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宝文

作品数:27 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页岩
  • 6篇页岩油
  • 5篇盆地
  • 4篇油藏
  • 3篇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多次波
  • 3篇油层
  • 3篇油田
  • 3篇松辽盆地
  • 3篇特低渗
  • 3篇特低渗透
  • 3篇勘探
  • 3篇古龙
  • 3篇次波
  • 2篇低渗透油藏
  • 2篇地质
  • 2篇叠前
  • 2篇多次波衰减
  • 2篇芽孢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7篇崔宝文
  • 6篇王维红
  • 3篇李莉
  • 3篇石成方
  • 3篇刘洪
  • 2篇曾花森
  • 2篇韩德金
  • 2篇王瑞
  • 2篇曾锐
  • 2篇杨振宇
  • 2篇庞彦明
  • 2篇赵国忠
  • 2篇乐建君
  • 2篇刘春林
  • 2篇石梅
  • 2篇郭万奎
  • 2篇秦月霜
  • 2篇蒙启安
  • 2篇周永炳
  • 2篇朱凯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深层断陷区地震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Kirchhoff积分叠前时间偏移应用波动方程的Kirchhoff积分解实现地下反射层的偏移问题,该技术应用所有偏移距的地震资料,能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较大的情况,是复杂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的较理想的方法.叠前时间偏移是对偏移处理和偏移速度修改的一个迭代过程,偏移速度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偏移效果.对大庆油田古龙断陷某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应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进行成像处理,对于埋深较大的目的层,断陷结构复杂,介质的各向异性较为严重,所以应用考虑各向异性参数的速度修改公式,得到较为精确的偏移速度体,进而保证偏移CRP道集拉平,得到成像良好的偏移数据体.实际地震数据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可对复杂构造的地震数据准确成像,可在古龙地区断陷地层勘探中推广应用.
崔宝文王维红
关键词:叠前时间偏移
深化油田地质和配套方法研究,发展勘探开发一体化被引量:4
2009年
2002年以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由于受所处阶段的限制,以及在地质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衔接上存在问题,储量动用率较低,为此实行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迎来了大庆油田探明储量的第3个高峰,积极探索有效开发途经,储量动用率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外围油田有效快速上产,实现了勘探开发的和谐发展。
崔宝文王永卓万新德苏致新孙涛
关键词:勘探开发一体化大庆油田探明储量
加权抛物Radon变换叠加速度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抛物Radon变换(PRT)是进行叠加速度分析较为有效的方法,当缺失原始地震记录道时,加权抛物Radon变换可改善正变换模型空间域的聚焦性。基于水平或中等倾角地层CMP道集时距曲线为双曲线的假设,给出了抛物Radon变换叠加速度求取的基本方法,同时给出加权PRT求解计算时权系数的选取原则。在数据域加权后,求解矩阵的Toeplitz结构并没有破坏,所以仍可用Levinson递推法来进行计算。加权抛物Radon变换叠加速度分析算法容易实现,且计算精度较高,能较有效地处理含多次波的地震剖面。
王维红崔宝文林春华
关键词:地震波多次波地震数据处理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裂缝充填方解石的稳定同住素测定和包裹体测定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裂缝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布达特群裂缝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的发育特点,主要存在3个破裂期:第一期裂缝与南屯末一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石英充填为主,石英的形成温度介于72~76℃,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二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裂缝以方解石和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17~154℃,该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三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烃类成熟度减弱。
任丽华林承焰李辉王海涛张荻楠崔宝文
关键词:裂缝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布达特群
松辽及周边断陷盆地地球物理对策及应用效果
松辽及周边早期的断陷盆地为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本文优选松辽盆地北部古龙断陷、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和虎林盆地七虎林凹陷为研究区,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可控震源工业化应用、连片处理解释等技术攻关,系统分析发现烃源岩评价...
崔宝文曹来圣陈守田闫奎邦孙国超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断陷盆地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一体化
文献传递
频谱代换无拉伸动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动校正拉伸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基本问题,解决拉伸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切除.现代地震数据大多为长排列采集,动校正拉伸更为严重.依据褶积模型和Fourier变换的基本性质,本文给出频谱代换无拉伸动校正方法.算法实现就是将CMP道集变换到频率域,取参考道的相位谱替换其它偏移距道的相位,同时保持其振幅谱不变,再做Fourier反变换就得到动校正后的地震剖面.通过其实现过程可知该方法不需要地下介质的速度信息,算法可完全自动实现,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频谱代换无拉伸动校正可适用于任何偏移距的地震资料,而且还可有效保持地震资料的AVO效应.理论模拟数据及其叠加结果显示频谱代换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随机噪音能力.
崔宝文王维红
关键词:动校正
川东北地区平安1井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重大突破及意义被引量:38
2022年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简称川东北)古中央凹陷的平安1井在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获得百吨高产,实现了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平安1井的勘探成果,系统分析了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成藏条件和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平安1井突破层系为凉高山组湖相富有机质页岩,其岩石类型为长英质页岩,孔隙度平均值为2.06%,以粒间孔、晶间孔为主,微裂缝发育;TOC值为0.64%~1.3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 o为1.51%~1.66%,脆性矿物含量为50.4%~54.8%。综合评价认为川东北地区在前陆盆地背景下,广泛分布的半深湖相页岩富含有机质,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成藏。其中凉上段发育3套页岩,生烃能力强,演化程度高,整体为一套高质量烃源岩;保存条件好、地层超压、孔—缝体系发育,既是有效储层又是高效产层。平安1井的突破,展示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巨大勘探潜力,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油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何文渊何海清王玉华崔宝文崔宝文郭绪杰白雪峰蒙启安
关键词:四川盆地页岩油气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重点地区资源潜力被引量:1
2024年
松辽盆地是中国已采出油气最多的大型超级盆地,古龙页岩油勘探评价已取得战略性突破,但资源潜力和规模尚不明确。基于古龙页岩的有机碳、岩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保压岩心游离烃含量等大量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结合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系统开展了以齐家—古龙凹陷为主的多类型页岩油的资源评价。建立了以有机质成熟度、储集类型等为核心指标的松辽盆地页岩油分类方案,制定了以总有机碳、含油量、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等为核心参数的页岩油分级标准,形成了以含油量精细评价、游离烃恢复和可采系数标定等为核心技术的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基于生产动态数据,对页岩油的地质资源量进行了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的技术可采资源潜力评估,实现了页岩油资源可利用性预测分析。综合评价认为: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凹陷中—高成熟页岩油的地质资源量为107.73×10^(8)t(其中,Ⅰ级地质资源量为42.08×10^(8)t,Ⅱ级地质资源量为33.67×10^(8)t),技术可采资源量超过8×10^(8)t;溶解气的地质资源量为1.75×10^(12)m^(3),技术可采资源量为0.13×10^(12)m^(3)。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油的有利资源主要分布在齐家—古龙凹陷,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战略接替资源,预计在未来随着开采技术升级,页岩油的可动用潜力将进一步增大。
孙龙德贾承造张君峰崔宝文崔宝文霍秋立徐兴友霍秋立曾花森刘伟
关键词:松辽盆地
一种化合物、其合成工艺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其合成工艺及其应用。解决现有粘土稳定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粘土稳定效果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由下述工艺合成:原料中间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合成反应、中间体DMDAAC的自由基聚...
于佰林杨清彦崔宝文曹维政石成方房丽娟田利民
文献传递
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24年
古龙页岩油是继常规油之后最为现实的接替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通过系统阐述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历程和分区带落实资源潜力,为古龙页岩油未来发展制定合理规划。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主要经历了勘探评价、先导试验和扩大试验3个勘探开发阶段;富有机质页岩具有面积广、厚度大、生油能力强等特点,页岩油富集的物质基础雄厚;古龙页岩油纵向上主要富集于下油组(Q_(1)―Q_(4)油层)和上油组的Q_(9)油层,平面上具有全盆地分布的特征,在古龙凹陷深凹区地质条件最为优越;按照轻质油带核心区―斜坡区―稀油带―低熟页岩油的规划,逐步对古龙页岩油实施勘探研究及开发动用;基于原生源储的富集规律,建立了原位成藏理论,古龙页岩油提交了12.68×10^(8)t的预测地质储量及2.04×10^(8)t的探明地质储量,指导了国家级示范区及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应用体积法估算轻质油带Q9油层资源量为9.6×10^(8)t,轻质油带Q_(2)―Q_(8)油层整体资源量为38.8×10^(8)t,三肇地区稀油带资源量达11×10^(8)t以上,能够有效支撑古龙页岩油革命行动目标。通过加强理论研究,推动技术进步,推进管理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古龙页岩油必将成为大庆油田资源接续和百年油田建设的重要领域。
崔宝文王瑞白云风白云风刘鑫刘立峰刘鑫吕建才张红丽
关键词:资源潜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