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学钧

作品数:38 被引量:157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弗吉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致突变
  • 9篇液化石油
  • 9篇液化石油气
  • 9篇石油
  • 9篇石油气
  • 8篇细胞
  • 7篇致突变性
  • 6篇毒理
  • 6篇颗粒物
  • 5篇环氧
  • 5篇甲基丙烯
  • 5篇甲基丙烯酸环...
  • 5篇丙烯
  • 5篇丙烯酸
  • 4篇冬虫夏草
  • 4篇毒理学
  • 4篇毒性
  • 4篇多环芳烃
  • 4篇燃烧
  • 4篇燃烧产物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预防医学...
  • 7篇首都医学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西弗吉尼亚大...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8篇尹学钧
  • 20篇孔祥环
  • 14篇王虹
  • 14篇肖中新
  • 13篇褚金花
  • 12篇刘君卓
  • 6篇方福德
  • 5篇何凤生
  • 5篇王全凯
  • 5篇许建宁
  • 5篇李永顺
  • 4篇李忠生
  • 4篇谢晓霜
  • 3篇肖忠新
  • 2篇蒋保季
  • 2篇郑玉新
  • 2篇宋文佳
  • 2篇邹昌琪
  • 2篇董苍转
  • 2篇王惠琴

传媒

  • 8篇国外医学(卫...
  • 5篇卫生毒理学杂...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学院学...
  • 3篇卫生研究
  • 3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环境监测管理...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8篇1996
  • 8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家用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致突变活性研究被引量:12
1990年
本文首次采用TA98的缺乏硝基还原酶的衍生菌株TA98NR和TA98/1,8-DNP_6对北京市家用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进行了致突变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该颗粒物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对TA98、TA-98NR、TA98/1,8-DNP_6均具有明显的直接和间接致突变作用,但对TA98NR和TA98/1,8DNP_6的直接回变数比其母株TA98分别降低42%和54%。表明该颗粒物中含有直接致突变的硝基多环芳烃,其中硝基芘类特别是二硝基芘类是该颗粒物中主要的直接致突变物质。这些致突变/致癌物的存在,可能与室内污染造成家庭主妇的肺癌高发有关。
尹学钧李永顺刘君卓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致突变活性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体外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DNA链断裂被引量:1
2000年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 (GMA)导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Fs)恶性转化及其潜在致癌机理尚未阐明 .本研究用 0 .5- 5.0 mg· L-1的 GMA给体外培养的 HELFs染毒 2 h和 1 2 h,或用 5.0 mg· L-1的 GMA染毒 1 5min- 2 4 h,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彗星试验 )对 GMA引起的 HELFs DNA断裂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 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表明 ,GMA可导致染毒细胞 DNA发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链断裂 .用 5.0 mg· L-1的 GMA染毒后仅 1 h断裂作用即已显著 ,并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递增 ,至 2 4 h时损伤最为严重 .但在同样条件下未观察到 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提示 GMA导致的非凋亡性 DNA链断裂可能是其诱导
尹学钧许建宁王全凯宋文佳李忠生谢晓霜邹昌淇方福德何凤生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DNA损伤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人胚肺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被引量:4
2001年
本研究在建立GMA诱导的HELF体外恶性转化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mRNA差异显示 (DD PCR)技术 ,对恶性转化细胞同正常细胞之间基因的差异表达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共克隆到 18个差异表达cDNA片段。其中 ,17个DNA片段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 ,另外一个为新基因序列。Northern杂交证实 ,分别有 8个和 3个基因在GMA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中表达增加或降低。结果提示 ,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GMA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
尹学钧许建宁王全凯李忠生谢晓霜何凤生邹昌淇方福德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恶性转化MRNA差异显示肺细胞
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提取物对大鼠肝、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
1992年
在5~40mg/kg剂量范围内,液化石油气(LPG)燃烧颗粒物的提取物对大鼠肺 AHH和GST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其中对肺AHH的诱导大大超过对GST的诱导。当总染毒剂量相同时,少量多次诱导的酶活性高于一次大剂量诱导的酶活性。各剂量组肝AHH和GS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提示,LPG燃烧颗粒物进入肺脏后可诱导并改变其有关代谢酶的代谢模式,从而加速PAH和NO_2-PAH等致癌物质在肺内的代谢活化。
尹学钧李永顺刘君卓刘红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颗粒物
2种燃料燃烧颗粒物致突变性及其联合作用
2007年
目的比较液化石油气(LPG)燃烧颗粒物和蜂窝煤燃烧颗粒物的致突变性以及二者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Ames法,应用鼠伤寒沙门菌突变型菌株TA 98及其衍生菌株YG 1021和YG 1024进行致突变试验研究,并根据致突变试验结果评价其联合作用。结果2种颗粒物对YG菌株的致突变作用均高于对TA 98的作用;LPG燃烧颗粒物比蜂窝煤燃烧颗粒物的致突变作用更强,前者约相当于后者的8倍;二者的联合作用呈相加类型。结论煤和LPG燃烧颗粒物均具有很强的直接和间接致突变作用,主要致突变作用来源于硝基和胺基多环芳烃,2种颗粒物同时存在可加大致癌风险。
闫洪涛刘君卓孔祥环刘红温天佑金晓滨尹学钧潘小川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物AMES试验
对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物接触者尿致突变性的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鼠伤寒沙门菌株TA98及其新的衍生菌株YG1021和YG1024检测了液化石油气(LPG)燃烧产物接触者尿的致突变性。吉果表明,在有大鼠S_9已β-葡萄糖醛酸酶存在时,尿样显示较强的致突变性。尿样对YG1024的致突变性明显高于TA98,而对YG1021的致突变性与TA98相近。提示LPG燃烧产物接触者尿中致突变物主要是以葡萄糖醛酸贰结合状态存在的芳香胺类物质。同时也证明YG1024在检测该尿样的致突变性上比TA98更为敏感。
尹学钧肖中新褚金花孔祥环王虹刘君卓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物
遗传报道基因检测法及其在毒理学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遗传报道基因检测法是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毒理学短期筛检手段之一。本文就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系统的构建、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予以简要综述。
尹学钧郑玉新
液化石油气燃烧颗粒物的致突变性及对大鼠肝、肺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作用
尹学钧
臭氧的遗传毒性被引量:6
1995年
臭氧(O3)能与DNA等生物大分子反应,对微生物、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对敏感动物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畸及致癌作用。动植物和人体的染色体畸变试验、SCE试验及细胞转化试验等尚未获得一致结果。
董苍转尹学钧
关键词:臭氧遗传毒性染色体畸变
TA98及其衍生菌株检测大气颗粒物致突变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应用TA98及其衍生物,检测了沈阳市不同功能分区大气悬浮颗粒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并对各菌株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无S9存在时,颗粒提取物对菌株YG1024、YG1021及TA98的直接致突变作用高于菌株TA98NR、TA98/1,8DNP6,并以YG1024升高最明显。提示颗粒提取物含有NO2-PAHs,其中硝基芘类,特别是二硝基芘类是该颗粒物中主要直接致突变物。YG菌株,特别是YG1024在检测含有NO2-PAHs的环境样本中的致突变性更为敏感。实验结果提示沈阳市工业区、居民区污染严重。
孔祥环尹学钧王虹肖中新褚金花李向红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致突变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