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丹华

作品数:6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2篇预后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临床病理
  • 2篇癌患者
  • 2篇病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低表达
  • 1篇多西他赛
  • 1篇性病
  • 1篇雄激素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分析
  • 1篇脂质体
  • 1篇治疗乳腺癌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6篇张丹华
  • 5篇周恩相
  • 4篇易文君
  • 3篇邹琼燕
  • 2篇谢萍芳
  • 2篇李伦
  • 2篇徐峰
  • 2篇姚佳
  • 2篇周琴
  • 1篇陈显玉
  • 1篇唐中华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紫杉醇注射液、紫杉醇脂质体以及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0
2013年
紫杉烷类化合物是最具有潜力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之一。紫杉醇属于紫杉烷类化合物,是目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紫杉醇为从太平洋紫杉树皮中提取的二萜类化合物,其产量低、结构复杂、不易提取和合成以及不溶于水的特性大大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多西他赛是半合成紫杉醇类似物,水溶性略大于紫杉醇,是有潜力的细胞微管蛋白抑制剂,临床应用较多。传统的紫杉醇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药物载体,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限制了该药的使用。2003年我国研制成功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张丹华周恩相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多西他赛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生命质量作为一种新的医学综合评价技术,包括了对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社会功能以及与疾病或治疗有关的症状等情况的全面评估,其在癌症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具有中国文化特色、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一定的反应度,适用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本研究旨在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情况并评估各因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量表QLICP-BR收集资料,调查245名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及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总分为88.44±12.32,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患病年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治疗情况、术后时间及目前治疗情况等(P<0.05)。其中年龄较长、居住城镇、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在职、已婚、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术后时间较长以及当前正予以放疗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较高。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命质量为一般水平,多项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临床上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制定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
张丹华唐中华周琴周恩相谢萍芳
关键词:乳腺癌生命质量
MicroRNA-200a/TFAM通路调控紫杉醇对乳腺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00a/TFAM在MCF-7细胞对紫杉醇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MCF-7细胞后mi R-200a、TFAM蛋白的表达差异;转染mi R-200a(或antimi R-200a)联合紫杉醇处理MCF-7细胞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观察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转染pc DNA3.1-TFAM质粒联合紫杉醇处理MCF-7细胞后,MTT和Brd U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结果在MCF-7细胞中,mi R-200a的表达量随紫杉醇浓度增加逐渐升高,而TFAM的表达量随紫杉醇浓度升高逐渐下降。紫杉醇与mi R-200a共同作用于MCF-7细胞,可增强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紫杉醇与anti-mi R-200a共同作用于MCF-7细胞时,可减弱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而紫杉醇与TFAM共同孵育MCF-7细胞时,可减弱紫杉醇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mi R-200a及TFAM参与调控紫杉醇对MCF-7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姚佳周恩相徐峰易文君张丹华邹琼燕
关键词:乳腺癌线粒体转录因子A紫杉醇
乳腺癌中GFRA1表达临床意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α1,GFRA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全面检索GEO、TCGA、Oncomine、Kmplot数据库分析GFRA1在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分析其预测化疗、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结果:GFRA1在不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与ER(r=0.66)、PR(r=0.2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与HER-2(r=-0.09)、Ki-67(r=-0.1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GFRA1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和多柔比星易产生耐药。GFRA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GFRA1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高于低表达患者。结论:GFRA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对他莫昔芬和多柔比星耐药,且预后较差。
谢萍芳赵东怡周美容张丹华邹琼燕周恩相易文君李伦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乳腺癌耐药预后
HER-2低表达与零表达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与目的:临床上将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乳腺癌均被归类于HER-2阴性乳腺癌,并认为无HER-2靶向治疗条件。然而,近期的新型抗HER-2药物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仍可从抗HER-2治疗中获益,使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乳腺癌患者之间生物学特性以及治疗反应与预后方面的差异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探讨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2月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02例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M0)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HER-2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HER-2低表达组(409例)与HER-2零表达组(593例),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的差异。结果:与HER-2零表达组比较,HER-2低表达组浸润性导管癌比例更高(93.4%),且病理分化等级多表现为Ⅱ级(78.7%);HER-2低表达组TNM分期中处于T1的比例低于HER-2零表达组,而T2分期的比例高于HER-2零表达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R-2低表达组激素受体(HR)阳性率为87.5%,在199例检测了雄激素受体(AR)的患者中,AR阳性率80.9%,两项数据均高于HER-2零表达组(均P<0.05)。HER-2低表达组Ki-67表达量明显低于HER-2零表达组(P<0.05)。同时,两组间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HR阳性患者中(均P<0.05),而HR阴性患者中以上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无论HR表达状况,HER-2低表达组与HER-2零表达组的总生存(OS)期和无病生存(DFS)期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此外,HER-2低表达患者中,AR表达状态对OS与DFS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HER-2低表达与零表达早期乳腺癌患者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尽管两者的预后未见明显差异,但HER-2低表达患者的较高的HR与AR阳性率,以及较低的Ki-67表达水平,提示可能与内分泌治疗的敏感度相关�
陈燕洪何叶青陈奇通瞿莉梦邓聪易文君邹琼燕邹琼燕李伦张丹华李来
关键词:雄激素预后
乳腺良恶性病变PTTG、VEGF-C和MMP-14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乳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PTTG、MMP-14和VEGF-C染色方法为免疫组化SP法。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TTG、VEGF-C和MMP-14表达阳性率(75.0%、85.0%和77.5%)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20.0%、30.0%和25.0%,P<0.01),有淋巴结转移病例PTTG、VEGF-C和MMP-14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1),而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TTG与VEGF-C和MMP-14表达呈高度一致性(r=0.586,0.657,P<0.01),VEGF-C与MMP-14表达亦呈高度一致性(r=0.649,P<0.01)。结论 PTTG、VEGF-C和MMP-14的表达可能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三者有望成为乳腺癌抗淋巴管治疗的新靶点。
姚佳周恩相张丹华陈显玉徐峰易文君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TTGMMP-14VEGF-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