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春阳

作品数:19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颈椎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干细胞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缺血
  • 5篇缺血再灌注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脊髓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灌注
  • 5篇灌注损伤
  • 5篇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脊柱
  • 3篇增殖
  • 3篇烧伤
  • 3篇脊柱融合

机构

  • 15篇吉林大学中日...
  • 11篇吉林大学
  • 5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9篇孟春阳
  • 10篇尹飞
  • 9篇郭丽
  • 7篇朱庆三
  • 4篇周煜博
  • 4篇卢日峰
  • 4篇杨小玉
  • 3篇李野
  • 3篇武云涛
  • 3篇赵昆池
  • 3篇刘景臣
  • 3篇陈晶
  • 3篇李然
  • 3篇李鹏
  • 2篇王永杰
  • 2篇顾锐
  • 2篇朱灏宇
  • 2篇王永琨
  • 2篇范洪学
  • 2篇胡海峰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累及枢椎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槽角度的测量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测量CT扫描中C2~7各节段椎板开槽角的相关参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门诊正常颈椎CT检查数据资料,男87例,女63例;年龄27~62岁,平均42.35岁.应用CT三维重建软件测量C2~7各节段的理想开槽角和最小安全开槽角,在冠状面各节段椎板正中层面,定位椎板上缘与棘突交界处内外侧骨皮质连线的中点,以及椎板下缘与下关节面交界处连线的中点,穿过两中点的直线为椎板中轴线.开槽点(A点)选择在关节面与椎板交界的外侧骨皮质处,在开槽点垂直于椎板中轴线开槽,槽沟延长线为理想开槽角度线(X线);X线与正中矢状线(Y线)夹角为理想开槽角(α角).在各节段椎弓根最厚层面,开槽点处做椎管最外侧缘切线(Z线),与Y线的夹角为最小安全开槽角(β角).测量C2-7各节段双侧理想开槽角和最小安全开槽角,测量角度精确至0.01°.根据颈椎不同节段、不同侧别和不同性别进行分组,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2~7各节段α角分别为42.37°±2.53°、37.45°±3.36°、37.20°±3.59°、37.99°±2.99°、37.78°±3.59°、40.16°±2.41°;β角分别为35.50°±1.21°、14.83°±2.72°、15.23°±2.94°、15.18°±2.96°、14.93°±2.29°、20.16°±2.74°.C2与C3-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与C3~6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侧别间α、β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α角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角男性C7为20.68°±2.67°,女性为18.67°±2.4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义.结论 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需减压C2节段时,其开槽角应较C3~7增大;术前应用螺旋CT扫描测量需减压节段开槽角,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
宋显吉朱灏宇陈晶尹若峰武云涛孟春阳孙嘉阳黄飞朱庆三
关键词:颈椎病枢椎体层摄影术
银杏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预先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能否预防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银杏叶提取物保护组(G组)。其中G组每日腹腔注射给予0.83 ml.kg-1GBE,连续给药5天。采用腹主动脉缺血法制备大鼠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后进行Tarlov神经功能评价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结果 G组与IR组相比较,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显示IR组后肢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IR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固缩、组织内血管充血等病理改变,G组的病理改变较轻,明显好于IR组。结论银杏叶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孟春阳尹飞郭丽卢日峰陈强肖博晗
关键词:银杏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过伸性损伤的手术疗效与狭窄程度相关吗?
尹飞孔均令李然赵昆池阮庆孟春阳朱庆三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严重烧伤大鼠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严重烧伤大鼠肝损伤的修复作用,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鉴定并标记大鼠BMSCs。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细胞治疗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烧伤模型,将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标记的BMSCs经球后静脉移植到细胞治疗组大鼠体内,模型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细胞移植后2周取大鼠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评分;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在大鼠肝组织中的定植情况。结果:细胞移植后2周,模型组大鼠精神明显萎靡、少动;细胞治疗组大鼠精神状态较好,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消失,肝索排列紊乱,部分肝窦扩张充血,散在淋巴细胞浸润,偶见小灶性聚集,肝细胞浊肿,有些细胞胞浆疏松,脂肪变性;细胞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较轻,明显好于模型组;细胞治疗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UNEL法检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较多凋亡肝细胞,细胞治疗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有CM-Dil标记的BMSCs。结论:BMSCs移植后能够向受损肝组织定植,对烧伤引起的肝损伤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陈浩尹飞孟春阳周煜博张颖秦永刚杨小玉郭丽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烧伤肝损伤细胞移植
颈椎前路手术后早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早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84年6月至2014年5月行颈椎前路手术的3117例病例中发生早发性硬膜外血肿7例,均发生于术后6-8h。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6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后1例。对7例出现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年龄、身高、体重、术前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史、术式、出血量及术中止血措施、血肿发生的时间和清除血肿的时间等进行分析。MR检查确诊血肿后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对血肿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ASIA分级,血肿确诊时间与确诊时ASIA分级的关系,血肿确诊至手术时间与随访1年ASIA分级的关系,采用Spearman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例发生术后早发性硬膜外血肿,占0.22%。7例患者中年龄超过60岁6例,占86%;超过70岁3例,占43%。5例为肥胖,占71%。6例(86%)为ACCF手术,占所有AC.CF病例的0.42%(6/1416);1例(14%)ACDF手术,占所有ACDF病例的0.06%(1/1573)。7例患者初次手术中均行减压节段后纵韧带切除。7例患者MR检查均证实血肿存在,但1例患者MR检查后临床症状缓解,故未即刻行血肿清除术,观察过程中症状持续好转,术后1年ASIA分级恢复到E级;6例即刻行血肿清除术,5例术后1年ASIA分级均有1级以上的提升,1例(14.3%)血肿确诊时D级,行血肿清除术后1年仍为D级。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是早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高危因素。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血肿确诊时间与确诊时ASIA分级无明显相关关系,血肿确诊至再手术时间与随访1年ASIA分级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颈椎前路术后伊8h内是早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生的高峰,根据早发性硬膜外�
李野陈晶高忠文孟春阳顾锐刘景臣武云涛徐勤利王永琨朱庆三
关键词:颈椎减压术脊柱融合术血肿硬膜外
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方法研究外源性补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的影响,从而探讨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锌预处理高剂量组(100mg/kg)、中剂量组(50mg/kg)和低剂量组(25mg/kg)。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硫酸锌1次,连续7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7天后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24h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后肢神经功能评价;测定脊髓组织中ATP酶、MAO活性和T-AO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锌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硫酸锌处理组Na+-K+-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但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脊髓组织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内的MAO活性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100mg/kg/d硫酸锌处理组MAO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各硫酸锌处理组大鼠脊髓组织内的T-AOC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中T-AOC含量最低,随着硫酸锌剂量的增加,T-AOC含量呈上升趋势。结论锌可能通过提高ATP酶的活性、抑制MAO活性和升高T-AOC含量,从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磊孟春阳李鹏李雷王永杰尹飞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ATPMAOT-AO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后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修复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扩增后,CM-Dil标记细胞,经大鼠球后静脉移植进严重烧伤大鼠模型体内。细胞移...
郭丽孟春阳陈浩周煜博李雷王永杰尹飞
锌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锌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为锌预防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锌组、低锌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锌处理组(高锌组,低锌组)每天腹腔注射硫酸锌(20和10mg·kg-1)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连续5d。于第6天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及HE和Fastblu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锌预处理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后肢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显著增高(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固缩深染、形态异常,血管充血,并出现白质内髓鞘松散、脱失等病理改变;锌处理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改善,细胞形态基本正常且高锌组优于低锌组。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锌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郭丽尹飞卢日峰孟春阳陈强黄金长杨小玉范洪学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脊柱疾病术后并发谵妄患者的安全护理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脊柱疾病手术后并发谵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 年 12 月入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脊柱组老年术后并发谵妄患者11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防旋转颈托及背部可加压腹带的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渗血、敷料完整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渗血发生率13.8%,低于对照组的 44.8%;观察组患者敷料完整性为91.4%,优于对照组的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值分别为13.481、5.098;P < 0.05)。结论 对老年脊柱疾病手术术后并发谵妄的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切口渗血发生率,提高敷料完整性。
邹小丽孟春阳原佳铭陈晶
关键词:脊柱疾病术后谵妄专科护理
锌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SCII)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主动脉瘤、骶管肿瘤的手术后,常需要阻断主动脉,从而导致脊髓损伤,胸主动脉手术...
孟春阳
关键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