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者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激活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者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HBV的再激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辅助化学治疗的3280例肺癌术后患者,所有入组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生物化学检测,并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学治疗方案。数据比较行χ^2检验。结果367例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肺癌术后患者中,14例(3.81%)进展为乙型肝炎。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70岁(χ^2=13.003,P=0.019)、肝脏CT检查为脂肪肝或早期肝硬化(χ^2=11.225,P=0.026)和使用糖皮质激素累计剂量超过150mg(χ^2=7.008,P=0.033)是辅助化学治疗中HBV再激活的相关因素;而性别、基础辅助化学治疗方案与HBV的再激活无关联。结论肺癌术后的辅助化学治疗中,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者有一定比例可以发生HBV的再激活。
- 于俊岩呼小红张蓉乔鲜丽张宁宁刘平李璐璐黄然欣田向阳魏子白
-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
- 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8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6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后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显示与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P=0.024)、组织学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1)、是否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0)、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是否接受放化疗,P=0.004)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增加(Ⅲ期和Ⅳ期,P=0.044)、组织学分级提高(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2)、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1)是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其OR值(优势比)分别为5.448、14.533、66.221。而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P=0.002)呈负相关,OR值为0.020成为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Ⅳ期、组织学分级提高、合并食管瘘成为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的高危风险因素,对于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是减少支架再狭窄的重要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再狭窄的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再狭窄发生。
- 刘平魏子白于俊岩田向阳张蓉李璐璐张宁宁乔鲜丽郭红亮
-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狭窄
- 长链非编码RNA H19调控miRNA-675和PTEN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调控miRNA-675(miR-675)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取胶质瘤细胞株U87-MG和U251。利用siRNA在线设计工具设计针对H19的小干扰RNA(siRNA),构建稳定敲减H19的U87-MG和U251细胞株(稳定敲减H19组),以转染随机siRNA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为空白组;另外将miR-675和对照microRNA转染到稳定敲减H19的U87-MG和U251中(过表达miR-675组和相应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675、H19的相对表达量;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675与PTEN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稳定敲减H19组U87-MG和U251细胞增殖能力均较相应对照组低,培养48 h后的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稳定敲减H19组和相应对照组U251细胞中,miR-67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29±0.009、1.043±0.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5,P<0.001);稳定敲减H19组和相应对照组U87-MG细胞中,miR-67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9±0.009、1.027±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P<0.001);两种稳定敲减H19组细胞中miR-675相对表达量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验证miR-675可以与PTEN的3''-UTR结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稳定敲减H19组U87-MG和U251中,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相应的对照组和空白组高;在稳定敲减H19的U87-MG和U251细胞中,过表达miR-675组细胞中PTEN相对表达量低于相应的空白组和对照组。在稳定敲减H19组的U87-MG和U251细胞中,过表达miR-675组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相应空白组和对照组;培养48 h后的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ncRNA H19可能通过miR-675-PTEN信号
- 刘平张宁宁张瑛黄然欣张越祥李璐璐秦泽敏王秀玲王苏兰常建兰于俊岩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长链非编码RNA微RNAS
- 生长抑素治疗小细胞肺癌引起的顽固性低钠血症1例被引量:4
- 2012年
- 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73岁。因胸闷、双下肢无力1个月,加重1天,于2010年10月11日收治住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和低钠血症。入院后给予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压、补钠和利尿等对症治疗后,血钠102~109 mmol/L(正常值135~145 mmol/L),血氯68~75 mmol/L(正常值96~108mmol/L)。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两次晕厥,行胸部CT扫描(图1A~图1C)示:右肺周围型肺癌可能,纵隔淋巴结肿大。
- 刘平魏子白于俊岩田向阳李璐璐张宁宁张蓉乔鲜丽
- 关键词:生长抑素小细胞肺癌低钠血症
- 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对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系统性评价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收集CellSearch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期(OS)为观察终点,ReviewManager5.1进行Meta分析。结果19篇英文文献包含371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组与肿瘤转移灶数目增加呈强相关(OR=1.53,95%CI:1.26~1.85)。与肿瘤原发灶HER2’(OR=1.15,95%CI:0.62~2.13),肿瘤分级(OR=1.68,95%C1:0.55~5.14),肿瘤治疗(OR=O.89,95%CI:0.72~1.11)无相关性。C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67,95%C1:1.44~1.92)、OS(且R=2.80,95%(21:2.32~3.37)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的标本采集时间进行亚组分析,CTC阳性组均比CTC阴性患者预后差。结论CellSearchSystem检测CTCs用来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其中,CTC阳性组是肿瘤的转移的风险因素,基线及治疗前CTC阳性组均预示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结果提示该研究结果可信度高。
- 刘平魏子白于俊岩田向阳常建兰张宁宁李璐璐张蓉张瑛黄然欣乔鲜丽郭红亮
- 关键词:肿瘤循环细胞乳腺肿瘤预后
-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2021年
- 探讨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逐步实现临床诊疗方案的健全与完善,提升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对处理能力。方法:将我院肿瘤内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8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对照方式探讨单纯化疗组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在肿瘤控制率、毒副反应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的方法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状态。结果:化疗联合免疫组部分缓解40例,缓解率为81.6%;单纯化疗组部分缓解31例,缓解率为63.3%,化疗联合免疫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X2=12.21,P<0.05。化疗联合免疫组中2例3度骨髓抑制、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0例恶心呕吐;单纯化疗组中3例2度骨髓抑制、25例恶心呕吐,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化疗组KPS评分80.0±10分,化疗联合免疫组KPS评分80±10分,两组差异不显著,t=0.01,P>0.05。治疗后,化疗组KPS评分60.0±10分,化疗联合免疫组KPS评分70±10分,两组差异显著,t=13.06,P<0.05。治疗前,CD4+/CD8+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化疗联合免疫组的CD4+/CD8+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相比单纯化疗,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更好的控制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推荐临床应用。
- 张宁宁刘平常建兰王苏兰于俊岩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免疫治疗T细胞亚群
- 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奈达铂或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试验组(NDP/PXT+RT)34例,采用奈达铂20 mg/m2静脉滴注+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同期行放射治疗(外照射+后装治疗),共6周。对照组(DDP/PXT+RT)34例,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同期行放射治疗(外照射+后装治疗),共6周。观察其短期疗效、不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OS)。结果 NDP/PXT+RT组和DDP/PXT+RT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97.0%、94.1%,无统计学差异(P=0.781),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胃肠系统不良反应,Ⅰ-Ⅳ级中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8.8%(20/34)和85.2%(29/34),P=0.048;Ⅰ-Ⅳ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7.7%(23/34)和64.7%(22/34)(P=0.04),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8.2%(30/34)和91.1%(31/34),无统计学差异(P=0.456)。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2.6个月、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2),两组1年OS率分别为88.4%、71.4%,3年OS率分别为59.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6)。结论奈达铂+紫杉醇同步放射治疗(NDP/PXT+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在不良反应方面,奈达铂较顺铂的毒性相对小,依从性好。
- 刘平魏子白于俊岩常建兰田向阳张宁宁李璐璐张蓉张瑛黄然欣乔鲜丽郭红亮
- 关键词:同步化放疗紫杉醇奈达铂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