王琰 白玉杰关键词:甲基化特异性PCR 甲基化检测 Tec家族蛋白酪氨酸激酶Itk PH结构域与OS-9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003年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ItkPH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 ,以了解Itk的功能及其在T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位置与作用 .Itk的PH结构域扩增后克隆入酵母双杂交系统的pLexA载体 ,转化酵母细胞EGY4 8(p8op lacZ) ,经检测PH结构域无自激活作用 ,且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 .用PH结构域作为“钓饵”蛋白 ,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筛选构建于AD载体的T细胞cDNA文库 .将PH结构域及筛库所得基因片段分别进行融合表达 ,用于体外结合实验 ,进一步证实二者的相互作用 .经营养缺陷选择、诱导筛选和鉴定确证 ,筛库所得的插段约 15 0 0bp的文库质粒为一真阳性克隆 .经blast比较分析为骨肉瘤、横纹肌肉瘤等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os 9基因 .体外结合实验也表明 ,ItkPH结构域可与该基因表达产物结合 .Itk的PH结构域可与OS 9蛋白相互作用 . 韩月恒 张文红 张晓光 刘新平 药立波关键词:酪氨酸激酶 ITK PH结构域 酵母双杂交系统 CGGB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人CGGBP1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为进一步研究CGGBP1的生物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RSETA/CGGBP1.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人CGGBP1蛋白,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利用链酶亲和素磁珠鉴定所表达纯化的蛋白能否和d(CGG)29重复序列双链DNA特异性结合.结果:诱导后表达得到CGGBP1蛋白,纯化得到的可溶性表达产物CGGBP1蛋白可以和d(CGG)29重复序列双链DNA特异性结合.结论:表达并纯化得到可溶性CGGBP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GGBP1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杨芳 张文红 薛莉 王琰 夏琳 白玉杰关键词:基因表达 纯化 生存,还是死亡——从细胞凋亡看矛盾的对立统一 被引量:1 2003年 张文红 药立波 刘新平 李福洋关键词:细胞凋亡 拮抗作用 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抗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的抗体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应用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建立一种新的基于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polarization,FP)的抗体检测方法。方法: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尿素酶B(UreB)的单表位合成分支肽抗原免疫小鼠,以ELISA法分析免疫的效果。分析FITC标记的合成肽抗原在不同浓度时的FP值,用FP技术分析抗原表位的抗原性以及不同稀释比例的血清样品对FP检测的影响。分别应用FPIA法和ELISA法,对126例样品进行Hp感染检测,对FPIA的检测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分析。结果:UreB的单表位抗原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1.0nmol/L的FITC标记肽可用于FPIA检测,血清样品做1∶25稀释时可明显区分阳性和阴性检测结果。与ELISA方法检测的结果相比较,用基于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的FPIA法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8%。结论:应用UreB单表位合成肽抗原,可对抗UreB的抗体进行快速FPIA检测,用此法检测抗体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文红 王琰 郭慧芳 白玉杰 阎小君关键词:合成肽 荧光偏振 幽门螺旋杆菌 尿素酶B TRP-1 B细胞表位区在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为进一步探索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1(TRP 1)人源B细胞表位 ,利用甲醇营养型酵母Pichiapas toris表达系统表达TRP 1的B细胞表位区。方法 将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质粒 pUC19/TRP 1进行双酶切 ,将目的片段亚克隆至带有 6His标签的 pRSETA载体 ,将 6His融合的TRP 1整体PCR扩增出来 ,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3 .5K上 ,构建成重组质粒 pPIC3 .5K/6His TRP1。该质粒转化酵母菌GS115 ,经G418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转化菌体经Mut表型鉴定后 ,用含 0 .5 %甲醇的培养基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利用Ni NTAagarose柱通过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后 ,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通过 4天的诱导 ,该系统成功表达了 6His TRP1蛋白 ,经亲和层析纯化后扫描分析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 18kD ,纯度可达 96%。Westernblotting及ELISA实验证实 ,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结合白癜风病人IgG的能力。 结论 在Pichiapastoris表达系统中 ,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重组TRP 1的B细胞表位肽段 ,为深入研究TRP -1人源表位及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免疫治疗及恶性黑素瘤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李廷慧 高天文 李春英 李毅 张文红 王立峰 李立文 孙东杰 刘玉峰关键词:B细胞表位 酵母 生物学活性 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