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龙
- 作品数:54 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偏高岭土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李波周海龙梁玉婧何永吕志刚杨福光
- 关键词:偏高岭土抗压强度孔体积
- 小龄期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5
- 2014年
- 选取水泥掺入比(质量分数)为5%、10%、15%、20%,养护龄期为7,14,21,28 d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得到了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水泥掺入比和小龄期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水泥土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灌区渠道衬砌防渗工程及有关土建工程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周海龙申向东薛慧君
- 关键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龄期水泥掺入比
- “三步法”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开展结构力学课程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三步法"在结构力学核心章节中的应用实践,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理解更加透彻,印象更加深刻。
- 周海龙李平李昊王海龙王宏
- 关键词:教学章节
- 钢管混凝土拱结构计算的三维空间虚拟梁单元法
- 作者在钢管混凝土拱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的基础上,详细地推导出考虑钢管初始应力的钢管混凝土拱结构计算的三维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为更加深入地开展钢管初始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影响方面的研究开拓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 周海龙周水兴
-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初应力子结构
- 文献传递
- 哲学观点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有关内容的讲解,通过几个典型案例的阐述,探讨将政治思想理论课知识应用于自然科学类力学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 周海龙李平李昊王海龙王宏
- 关键词:哲学辨证唯物主义教学研究
- 高校材料力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双语教学模式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其必要性,项目组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对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内容、立体化教材建设、建立共享机制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在教学模式上为其他力学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参考意见。
- 周海龙李平李东方李昊
-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 基于学科思维导图的结构力学教学研究被引量:17
- 2019年
-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知识点多、实践性强、方法灵活、哲理丰富和趣味性浓等特点,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和提高其力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将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课前导学、课堂讲授与课后复习环节中,探索与研究在结构力学教学中运用学科思维导图,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推动结构力学的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工程教育认证对工科学生提出的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
- 周海龙安珍安珍李平
- 关键词:教学研究
- 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共性与个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文章将这一原理引入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从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内力分析以及图乘法三个方面,介绍共性与个性原理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周海龙李平申向东
- 关键词:哲学教学研究
- 石粉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21年
- 为了研究玄武岩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配制不同石粉质量分数(3%,5%,7%,9%,11%)的C70机制砂混凝土,借助核磁共振(NMR)、差热-热重(TG)同步试验以及场发射扫描电镜试验(SEM)研究其力学特性和微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石粉等质量代替机制砂能够配制出满足力学性能要求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石粉质量分数为5%~7%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最佳.石粉良好的微集料填充效应与碱性碳酸钙的生成使水化产物C_(3)S和CaCO_(3)微界面区结构更加密实,而Ca(OH)_(2)在CaCO_(3)表面生成大量晶体,致使Ca(OH)_(2)晶粒细化,从而提高界面黏结作用,使得界面过渡区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成果可为高强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石粉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王建国周海龙葛成龙陈岩
-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石粉硅灰微观结构
- 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单圆管拱极限承载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钢管混凝土这种组合材料以其自身的优势,推动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大发展;对于大跨度拱桥而言,由此带来不可避免的初应力问题。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实体-梁单元法,选择了核心混凝土与钢管的本构关系,推导了弹塑性切线刚度矩阵,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 Fortran语言编写了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程序,通过引入初应力系数的概念,探讨了不同初应力系数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单拱肋拱桥初应力的限值,对研究钢管初应力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周海龙周水兴
- 关键词:钢管初应力钢管混凝土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