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义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59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疗效
  • 3篇血管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血管痉挛
  • 2篇神经内科
  • 2篇头痛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痉挛
  • 2篇内科
  • 2篇痉挛
  • 2篇后脑
  • 2篇后脑血管
  • 2篇后脑血管痉挛
  • 1篇地平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性认知障...

机构

  • 15篇解放军59医...

作者

  • 15篇张义
  • 12篇罗亨勤
  • 6篇李刚
  • 5篇田松琴
  • 4篇祁文君
  • 3篇张宁
  • 1篇张润军
  • 1篇张咏梅
  • 1篇刘亚
  • 1篇黄洪清
  • 1篇杨海松
  • 1篇梁亚丽
  • 1篇王才富
  • 1篇夏芸
  • 1篇罗月彬
  • 1篇魏永敬
  • 1篇杨晓琳
  • 1篇李彦杰
  • 1篇邓萍
  • 1篇刘纭含

传媒

  • 1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西南军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科吞咽障碍的病因和预后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2年
吞咽障碍是神经系统疾病和肌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临床工作中难处理的复杂综合征之一。该临床综合征易引起患者脱水及营养不良,误吸并发吸人性肺炎、气管阻塞,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我科近3年共收治各类吞咽障碍患者68例,现报告如下。
张义张宁罗亨勤刘纭含田松琴
关键词:吞咽障碍文献复习预后分析神经内科临床综合征病因
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持续泵入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泵入尼莫地平,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口服尼莫地平片。比较持续泵入和口服尼莫地平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有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泵入尼莫地平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有明显疗效。
祁文君张义罗亨勤张宁
关键词:尼莫地平脑血管痉挛
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把300例脑卒中后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艾司唑仑作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3%,针刺联合药物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针刺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显著。
李刚张义罗亨勤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针刺艾司唑仑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9例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 IMT 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及免疫组检查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男5例,女性4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岁;肿瘤生长于右肺4例,左肺4例,肺门1例;组织学表现为黏液型4例,梭形细胞型3例,纤维化型2例;免疫组化:全部病例 Vimentin、SMA(+),6例 Desmin 部分(+),3例 ALK-1、CD68(+),2例 CK-pan(局灶+);S-100、CD34、CD117均(-)。结论肺 IMT 是一种少见的肺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不一,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多数具有良性的临床过程,预后良好。
魏永敬张义王才富刘亚杨晓琳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理特点
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营养指标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死亡4例,余32例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营养支持前升高(P<0.05)。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便秘、呕吐、腹痛、糖代谢异常及误吸、堵管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肠内营养能改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张咏梅张义罗月彬张润军
关键词:肠内营养危重病护理措施
乙哌立松联合川芎茶调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乙哌立松联合川芎茶调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的紧张性头痛240例,根据Rihaid Doll随机分配卡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乙哌立松联合川芎茶调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乙哌立松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情况和压痛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发生轻微不良反应,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哌立松联合川芎茶调颗粒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优于单纯乙哌立松治疗,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
李刚张义罗亨勤
关键词:川芎茶调颗粒紧张性头痛
脑实质型脑囊虫病21例的临床特点及MRI诊断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临床及MRI诊断特点。方法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同时给予皮质类固醇和脱水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2例,无效1例。结论脑囊虫病以青壮年男性居多,临床表现复杂,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常见。MRI表现为头、节"靶型病灶"、壁结节,结合病史,即可诊断该病。
田松琴张宁罗亨勤张义
关键词:脑囊虫病MRI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误诊为紧张型头痛1例
2014年
病例男,46岁,因反复头痛半年,加重4 d入院,患者头痛部位不定,呈持续性搏动样跳痛或牵扯样痛,伴头昏、恶心。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拟诊为"紧张型头痛",给予"对乙酰氨基酚、阿米替林、乙哌立松"治疗,效果不佳,因头痛加重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10/90 mmHg,心率82次/min,呼吸18次/min,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十二对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浅、深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祁文君张义罗亨勤李刚邓萍
关键词: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误诊紧张型头痛
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降纤、改善脑循环和脑保护剂类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4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吸氧时间为60 min/次,2次/d。两组均5 d为1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能力评定量表(AD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观察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MMSE、ADL评分分别为18.40±5.46、37.90±2.40,治疗后为21.37±4.17、54.30±4.10;观察组治疗前MMSE、ADL评分分别为18.80±4.39、42.10±3.60,治疗后为26.85±5.11、64.60±3.90,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仅2例出现耳闷、耳鸣不适,经吞咽、咀嚼等动作后缓解。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缓或防止日常生活能力的减退,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祁文君张义罗亨勤李刚
关键词:高压氧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
^(131)I治疗甲亢后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抗体(TMAb)、24h最高摄碘率及甲状腺质量与治疗后甲减的联系。方法根据131I治疗后甲减的发生情况,分为甲减和非甲减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血清TGAb、TMAb、24h最高摄碘率及甲状腺质量阳性率。结果甲减组治疗前TGAb、TMAb、24h最高摄碘率及甲状腺质量的阳性率分别是38.40%、51.45%、66.67%、68.12%,非甲减组分别是27.45%、39.71%、59.15%、57.84%,除24h最高摄碘率之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治疗前TGAb及TMAb滴度高、甲状腺质量较小者治疗后易发生甲减。
张义罗亨勤杨海松田松琴
关键词:甲亢131I并发症甲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