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明江

作品数:130 被引量:646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8篇缺血
  • 23篇中药
  • 21篇细胞
  • 19篇认知功能障碍
  • 15篇血管
  • 14篇脑缺血
  • 14篇老年
  • 14篇胶囊
  • 13篇蛋白
  • 11篇血性
  • 11篇血压
  • 11篇再灌注
  • 11篇灌注
  • 10篇海马
  • 9篇单纯收缩期
  • 9篇单纯收缩期高...
  • 9篇心肌
  • 9篇收缩期
  • 9篇收缩期高血压
  • 9篇钙通道

机构

  • 130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中西医...
  • 2篇北京市延庆县...
  • 2篇云南中医药大...
  • 2篇广州白云山奇...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河南省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30篇姚明江
  • 75篇刘建勋
  • 41篇李浩
  • 37篇徐立
  • 34篇刘剑刚
  • 33篇赵文明
  • 29篇宋文婷
  • 22篇任钧国
  • 20篇王光蕊
  • 15篇孟红旭
  • 14篇刘龙涛
  • 11篇蔡琳琳
  • 11篇杨斌
  • 10篇官杰
  • 10篇张鹏
  • 10篇林成仁
  • 10篇任建勋
  • 9篇刘丽
  • 9篇王雪梅
  • 8篇李磊

传媒

  • 12篇中国中药杂志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医基础...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杂志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15篇2009
  • 1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中医“虚”、“瘀”、“浊”、“毒”与轻度认知障碍发病的关系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间的一种临床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存在超出其年龄所允许的记忆障碍,但仍能维持功能完好,达不到痴呆的诊断标准。MCI是老年痴...
李浩姚明江
关键词:肾精亏虚肾精不足肾气不足病理产物
文献传递
还脑益聪方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及脑组织β类淀粉样蛋白和P物质水平的影响
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AD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学尚不清楚。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
刘剑刚李浩姚明江赵文明刘龙涛
关键词: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大鼠脑组织淀粉样蛋白
文献传递
复方中药塞络通对多发性脑梗死小鼠神经发生与神经修复作用及对Notch1/TLR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中药塞络通(SLT)对多发性脑梗死损伤小鼠的神经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1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模型组、阳性药丁苯酞(78 mg·kg^(-1))组、SLT(11,22和44)mg·kg^(-1)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每组小鼠建立微球致多发性脑梗死模型。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7 d,同时ip给予Brdu(50 mg·kg^(-1))7 d,每天对小鼠进行称重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7 d后检测各组小鼠抓力,激光散斑多普勒法测定梗死半脑脑血流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单标及双标染色检测脑组织中NeuroD1,Brdu/DCX和Brdu/PAX6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患侧大脑皮质组织BDNF和bFGF含量以及血清CXCL2,IL^(-1)7A和MCP-1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qRT-PCR法测定患侧海马组织Notch1、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评分升高,体重减轻,抓力降低,脑血流量降低,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变区域可见明显的神经细胞无序排列、坏死、肿胀及凋亡。海马齿状回区NeuroD1阳性细胞数增加,Brdu+/DCX+和Brdu+/PAX6+细胞数量增加。大脑皮质BDNF和bFgF含量减少,血清CXCL2,IL17A和MCP-1含量升高,海马组织Notch1,IL^(-1)β,TNF-α,TLR4,MYD88和NF-κB p65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体重升高,抓力升高,脑血流量有所恢复,脑组织病变区域的细胞无序状态、坏死、肿胀及凋亡现象减轻。海马齿状回区NeuroD1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加,Brdu+/DCX+、Brdu+/PAX6+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脑皮质BDNF和bFgF含量增加,血清CXCL2,IL^(-1)7A和MCP-1含量降低,海马组织Notch1,IL^(-1)β,TNF-α,TLR4,MYD88和NF-κB p65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塞络通能明显改�
李珺媛姚明江范晓迪王光蕊徐立杨斌宋文婷刘建勋
关键词:神经修复
苓芍枣仁方对膀胱过度活动症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表达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苓芍枣仁方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模型大鼠尿动力学及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托特罗定组及苓芍枣仁方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法建立OAB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托特罗定组灌胃酒石酸托特罗定混悬液0.36 mg/kg,苓芍枣仁方低、高剂量组灌胃1.59、3.18 g/kg苓芍枣仁免煎颗粒,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灌胃14 d。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尿失禁时膀胱容量、尿失禁时最大膀胱压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膀胱组织Piezo1蛋白表达,采用qPCR法检测膀胱组织Piezo1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压均明显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尿路上皮增生,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增生,血管壁增厚,黏膜平滑肌增生,排列紊乱;膀胱组织Piezo1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托特罗定组及苓芍枣仁方高剂量组大鼠体重[(244.83±6.05)g、(233.33±11.76)g比(219.00±9.70)g]显著增加(P<0.01),托特罗定组及苓芍枣仁方低、高剂量组大鼠膀胱容量[(0.93±0.31)ml、(1.17±0.17)ml、(1.21±0.23)ml比(0.50±0.16)ml]、最大膀胱压力[(42.00±3.03)cmH_(2)O、(45.83±7.19)cmH_(2)O、(46.83±8.23)cmH_(2)O比(30.50±5.47)cmH_(2)O,1 cmH_(2)O=0.098 kPa]明显升高(P<0.01);膀胱组织上皮增生及变性程度、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血管增生及黏膜平滑肌增生程度均明显减轻,托特罗定组及苓芍枣仁方低、高剂量组Piezo1 mRNA[(1.50±0.04)、(2.05±0.08)、(1.44±0.10)比(2.56±0.11)]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苓芍枣仁方可增加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逼尿肌活动过度引起的尿�
沈建武罗然杨斌高瞻郑卫军牟艳嫣姚明江
关键词:尿动力学
还脑益聪方对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合因素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及还脑益聪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 D-半乳糖及饲喂半高脂饲料的造模方法,建立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采用原位 TUNEL 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细胞凋亡...
李浩姚明江徐立刘剑刚赵文明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细胞凋亡海马
文献传递
脑缺血后神经发生与修复及中药对其作用研究的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脑缺血能引发机体自身微弱的内源性神经发生,但不足以修复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应用中药治疗脑缺血性疾病时则根据疾病的病理病机,采用辨证论治的不同治法,通过综合调节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优势。该文就炎症、神经血管单元、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外泌体等对脑缺血后神经发生与修复的影响以及中药对其干预作用作一阐述。
高家乐姚明江徐立任钧国刘建勋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发生神经血管单元外泌体中药
神经血管单元在缺血性脑水肿中作用机制和中药对其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0年
脑水肿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最初是由脑缺血、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疾病所引起的。其中在临床上,缺血性脑水肿的发病率尤为突出。近些年,神经血管单元成为神经系统的研究热点,不同细胞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脑水肿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参与缺血性脑水肿的不同细胞来阐述其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对其治疗的特色作一阐述。
田方泽宋文婷姚明江徐立任钧国王敏刘建勋
关键词:脑水肿神经血管单元血脑屏障卒中中药
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lderly patients with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EISH)患者血压水平、中医症状、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135例EISH患者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简称结合组,给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胶囊)、中药组(给予降压胶囊+尼莫地平胶囊模拟药)及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胶囊+降压胶囊模拟药)3组,疗程为4周。观察各组患者治前后血压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以及hs-CRP含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收缩压水平显著降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各组血清(浆)NO、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ET-1、TXB2、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合组降低收缩压的作用优于中药组或西药组(P<0.05),改善症状的作用优于西药组(P<0.01);结合组升高血清NO含量及降低血浆TXB2含量作用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降压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李浩赵文明韩永祥刘剑刚姚明江刘丽王雪梅沈雁鹏刘兴东
关键词: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
细胞外Ba^(2+)对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细胞外Ba^(2+)对记录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采用Ba^(2+)替换台式液中的Ca^(2+)和直接向台式液中加入Ba^(2+)(0~8 mmol/L),观察峰值电流15 min内的变化,数据采用5个以上细胞进行重复。结果:(1)台式液中的Ca^(2+)被Ba^(2+)替换后,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明显减慢(P<0.01);在台式液中加入少量Ba^(2+)(0.2,0.4mmol/L)时L型钙通道电流的失活速率无明显改变(P>0.05),加入0.8 mmol/L Ba^(2+)时失活速率明显减慢(P<0.05)。(2)与正常台式液比较,在细胞外液中加入Ba^(2+)(0.2,0.4 mmol/L)峰值电流衰减减弱,其中10 min和15 min两个时间点衰减差异明显(P<0.01)。(3)在细胞外液中加入Ba^(2+)可下移电流电压曲线,改变翻转电位,减弱丹酚酸A对钙电流的抑制强度,使量效关系曲线右移。结论:在细胞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2+),能够减弱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时出现的峰值电流衰减,改变通道的电压依赖特性,影响药物量效关系。
孟红旭姚明江任钧国刘建勋
关键词: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全细胞膜片钳
祛瘀解毒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索祛瘀解毒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祛瘀解毒方,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BODE指数、疾病疗效、肺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祛瘀解毒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87.1%)明显优于对照组(60.0%),CAT总分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睡眠、信心评分两组均有降低(P<0.05,P<0.01),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BODE各项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祛瘀解毒方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
张文江苗青张琼姚明江张旭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瘀毒阻络中西医结合疗法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