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邦华
- 作品数:67 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清末来华西人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被引量:4
- 2005年
- 晚清时期来华西人曾参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潮流,不断提出改革建议;特别是1899年由中国(基督教)教育学会与广学会联合制定的《推广实学条例》,推出一套独立于中国科举制度的全国公共考试方案。该方案是中国近代西学教育不断发展,而清政府不能适时甚至阻碍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促进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和实现基督教化,而后一目的必将遭到一般士大夫反对而注定在中国行不通。但是,方案所体现的学校考试应与国家选官制度分离的思想,正是后来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 孙邦华
- 关键词:传教士考试制度
- 论陈垣的大学教育思想被引量:1
- 2011年
- 陈垣出任辅仁大学副校长、校长达26年,他是辅大的精神领袖。他坚守中西文化会通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严格办学和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学术方法上强调做"窄而深"的研究;在态度上要求必须"谦虚审慎"。
- 孙邦华
- 关键词:大学教育思想校长角色
- 《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被引量:14
- 2002年
- 《万国公报》尽管不是一份教育专业期刊,但它却是晚清来华西教士介绍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和理论的一个重要媒介。西教士当时所撰写或翻译的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中文著作,或大部分内容在该刊连载,或在该刊优先发表,或在该刊部分发表,或作广告宣传。该刊还发表了其他一些教育学论文,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和影响的。我们在研究西方教育制度在中国传播史以及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教育变迁时,不应该忽视其地位和作用。
- 孙邦华
- 关键词:《万国公报》林乐知传播史教育改革
- 美国的中国教会教育史研究
- 2009年
- 中国教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产物,并且由来华外国传教士所创办。对中国教会教育史的研究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美国学者对其研究更是有百余年的历程,学术研究水平及其所取得的成果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美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自然是学术史研究的问题。本文把美国学术界对中国教会教育史的研究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叙述各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及其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美国学者学术研究的优势与缺陷,以及对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
- 孙邦华
- 关键词:教会教育学术史
- 民国时期小学教师假期培训的兴起、定制与转型被引量:1
- 2023年
- 假期培训是民国时期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方式。民国前期,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团体和师范院校等的共同推动下,小学教师假期培训活动逐渐在全国各地推行开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教育部加强了对各类暑期培训活动的统筹指导,并于1934年正式确立了小学教师假期培训制度。根据培训的价值取向和内容侧重点不同,可以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小学教师假期培训划分为讲习模式和训练模式。民国时期小学教师假期培训制度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进修补习机会,在帮助小学教师补充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民政府将假期培训工具化严重弱化了其价值和作用。
- 高珺孙邦华
- 民国时期高师制度存废之争的原因探析——以1932年北平师范大学的停办危机为中心被引量:2
- 2017年
- 1932年以北平师大的停办危机为中心的高师制度存废之争,其表面上围绕着以何种方式培养中等师资问题而展开,实际上由师法对象的转移、保存派与废除派在教师职业专业性问题上的学理分歧以及政学两界内部的派系矛盾等深层原因所致。此次停办危机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此后北平师范大学发展上的曲折和被迫进行的"整理"运动,而且几乎造成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覆灭。20世纪30年代中国高师存废危机是中国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或挫折,总结这场存废之争,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启示或思考。
- 王聪颖孙邦华
- 陈垣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辅仁大学被引量:9
- 2007年
- 北平辅仁大学作为一所私立天主教大学,在北平沦陷之后弦歌不辍,讲诵如恒,并得以发展。学校师生与日伪周旋,抗敌不屈,延续民族文化生命,抵制日伪奴化教育,因此赢得了"抗日大本营"的赞誉。
- 孙邦华
- 关键词:抗日战争奴化教育高等教育
- 新中国成立70年学生资助国家政策的演变被引量:5
- 2019年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央政府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人民助学金政策、以奖学金为主、以政府为主的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三个时期,资助的对象从以高校学生为主,逐渐扩大到包括高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生。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方面,为一代代青少年接受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机制;另一方面,又为莘莘学子成长为社会各项事业普通的建设者和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张小娟孙邦华王聪颖梁尔铭
- 关键词:社会公平
- 论清末来华传教士的学制改革思想
- 2010年
- 清末是中国学校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时期,当时来华西方新教传教士以《万国公报》等为主要舆论阵地,提出建立以西方教育制度为蓝本的新式学校教育体系的改革方案,从而诱发了清末教育改革运动。因此,我们今天探寻清末中国新学制改革的思想来源时,不应忽视或回避在华新教传教士这一因素。
- 孙邦华
- 关键词:新教传教士《万国公报》林乐知狄考文李提摩太
- 李提摩太与广学会被引量:8
- 2000年
- 广学会是在 1 887年由新教传教士韦廉臣发起而创办的 ,它与近代寓华西人所设立的其它传播媒介的重要区别 ,在于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面向中国官员和文人传播西方文化的宗旨 ,但是这一传播宗旨的凸显和真正实施 ,是在 1 891年李提摩太继任总干事之后。在戊戌变法时期 ,广学会之所以成为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传播西学和鼓吹变法的文化机构 ,是与李提摩太的领导密不可分的 ;另一方面 ,广学会也给李提摩太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两者相得益彰。
- 孙邦华
- 关键词:李提摩太西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