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美
- 作品数:41 被引量:13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林可霉素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被引量:4
- 2012年
-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LIN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动物免疫试验(免疫BALB/c纯系小鼠)结果显示,3只小鼠效价均达1∶3 000,且2号小鼠多抗血清抗LIN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85μg/L,与莫能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6.1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表明成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鼠源抗LIN多抗血清。
- 张小辉职爱民侯玉泽宋春美王耀龚芳赵启法张改平
- 关键词:林可霉素人工抗原
- 抗百菌清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鉴定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制备高灵敏、高特异性的百菌清(CTN)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CTN进行化学修饰后引入羟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百菌清衍生物(CTN-OH);采用N,N-羰基二咪唑法(CDI)将CTN-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抗原CTN-BSA和包被抗原CTN-OVA,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多抗血清效价和敏感性,选出效价高、敏感性好的小鼠进行细胞融合,经过多次亚克隆筛选出分泌高敏感的特异性抗CT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CTN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UV和SDS-PAGE鉴定结果显示,CTN-BSA成功偶联,间接ELISA检测显示免疫的3只小鼠效价均达1﹕104以上,其中2号小鼠多抗血清敏感性最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3.593 ng.mL-1,融合后筛选出4株杂交瘤细胞株1E8、1F4、2A10和2E2,其细胞上清效价分别为1﹕1.6×103、1﹕6×102、1﹕6×102、1﹕6×102,1E8株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CTN单克隆抗体对CTN的IC50为21.6685 ng.mL-1,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本试验成功合成了CTN人工抗原,并制备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单克隆抗体,为CTN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王玲玲职爱民杨艳艳宋春美王坤柴书军侯玉泽邓瑞广张改平
- 关键词:百菌清人工抗原单克隆抗体免疫学特性
- 磺胺喹噁啉的危害及残留检测被引量:2
- 2009年
- 屈艳南侯玉泽邓瑞广宋春美
- 关键词:磺胺喹噁啉动物饮用水动物源食品动物源性食品磺胺类药物抗球虫药
- 食源性致病菌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食源性致病菌是可以引起食物中毒或以食品为传播媒介的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细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及水源,人经口感染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食物中毒,及畜禽传染病的流行。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 曾海娟宋春美吴淑燕杨标李建武邱实刘箐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肠道传染病疫苗污染食品传播媒介经口感染
- 喹乙醇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喹乙醇/(Olaquindox,OLA/)是化学合成的喹噁啉类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蛋白同化作用,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与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喹乙醇的不规范使用不仅直接危害动物...
- 宋春美
- 关键词:喹乙醇单克隆抗体
- 文献传递
- 用于庆大霉素定量检测的荧光二氧化硅标记的免疫层析试纸及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荧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标记的庆大霉素免疫层析试纸及制备方法,免疫层析试纸底层为支撑层,中间层为吸附层,保护层固定在吸附层上,吸附层从测试端依次为吸附纤维层、荧光抗体纤维层、纤维素膜层及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在...
- 张改平王方雨宋春美职爱民胡骁飞赵东
- 文献传递
- 上转换荧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上转换荧光技术是基于上转磷光体的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独特优越性,成为标记检测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上转换荧光技术的研究机制、国内外实际应用和发展状况等。发现该技术在大肠杆菌、布鲁氏菌、链球菌等食品安全检测中应用效果极佳,但当前技术仍有一定缺陷,亟需通过改进合成工艺、表面修饰等方法完善,进一步推进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
- 贾国超职爱民宋春美张静李梦琴张改平
- 瓜类果斑病菌的检测与防治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瓜类果斑病菌可引起西瓜、甜瓜等葫芦科植物患病,可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是一种常见的瓜类采后果实腐烂的病原菌。该病害具有发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一旦感染会对瓜类产量带来巨大损失,因而田间病菌的检测与诊断及早期预防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瓜类果斑病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防治等研究进展。
- 曾海娟吴淑燕邱实李建武翟绪昭宋春美刘箐
- 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标记的定量检测克伦特罗的免疫层析试纸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标记的定量检测克伦特罗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试纸条含有支撑层、吸附层、保护层,吸附层包括吸附纤维层、荧光抗体纤维层、纤维素膜层和手柄端的吸水材料层,纤维素膜层上设有用偶联CL的载体蛋白...
- 张改平职爱民宋春美胡骁飞杨继飞赵东
- 文献传递
- 乳粉中阪崎肠杆菌污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以乳粉中污染的阪崎肠杆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为检测目标,开发一种能快速检测其污染的试剂盒。方法:以两株阪崎肠杆菌单克隆抗体分别为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优化各个反应条件,制成在2 h内能发生显色反应的检测试剂盒。结果:包被抗体的最佳工作质量浓度为10?μg/mL,检测抗体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5 000。试剂盒的检测限为10^4 CFU/mL,在10^4~10^8 CFU/mL范围内OD450 nm值与阪崎肠杆菌浓度的常用对数值呈线性关系。特异性实验中,试剂盒可检出3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对其他9株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均呈阴性。模拟带菌实验中,初始菌浓度为1 CFU/mL的模拟样品经过8 h前增菌后,通过该试剂盒便可检出。该试剂盒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6%,至少可在室温保存6个月。结论:该双抗体夹心试剂盒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乳粉中阪崎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 宋春美朱政辉李建武刘箐
- 关键词:双抗体夹心法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