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庆文

作品数:53 被引量:35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1篇对虾
  • 17篇中国对虾
  • 10篇大菱鲆
  • 9篇饵料
  • 8篇微卫星
  • 6篇养殖
  • 6篇苗种
  • 5篇引物
  • 4篇遗传图
  • 4篇遗传图谱构建
  • 4篇特异性引物
  • 4篇微卫星标记
  • 4篇家系
  • 4篇白斑综合征
  • 4篇白斑综合征病...
  • 4篇白斑综合症
  • 4篇白斑综合症病...
  • 4篇存活
  • 3篇对虾亲虾
  • 3篇多态

机构

  • 53篇中国水产科学...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连云港市海洋...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集美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 1篇全国水产技术...
  • 1篇天津渤海水产...

作者

  • 53篇张庆文
  • 45篇孔杰
  • 21篇栾生
  • 18篇张天时
  • 18篇王伟继
  • 17篇王清印
  • 16篇刘萍
  • 15篇罗坤
  • 14篇孟宪红
  • 5篇于飞
  • 4篇刘龙常
  • 4篇曹宝祥
  • 3篇高焕
  • 3篇肖广侠
  • 3篇刘寿堂
  • 3篇田吉腾
  • 3篇李战军
  • 2篇钟磊
  • 2篇王为继
  • 2篇刘宁

传媒

  • 10篇海洋水产研究
  • 8篇水产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水产科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2004年甲...
  • 1篇2010’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白斑综合症病毒对虾苗种生产技术
一种无白斑综合症病毒对虾苗种生产技术,其操作程序是:首先选择亲虾和暂养;然后用一定浓度的漂白粉、高锰酸钾或甲醛对培育池消毒处理;培育苗种海水用5ppm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处理并经中和;卵子脱毒处理后再孵化培育;虾粉蛋羹和...
张庆文孔杰刘龙常王伟继刘萍
文献传递
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
一种大菱鲆家系苗种高效培育方法,其技术内容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定向交配、孵化、苗种培育、商品苗。亲鱼选取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批次的种质亲鱼;人工受精在不同种质亲鱼间进行,同一批次亲鱼不能交配;苗种培育:前期其设施...
张庆文孔杰栾生罗坤张天时
文献传递
大菱鲆4个进口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选择2003~2004年进口的4个大菱鲆不同进口群体(英国、法国1、法国2、法国3),测定了其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高和尾柄长等7项形态性状。采用聚类、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大菱鲆的6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法国,和法国。群体间形态最接近,而与英国群体、法国。群体的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两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61.069%,主成分2为34.343%,累计贡献率为95.412%。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46.7%~80.0%(P1)和51.7%~77.4%(P2),综合判别率为62.5%。3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4个大菱鲆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全长、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长这5个形态性状指标上。
于飞张庆文孔杰栾生
关键词:大菱鲆
一种绿鳍马面鲀苗种培育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苗种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亲鱼选择及强化,自然产卵及收集,孵化,饵料培养及强化,苗种培育和商品苗种。所述方法充分利用绿鳍马面鲀自然生活习性及其生物学特性,解决了绿鳍马面鲀等小口...
田吉腾张庆文席瑞潘明超张天时
文献传递
饵料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44
2008年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喂活卤虫养殖密度为50尾/桶的存活率最高(85.2%);投喂配合饵料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不明显;而投喂冰冻鱼肉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较大。因此,采用合适的饵料和养殖密度,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对虾养成存活率,改善生长过程中对虾群体体长、体重的整齐度。
张天时孔杰刘萍张庆文王清印
关键词:中国对虾养殖密度存活率
大菱鲆25日龄3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被引量:25
2008年
为估计我国引进大菱鲆群体的遗传学参数,2006年从多个大菱鲆养殖场采集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进口批次的大菱鲆亲鱼,利用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66个全同胞家系,包括26个父系半同胞家系组。选用混合模型方程,通过约束最大似然法进行了方差、协方差、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等估计。结果表明,大菱鲆25d仔鱼体长、存活率和白化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20、0.07和0.22;3个性状间呈负遗传相关关系,检验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大菱鲆体长和白化率是中度遗传力,选择育种潜力较大;3个性状任何性状的选择对其他两个性状的影响很小,利用一个性状对另一个性状的间接选择是不可行的。
张庆文孔杰栾生于飞罗坤张天时
关键词:大菱鲆遗传力育种值
大菱鲆生长性状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为培育优良大菱鲆养殖品种,收集来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批次的大菱鲆亲鱼8批,从各群体中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利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每条雄鱼个体配两条雌鱼个体,共构建38个父系半同胞和76个母系全同胞,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生长到25和80日龄的体重、全长和体长,利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对大菱鲆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5,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88和1.00,全长和体长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99。对大菱鲆表型相关分析表明,体重和全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881,体重和体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622和0.871,全长和体长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947。并且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都呈极显著水平(P<0.01)。另外,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全长(X1)和体长(X2)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生长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789,说明它们都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
张庆文张天杨孔杰栾生
关键词:大菱鲆生长性状表型相关
日本囊对虾亲虾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2003年11月18日~2004年6月18日期间,采用人工养殖的日本囊对虾,经过越冬培养和室外培育(性腺促熟、交尾),人工控制光线、饵料、温度和培育密度等手段,亲虾性腺均可发育成熟。在越冬培养中光线为500~800lx之间、温度为9~10℃、饵料为沙蚕及杂色蛤,亲虾培育密度为12~30尾/m2,越冬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10.9%,存活率为93.2%。在室外培育中温度为13.6℃、养殖密度为1.3尾/m2,饵料以蜾蠃蜚、藻钩虾和低值贝类为主。实验结果,亲虾体重增长率为5.1%、存活率为90.5%、交尾率为100%。2004年6月24日~7月10日利用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进行苗种生产实验。实验结果,每尾亲虾产卵量为20~25万粒/尾、孵化率为82.96%、出苗率为62.8%。实验表明,人工繁育的日本囊对虾亲虾可用于正常的苗种生产。
张庆文孔杰栾生刘寿堂刘龙常王亚维
关键词:日本囊对虾亲虾苗种培育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室内受控实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15,20,25和30℃)和盐度(盐度5,10,15,20,25,30和35)以及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对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幼体孵化的数量受水温影响显著(P〈0.05),20℃幼体孵化率最高,平均每只亲体孵化幼体30.67个。水温对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P〈0.01),15-25℃范围内,幼体的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加,水温25℃时达到最大值,平均日增长体长为0.23 mm/d、体质量平均日增长体质量为0.20 mg/d,特定生长率体长为6.40%/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15.79%/d;当水温高于25℃,钩虾的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降低。根据相关性方程式推算其最适孵化温度为21.50℃,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中华原钩虾幼体的存活率受温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20℃钩虾幼体存活率最高,为98%,30℃存活率最低,为87.67%。盐度对中华原钩虾孵化幼体数量、存活率及幼体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温度和盐度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原钩虾对盐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温度对中华原钩虾种群发展的影响要大于盐度的影响。
薛素燕赵法箴方建光孔杰毛玉泽张继红张庆文
关键词:温度盐度孵化
大菱鲆“丹法鲆”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
孔杰刘寿堂张天时张庆文栾生曹宝祥王伟继薛致勇孙德强王荣之刘雪辉阮晓红
该项目是在中国大菱鲆产业依赖于国外提供种源,种源遗传背景不清楚,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亲鱼未经系统、科学的选育,累代养殖和近亲交配现象突出,导致孵化率、出苗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抗逆性变差等种质退化现象的背景下来...
关键词:
关键词:大菱鲆养殖杂交选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