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波
- 作品数:77 被引量:531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辽宁省体育运动员权益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对辽宁省运动员权益保护中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尽早建立和完善知本补偿机制及加强对俱乐部等机构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运动员的相关权益。
- 李娟孔庆波
- 关键词:辽宁体育运动员权益保护
- 论毛泽东体育思想与中国人体育观念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7年
- 体育思想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当时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是对一定社会时期人们体育观念的抽象概括。本文以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为切入点,从思想文化变革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人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观念的发展、变化过程,旨在使我们以毛泽东体育观为指导,以毛泽东体育思想为理论依据,加深我们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发展竞技运动的同时更要“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孙娟孔庆波
- 关键词:毛泽东体育思想体育观念
- 从劳动价值论探讨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构成被引量:2
- 2008年
- 将运动员作为一种资本的概念和提法一直被我国经济理论界所忽视或者回避,其价值构成更是难以度测。针对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特性,试图从劳动价值论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其价值构成,据此合理投入运动资本,优化资源分配,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 孙娟张宇飞孔庆波
-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运动员人力资本
- 再论举国体制的坚持与完善被引量:6
- 2011年
-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举国体制利弊共存的现状,指出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继续坚持,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完善。应该从全面提高我国体育的综合实力入手,对举国体制继续完善,优化资源配置,追求效益产出;注重科技投资,项目均衡发展;训教有机结合,教体协调发展;改革管理体制,持续和谐发展。最终建立以中国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举国体制战略观。
- 于文谦常成孔庆波
- 关键词:体育管理竞技体育举国体制
- 我国农村公共体育场地有效供给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产品供需角度剖析农村公共体育场地低效使用问题,建构有效供给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体育场地供给侧的制度僵化、中间层管理行为失范和需求侧需求动力不足是致其低效使用的因素。实现其有效供给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实施按需分配模式,转变"一刀切"供给方式,坚持城乡体育文化并进;遵循农村特点实行分散型与集中型并举的布局模式,场地开放结合居民闲暇时间,创新干部管理理念;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居民体育认知内化转变,培育居民多元体育需求。
- 熊禄全张玲燕孔庆波
- 关键词:群众体育
-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失衡现状与非均衡发展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基于资源失衡与非均衡发展的逻辑关系,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的失衡现状与非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在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重点与普通、国办与民办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现象,据此提出了我国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与管理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即自治型发展模式、内外共生型发展模式和政府扶持型发展模式。
- 孔庆波
- 关键词:体育场地资源非均衡发展
- 论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发展的多维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为进一步依托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形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赛事举办对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居住环境改善、就业率提升、城市文化展现、旅游业带动以及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应该重视并因地制宜地消除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的消极影响,建立属于己身特色的发展模式。
- 孔庆波陆梓嘉
- 关键词:体育赛事城市发展
- 体育赛事转播权消费市场的开发研究
- <正>研究目的:传媒业以一种快而有效的方式,在"量"和"速"上促进了知识、信息等各类社会事物的传播与发展。通常情况下,传媒业包括报刊、广播、杂志、包装、网络、电视等产业,其中电视以"视、听"并茂、用户普及的优势构成了传媒...
- 孔庆波
- 文献传递
- 基于产权理论对运动员产权界定的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由于基本产权理论认识不足,致使运动员产权难以合理界定。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基本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寻求运动员产权界定的原理,为其科学合理的界定提供理论依据。
- 李娟孔庆波
- 关键词:产权理论产权界定
- 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竞技人才培养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对我国竞技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和对高校"校企合作"竞技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竞技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索。旨在实现校企双方共赢,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培养出更具优秀的实用型竞技人才。
- 孔庆波葛玉珊
-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结合竞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