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宋立林

宋立林

作品数:37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孔子
  • 8篇儒学
  • 6篇周易
  • 6篇帛书
  • 5篇孔子家语
  • 5篇教化
  • 4篇德治
  • 4篇徐复观
  • 4篇易传
  • 4篇文化
  • 4篇《孔子家语》
  • 3篇政治
  • 3篇思孟
  • 3篇子思
  • 3篇先秦儒学
  • 3篇简帛
  • 3篇《易传》
  • 3篇《周易》
  • 3篇《缪和》
  • 2篇德治主义

机构

  • 34篇曲阜师范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孔子研究...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4篇宋立林
  • 1篇王淑臣
  • 1篇孙航

传媒

  • 3篇周易研究
  • 2篇现代哲学
  • 2篇中国哲学史
  • 2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文献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哲学研究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百年潮
  • 1篇管子学刊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河南教育(高...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人文天下
  • 1篇周易文化研究
  • 1篇人文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著、周注《经学历史》纠误被引量:1
2008年
由清代今文经学家皮锡瑞著、近代经学史家周予同注释的《经学历史》名噪学界,早已成为习经学史入门之书。然其间不免皮氏门户之见,如对三国王肃,皮氏即大加鞭挞,将之与刘歆并称为“经学之大蠹”,指责其伪造群书诸注,所论似甚痛畅。近因研究《孔子家语》。重读此书,居然发现皮氏在此却出现一低级谬误,而周注更错上加错。读之愕然。第五章论经学中衰时代时有云:
宋立林
关键词:纠误《孔子家语》皮锡瑞经学家经学史今文
子思生卒及师承考述被引量:3
2018年
子思是孔子裔孙,位列儒家道统,被尊为'述圣',但是由于文献缺略有间,有关子思的很多问题也因此存在众多争议,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儒学史著述之中,子思也并未占据应有的地位。而随着简帛文献尤其是郭店楚简和上博竹书的问世,有关子思的研究逐渐为学界所重视。一些儒学史的著述也开始改变了过去'孔—孟—荀'先秦儒学三段论的叙述,将子思纳人儒学史。为厘清有关问题,本文希望能够在前人基础上对子思生卒及其师承作进一步的考述。
宋立林
关键词:师承关系孔子弟子
思孟学派:义理与考据之间——梁涛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2010年
梁涛先生十年磨一剑,对郭店竹简与作为早期儒学核心问题的思孟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主张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不可偏废,考据与义理并重,对文献记载的"子曰"、"慎独"、"仁内义外"等问题提出新的看法,重新检讨了儒家道统论,主张回到子思去,以求儒学的多元发展。
宋立林
关键词:郭店竹简思孟学派考据义理
诚信内涵及其与诸德之关系刍议被引量:1
2016年
诚信是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古代的“五常”还是传统的“八德”,都列有“信”德。中国人历来强调“万善之首必曰信”“有信则立,无信则失”“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社会,守信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德行。如朱子所说:“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这种数千年对于“信”德之阐发,甚至渗透在蒙学读物中。
宋立林
关键词:忠信八德道德教化
楚简《尊德义》与孔门教化政治观被引量:4
2017年
《尊德义》是郭店楚简中的一篇政治专论,体现了早期儒家的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思想史价值。这篇出土文献虽然在编联和释读上仍存在争议,但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大体可识。《尊德义》的主体思想是儒家的教化政治论,具体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为政者教道之取先"的教化论,二是"为君之道在尊德义"的德治论,三是"明德者莫大乎礼乐"的礼治论,四是"民,爱则子也"与"动民必顺民心"的民本论。这一政治思想与《论语》等文献记载的孔子政治思想既有一致性,又较之有所丰富。综合各种信息,这篇文献可能是子思之儒所传述的孔子遗言,至少可以视作孔门政治思想的珍贵文献。
宋立林
关键词:德治礼治民本
论子贡的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
文章首先介绍了子贡与孔子的关系及其在孔门中的地位子贡之现实主义气质与务实功利原则探讨了子贡表现出现的实主义与务实功利原则、理性主义思想与怀疑精神,并进一步思考了关于子贡思想现代价值。
宋立林
关键词:儒家文化理性主义现实主义
“儒家八派”的再“批判”
上世纪四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出版了他有名的《十批判书》,其中《儒家八派的批判》一篇是首次就《韩非子·显学》所谓孔子以后“儒分为八”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影响很大。对所谓“儒家八派”进行研究,实际就是对战国时期儒学传承的学术史进...
宋立林
关键词:早期儒学子思《孔子家语》《大戴礼记》简帛文献
文献传递
读《儒行》札记被引量:4
2010年
《儒行》同见于《礼记》和《孔子家语》,应出于孔门弟子所记,并经整理而成,其成书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不过,《孔子家语.儒行解》与《礼记.儒行》相较,则更为原始。《儒行》对于理解孔子思想和原始儒学,是最为系统而完整的论述,理应得到学者的重视。
宋立林孙宝华
关键词:原始儒学
也谈董仲舒在儒学史上的地位——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被引量:1
2010年
董仲舒在中国儒学史上处于关键地位,即儒学在由原始儒学向汉代儒学转变的关口,亦即儒学由私学上升为官学的关口。但是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有着极大分歧,尤其是近代以来更是如此。新儒家基本忽视或否定了董子的历史地位,更有学者对董仲舒将儒学的"政治化""宗教化"予以批判和否定,这都是失之偏颇的。我们应当以一种"同情之了解"的立场和态度来反思和重估董氏之历史地位,肯定其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宋立林
关键词:政治历史地位
子张之儒新考
子张之儒,在韩非所谓"儒家八派"之中,是最无争议的一派。子张未得名列《论语》"四科",不知何故。不过,子张被认为"有圣人之一体"(《孟子·公孙丑上》),地位虽不如颜回,但也相当重要。有学者认为,子张是孔子去世后,第一个从...
宋立林
关键词:孔子家语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