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水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5I粒子植入术后应用蔽材料防护效果自身对照研究
- 目前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创伤小,定位准确,剂量分布与肿瘤的大小和形状更适形,肿瘤局部剂量高,能达到外放疗达不到的致死剂量,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1-2]...
- 夏海水
- 关键词:恶性肿瘤治疗屏蔽防护
- 文献传递
- 125I粒子植入术后应用屏蔽材料防护效果自身对照研究
- 目前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因其创伤小,定位准确,剂量分布与肿瘤的大小和形状更适形,肿瘤局部剂量高,能达到外放疗达不到的致死剂量,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快[1-2]...
- 夏海水
- 关键词:放射性125I屏蔽防护
- 文献传递
-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安全及防护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科学指导各人群减少辐射损伤。方法术后24h内,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20例患者距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模拟密切接触者)的剂量率,根据公式计算相应人群在不同距离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警戒时间。结果术后患者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和100cm处,受照剂量率均随时间延长而衰减(30cm:t=6.236、6.236、6.235,P〈0.05;100cm:t=7.310、7.315、7.314,P〈0.05),且同一时间点30em处均大于100Cm处(t=5.962、5.961、5.961、5.962,P〈0.05),具有时间一距离效应;同一人群(用相同距离数据模拟),其有效剂量随时问而减少;与术后患者接触时,同住成年人、同住未成年人及孕妇、同事、同床成年人的警戒时间为:0、54、78和109d。结论在各自警戒时间之后,各人群与术后患者接触可以保证自身安全;警戒时间内,则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 隋爱霞李健敏唐富龙张宏涛任菊娜庞林宾夏海水高贞吴立丽王娟
-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
-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临床疗效及毒性的新进展
- 2013年
- 随着高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1].放射治疗技术作为其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放射影像学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突出表现为靶区的精确性及照射剂量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放射性损伤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2-3],但是患者的临床综合获益仍需进一步提高.现将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一、靶区剂量与临床疗效1.三维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根据常规分割的剂量-效应关系,提高局部剂量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三位适形放射治疗(3D-CRT)代替常规放射治疗,正是由于其可产生更高的靶区照射剂量,而周围危及器官的受量又在可控范围.
- 孙美玲王娟张宏涛唐富龙隋爱霞夏海水
- 关键词:放射治疗技术临床疗效前列腺癌剂量-效应关系毒性靶区剂量
- 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辐射剂量的监测及防护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术后密切接触者受照射的有效剂量及其警戒时间、安全距离。方法术后24h内,采用袖珍辐射仪监测30例患者距粒子植入部位垂直距离3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cm处(模拟密切接触者)受照剂量率,并根据公式计算各人群各距离受照有效剂量、警戒时间及安全距离。结果与患者同床成人、同事、同住未成人及孕妇、同住成人的警戒时间分别为108、78、55、0d。相对应者安全距离及此距离的有效剂量分别为:60cm和(3.22±1.97)mSv、140cm和(0.516±0.225)mSv、120cm和(O.612±0.306)mSv、100cm和(O.938±0.509)mSv。结论3.5个月内各人群与术后患者接触则需采取时间、距离等防护措施;3.5个月之后不必采用防护措施。
- 李健敏王娟张宏涛庞林宾夏海水
- 关键词:放射性
- 外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7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初步疗效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初步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放后复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既往接受外放疗再次复发患者行回顾性研究。17例患者23处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订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活度及分布,粒子活度0.3~0.8 mCi,肿瘤处方剂量为60~120 Gy,CT及B超双引导下植入,术后24 h内CT扫描,剂量验证D90为(81.4±2.1)Gy。术后每2个月复查CT检测肿瘤大小变化并观察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局部控制率为65.2%,其中,小于4 cm的淋巴结控制率(CR+PR)为90%,而大于4 cm的为4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Ⅰ、Ⅱ、Ⅲ、Ⅴ区淋巴结各控制率(CR+PR)与未控制率(SD+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而边界清楚的21个淋巴结控制率为71%,融合而边界不清的淋巴结局部控制率为0。急性皮肤放疗反应Ⅱ度8例,Ⅰ度7例,无严重的其他放疗并发症。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外放疗后复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小于4 cm且孤立、边界清楚的淋巴结更适合粒子植入治疗。
- 王娟孙美玲张宏涛唐富龙隋爱霞夏海水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