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 作品数:20 被引量:7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现状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及处置现状,为规范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使用家庭雾化吸入器的患儿家长300名,采用自制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处置现状。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300名家长均使用面罩式雾化吸入器,99.0%家长存在单个雾化吸入器多次重复使用现象,47.3%使用非一次性雾化吸入器,99.3%的家庭雾化吸入器能够做到专人专用,使用后94.0%的家庭采用流动水清洗,82.0%雾化吸入器清洗时不做拆分处理,80.0%冲洗时间不足3 min,仅2.0%儿童家长会对使用后的雾化吸入器进行消毒处理,72.0%很少或不使用防尘性密封袋保存雾化吸入器。结论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儿童家庭中存在较多使用问题,亟需统一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使用及清洁消毒标准,提升儿童家庭雾化吸入器的使用管理。 赵雪丽 宋楠 张英 张丽华 于佳褀关键词:雾化吸入器 问卷调查 儿童 自制小儿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册在儿科门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患儿家长对此疾病的认知、促进疾病的恢复及缩短病程。方法自制的小儿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册,对300例临床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就疾病知识、治疗指导及家庭护理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运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于预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疾病知识、治疗指导及家庭护理三方的掌握情况及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利于患儿的康复、防止疾病交叉感染及传播。 李华 宋楠 关辉 孔祥萍关键词: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患儿家长 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特需门诊诊断为矮小症、生长迟缓、性早熟、青春期早发育等生长发育异常的患儿183例,根据疾病特点及类型分为身矮组(54例)、早发育组(41例)和对照组(88例),身矮组包括矮小症和生长迟缓患儿,早发育组包括性早熟和青春期早发育患儿,对照组为同龄阶段健康儿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患儿基本信息及日常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日常生活习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83例儿童中,男68例,女115例,就诊年龄3.4~16.5岁,平均(9.6±2.6)岁,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Ht-SDS)平均(0.47±1.58),体重标准差积分(w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integral,Wt-SDS)中位数为0.41(-0.39,1.49)。单因素分析显示,身矮组挑食的比例(51.85%)高于对照组(36.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70,0.064);早发育组不食用高脂快餐的比例(4.88%)低于对照组(14.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两组每日运动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早发育组使用电子产品频率高的患儿占比(68.29%)高于对照组(4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挑食(OR=2.302,95%CI:1.100~4.816,P=0.027)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运动及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不是儿童身矮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均不是儿童早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挑食是儿童身材矮小的影响因素,暂无证据表明食用高脂快餐频率、每日运动时长及使用电子产品频率可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王海红 邹娅欣 孟素芹 王欢 蔺群星 宋楠 李豫川关键词:儿童 日常生活习惯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超重及肥胖儿童夏令营减重效果及随访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索夏令营减重方式对超重、肥胖儿童减重的效果及出营后随访分析。方法对2023年7月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30例超重、肥胖儿童给予为期2周的短期减重综合干预,以问卷调查、指标监测及回访追踪的方式,分别对儿童在入营前、入营期间及出营后随访2周的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及饮食、运动等资料采集,分析影响减重效果持续的因素。结果超重、肥胖儿童经过夏令营期间减重干预后均在体重、体脂肪、腰围等指标上出现下降,29例(96.7%)家长及儿童对健康饮食方式有了新认知。出营后2周内27例(90.0%)儿童能保持减重成果,仅3例(10%)出现了超1.5kg的体重回升。16例(53.3%)儿童体重未回升或进一步减少,继续减重超1.5kg者9例(30.0%)。体重出现回升者14例(4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营后不能坚持执行健康饮食习惯是体重回升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减重夏令营的饮食和运动综合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坚持执行良好饮食和运动习惯是减重效果持续性的重要因素,除了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健康生活意识外,还应注重后期习惯养成阶段的监督和指导。 王海红 闫洁 夏露露 孟素芹 蔺群星 宋楠 王晨 严若华关键词:儿童 超重 肥胖 综合干预 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评价并整合国内外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及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及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关于ICU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护理的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及专家共识等。采用JBI循证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评价不同类型研究的文献质量并评定其证据级别。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1篇指南、5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获取33条证据并归纳为风险评估、器械相关、体位管理、治疗护理、手术预防5个方面。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医疗环境和患儿情况,选择最佳证据实施预防及护理,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以提高ICU患儿压力性损伤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宋楠 王春立 刘文 王聪 杨芹 李丽婷 王旭关键词:儿童 重症患儿 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治疗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12月所接诊的92例雾化吸入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质量控制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依从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喘息气促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质量控制在儿童雾化吸入护理实践中,保证护理人员治疗操作质量与规范,从而改善雾化吸入患儿治疗后的症状,提升其肺功能,提高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推广价值。 张英 葛新顺 宋楠关键词:护理实践 依从性 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的构建及应用 2024年 目的:构建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并评价该系统在儿童专科医院门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就诊质量及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规则引擎,采用信息化方法根据患儿主诉、症状和体征进行预检分诊,系统自动决策推荐就诊科室或专业,同时对接院内多个子系统,形成门诊就诊全链条的信息化导诊系统。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预检分诊及就诊流程;选取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就诊患儿为实验组,采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进行就诊。比较两组患儿的就诊质量,患儿及家长和门诊在岗护士对该系统的使用评价。结果:与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应用前比较,应用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有所降低(P<0.05),预检分诊准确率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P<0.05);患儿及家长对该系统使用的体验感、指导性、便捷性、准确性及全面性5个维度的评价得分均>4.93分,门诊在岗护士评价得分>4.13分。结论:应用智能化导诊信息系统可有效降低门诊退号率及投诉率,提升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有利于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宋楠 吕娟 王春立 刘文 迟巍 刘洋 邓卓 孙宏国关键词:儿科门诊 预检分诊 满意度 护理信息化 移动护理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护理车,包括:车体,车体内限定有侧面开口的容纳腔,车体的上表面形成工作平台;显示器,显示器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多个置物层,多个置物层在容纳腔的高度方向上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车体相连接,每个置... 宋楠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 2024年 目的制订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护理实践,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及原始研究等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形成“共识”初稿。2023年12月—2024年2月,邀请2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对初稿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并进行专家论证,形成“共识”终稿。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判断依据系数为0.93、熟悉程度系数为0.83。2轮函询中,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1和0.252(均P<0.001)。“共识”包括人员管理、环境布局、适应证及禁忌证、皮下注射操作规范、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健康教育等6个部分。结论该“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及实用性,能为过敏性哮喘患儿单抗药物皮下注射提供指导。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呼吸(哮喘)学组 宋楠 刘微 吕娟 朱蕊 迟巍 刘花艳 尚启云 王翠芝 李茜梅 刘晓莉 邵菡清 王紫娟 刘玉琳关键词:过敏性哮喘 皮下注射 儿科护理学 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制订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专家共识,规范临床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护理。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国内专家进行评议,形成函询问卷;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和专家会议,对各条目进行修改、完善。结果最终形成的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包括尿布性皮炎的评估、预防与护理、继发感染的处理3个方面,共31个条目。包括危险因素的评估、严重程度的评估、选择合适的护理用物、更换时间、清洁纸尿裤区域皮肤等。结论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各条目明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临床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护理提供指导。 无 张琳琪 李杨 宋楠 杨芹 蒙景雯 孙静 金慧玉关键词:婴幼儿 尿布性皮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