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玉

作品数:74 被引量:282H指数:7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6篇萃取
  • 24篇酰胺
  • 24篇N
  • 10篇稀释剂
  • 10篇硝酸
  • 10篇教学
  • 10篇
  • 9篇二酰胺
  • 7篇丁基
  • 7篇萃取剂
  • 6篇烷基酰胺
  • 6篇分子
  • 4篇四丁基
  • 4篇镧系
  • 4篇无机
  • 4篇无机化学
  • 4篇教育
  • 4篇化学实验
  • 4篇甲基
  • 4篇教学改革

机构

  • 61篇济南大学
  • 13篇山东大学
  • 9篇山东建材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建筑材料...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山东政法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过...
  • 1篇山东省产品质...
  • 1篇山东省化工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应用生物系统...
  • 1篇山东省食品药...
  • 1篇宜都兴发化工...

作者

  • 73篇崔玉
  • 41篇孙国新
  • 14篇张振伟
  • 10篇孙思修
  • 8篇夏光明
  • 7篇包伯荣
  • 7篇徐荣琪
  • 7篇姜润田
  • 7篇刘志莲
  • 6篇杨小凤
  • 5篇刘思全
  • 5篇崔玉花
  • 5篇李业新
  • 5篇苗金玲
  • 5篇王志玲
  • 5篇韩景田
  • 4篇刘敏
  • 4篇尹少宏
  • 4篇鲍猛
  • 3篇卢萍

传媒

  • 15篇无机化学学报
  • 7篇山东化工
  • 7篇济南大学学报...
  • 5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核技术
  • 3篇广州化工
  • 3篇化工高等教育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化学教育
  • 2篇应用化学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大学化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合成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取代长链烷基酰胺的结构与萃取性能的研究 Ⅰ.N,N-二烷基十二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被引量:7
1998年
合成了3种长直链烷基酰胺:N,N-二乙基十二酰胺、N,N-二丁基十二酰胺、N,N-二辛基十二酰胺。以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这3种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时,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水相盐析剂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结合红外光谱,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求得了反应的热力学焓变;并讨论了酰胺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实验发现这3种酰胺具有较高的铀-钍分离系数。
孙国新李玉兰包伯荣崔玉
关键词:煤油萃取剂
以正辛烷为稀释剂用不对称N-甲基-N-癸基烷基酰胺从硝酸中萃取U(Ⅵ)
2016年
高放废液中铀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系列结构相关的氮原子上具有甲基的不对称萃取剂,N-甲基-N-癸基辛酰胺(MDOA)、N-甲基-N-癸基癸酰胺(MDDA)和N-甲基-N-癸基月桂酰胺(MDDOA),详细研究了以正辛烷为稀释剂从硝酸介质中萃取U(Ⅵ)的热力学,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萃取剂结构与萃取性能的关系。
崔玉李业新杨小凤杨红晓陈国柱孙国新
关键词:萃取烷基酰胺正辛烷
双取代单酰胺与硝酸铀酰萃合物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05年
合成了系列双取代单酰胺萃取剂,利用萃取方法获得了与硝酸铀酰的萃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对萃合物进行了表征。结合实验数据初步探讨了萃合物的结构、萃取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萃取体系的三相等问题。
孙国新于涛崔玉张振伟李业新
关键词:硝酸铀酰酰胺萃取剂^1HNMR^13CNMR
N,N-二丁基癸酰胺萃取硝酸有机相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利用界面张力、电导、FT-IR等研究了不同硝酸浓度下萃取有机相的微结构。利用Gaussian曲线拟合处理N,N-二丁基癸酰胺(DBDEA)的羰基吸收峰,结果表明体系中存在多种以氢键结合的物种如DBDEA·HNO3、(DBDEA)2·HNO3等。在较高酸度下有机相中萃取剂分子自组装成小的聚集体-反相胶团,极性核由水、硝酸和萃取剂高电荷密度的极性部分构成。
崔玉孙国新鲍猛张振伟孙思修
关键词:萃取硝酸有机相
N,N'-四己基丙二酰胺-正辛烷溶液 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被引量:5
1999年
研究了新萃取剂N,N'-四己基丙二酰胺-正辛烷溶液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的机理。考察 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硝酸钠浓度以及温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的组 成。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的结构。求得了萃取硝酸铀酰的平衡常数及反应的热力学函 数。与四丁基丙二酰胺相比减少了三相生成的倾向。同时研究了稀释剂的影响,发现该萃取剂 在正辛烷中比在甲苯中萃取能力强,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解释。
孙国新韩景田包伯荣崔玉鲍猛
关键词:萃取硝酸介质
双取代长链烷基酰胺的结构与萃取性能的研究Ⅱ.N, N-二丁基烷基酰胺萃取铀和钍被引量:6
1999年
以磺化煤油为溶剂研究了 N, N二丁基辛酰胺、 N, N二丁基癸酰胺、 N, N二丁基月桂酰胺从硝酸介质中萃取铀和钍。测定了萃取剂浓度、硝酸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酰胺羰基链长的变化对铀分配比影响不大;随着羰基链长的增加,酰胺萃取钍的能力下降。根据萃取剂和萃合物的红外光谱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孙国新包伯荣崔玉
关键词:萃取剂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Yb(Ⅲ)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In this work,the extraction behavior of TBMA employing benzene as a diluents for Yb(Ⅲ)was investigated.The effect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ic acid,lithium nitrate and extractant and also the temperature on the extraction distribution ratio was studied.The complexe of TBMA with Yb(Ⅲ) was characterized by IR.The stoichiometries of extracted species was established to be Yb(NO3)3·3TBMA,and the enthalpy of the extraction was found to be -29.46 kJ·mol-1.
徐荣琪田晓强崔玉孙国新
关键词:萃取
磺化煤油为稀释剂N,N,N′,N′-四(2-乙基己基)-3-氧戊二酰胺从硝酸中萃取U(Ⅵ)(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研究了以磺化煤油为稀释剂,N,N,N′,N′-四(2-乙基己基)-3-氧戊二酰胺(T2EHDGA)从硝酸中对U(Ⅵ)的萃取性能。考察了HNO_3浓度、T2EHDGA浓度、盐析剂浓度及温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该萃取过程为一放热过程,在所研究的条件下没有三相的形成。给出了萃取机理,确定由2个萃取剂分子参与U(Ⅵ)配位,其萃合物组成为UO_2(NO_3)_2·2T2EHDGA。通过红外光谱确定了由羰基及醚氧键参与配位。
蔡绪灿崔玉杨小凤李业新孙国新
关键词:萃取
Mn/ZrO_2(Y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2016年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n/Zr O2(Y2O3)催化剂,并对其CO催化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经过350℃煅烧且不预处理的负载12%Mn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催化氧化的起燃温度T50=104℃,完全反应温度为T95=142℃,该催化剂显示了较好的CO催化氧化活性。
张洋崔玉吴桐苏国东牟晓磊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考察与石膏结晶过程研究
2023年
湿法磷酸半水工艺可生产高浓度磷酸[w(P_(2)O_(5))>40%(质量)],但在半水反应阶段磷矿易发生钝化,半水石膏结晶粒径小,造成工艺后端过滤困难,磷回收率降低。以湖北典型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系统考察了半水工艺中SO^(2)_(4−)浓度、磷酸浓度、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半水石膏结晶物相、形貌及粒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优化条件下石膏杂质赋存与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半水反应中液相硫酸、磷酸浓度会引起半水石膏物相、形貌、粒径变化,磷硫浓度提高会导致石膏晶体形貌由柱状变化为棒状、片状,粒径从70μm减小到10μm。优化工艺条件下,半水石膏较原工艺石膏P_(2)O_(5)含量降低至1.39%(质量),磷的主要存在形式为难溶性磷酸盐,同时F含量降低至0.44%(质量),其以CaF2、AlF3等难溶物形式存在于石膏,其他杂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半水工艺生产过程参数优化及半水石膏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苏晓丹朱干宇李会泉李会泉孟子衡李防杨云瑞习本军崔玉
关键词:湿法磷酸过程控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