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文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同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我国汉、维、苗、瑶、壮五个民族人群C_2的遗传多态现象被引量:4
- 1989年
-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及C2敏感性溶血覆盖技术调查了汉、维、苗、瑶、壮5个民族的C2多态现象,他们的C2*C基因频率依次是0.9654,0.9651,0.9500,0.9336及0.9252。其中汉、维、苗的数值与白人甚为相近,瑶族近似于日本人,壮族的数值为至今所知世界最低的,并与汉人数值差异显著。
- 赵修竹田延武邓利娟姜晓丹程健华吴雄文郭炯尹经正黄莲宝朱作金张明安
- 关键词:遗传多态现象基因频率
- 中国云南纳西、普米、怒和傈僳四民族补体B因子多态性的检测
- 1998年
- B因子(factorB,Bf)为一种多态性分子,至今已发现20种以上的同种异型,其中最多见的为Bf*S和Bf*F两型,SO7、F1少见,其余为罕见型[1,2]。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进行Bf多态性的研究发现Bf表型分布与基因频率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
- 丁明丁明彭林王亚平简国敏王亚平刘敏姜晓丹刘敏姜晓丹
- 关键词:B因子多态性纳西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
- 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被引量:6
- 1990年
- 从1983年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中澳友谊补体实验室率先对中国人的补体成分(C4A、C4B、Bf、C2)的遗传多态现象进行了探测,确证我国人补体具有自己的遗传背景。《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是这方面的一篇综述。
- 赵修竹张文杰田延武程健华翦必希洪涛姜晓丹吴锋汪策邓利娟姚竹吴雄文贺冶冰聂晓波
-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HLA基因频率单倍型全身性红斑狼疮家系调查
- 中国维、苗、瑶、壮四个少数民族补体C4的遗传多态现象的检测报告
- 1991年
- 使用国际第四届补体遗传学会议推荐的方法及薄层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我国维吾尔族、苗族、瑶族、壮族的补体组分4(C4)的多态性,并与我们以往检测过的汉族的C4多态性一起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C4A座位上,以C4A3频率最高,以下在汉族、苗族、瑶族、壮族中依C4A2、Q0、4、1次序降低。在C4B座位上,频率最高的均为C4B1。其它基因频率的依次排列,汉与维为2、Q0、3,苗与壮为92、Q0、2、3,瑶为Q0、2、92等。民族间的差异比较集中地存在于C4A2、C4B2、C4AQ0、C4BQ0等4个基因。本文还对中国汉族、日本人、白种、黑种人群的C4同种异型差异进行了对比与讨论。
- 吴锋张文杰汪策程健华洪涛吴雄文赵修竹磨红玲朱作金张明安黄莲宝郭炯
- 关键词:补体C4遗传多态现象人类遗传学
- 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HLA-Ⅲ补体单倍型频率的初步检测被引量:1
- 1990年
- 对18个SLE病人家系的HLA-Ⅲ补体单倍型进行检测,得出36个补体型,分类归属于14种类型。发现病人补体型CS00的频率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这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还有一些型别也有变化,与SLE发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汪策姚竹吴雄文赵修竹孙曾拯胡长发
- 关键词:红斑狼疮多态性
-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Bf、C2和GLO多态性的关系
- 1989年
- 本文检测了Bf、C2和GLO基因频率在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患者和正常人中的分布。统计处理表明,29.0%的患者为BfPF,而正常人只有3.2%,相对危险值为12.02,且Bf~*S的预防分数高达0.73。C2与GLO的表型分布及基因频率与该病无显著关联性。研究结果提示:Bf~*F可能为汉人患IDDM的危险基因,而Bf~*S可能具有阻止发病的作用。
- 洪涛田延武吴雄文赵修竹祝希嫒项慧丽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C2BF
- 全身性红斑狼疮病人C_4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检测被引量:2
- 1994年
- 以C_4基因5′cDNA片段为探针,经Southern印迹杂交法对24例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基因组DNA的C_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分析,并与60例健康人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SLE病人C_4A基因缺失的表型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远较健康人为高,分别为29.2%对6.7%(x ̄2=7.75,P<0.01)及18.7%对3.3%(x ̄2=10.8,P<0.005)。在两名同合子C_4A基因缺失个体,BamHIRFLV为单一的3.3kb条带,表现出C_4B短基因特征。
- 季安全吴雄文汪策沈倍奋赵修竹
- 关键词:红斑狼疮
- HLA-DQB1 基因与中国湖北汉族人 SLE 及其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探讨HLADQB1等位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其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SSP技术对52例中国湖北地区汉族SLE患者及14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HLADQB1基因分型,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结果:SLE患者DQB10608(962%,χ2=1051,P<0005)基因频率显著升高,DQB10302(577%,RR=026P<005,PF=014)和DQB10501(192%,RR=011,P<001,PF=013)基因频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QB10608在伴抗Sm(1034%,P<0005)、抗RNP(1154%,P<0005)、抗dsDNA(2222%,P<0005)抗体阳性的SLE患者中频率显著升高。结论:DQB10608与SLE关联,并分别与抗Sm、抗RNP、抗dsDNA抗体的产生有相关性。而DQB10302、DQB10501等位基因对SLE可能具有保护性。
- 张胜桃何培根熊平熊平吴雄文龚非力段金玉
- 关键词:HLA-DQB1基因自身抗体
- 中国湖北汉族重症肌无力与HLA-Ⅱ类等位基因的关联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和方法:探讨中国湖北汉族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与HLA-Ⅱ类等位基因的关联。利用PCR/SSP和PCR-RFLP技术对湖北地区91例MG患者进行HLA-Ⅱ类(HLA-DRB1、DQB1和DPB1)基因型别分析,并与168例正常个体比较。结果:患者组(1):HLA-DRB10901、DQB10303和DPB105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值分别为412、304和301,P<0.01;(2)HLA-DPB102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值为013,P<0.05。结论:中国湖北汉族群体中MG与HLA-DRB10202、等位基因正关联,而与HLA-DPB10202等位基因呈负关联,与白种人群相比,这种关联对中国湖北汉族MG病人来说是特有的。
- 龚非力杨志章熊平徐金枝徐勇姜晓丹吴雄文S.FERENCIKYANJUN LIUH.GROSSE WILDE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HLA抗原基因表达
- 湖北汉族人群C4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用限制性内切酶TaqI和C4基因5 ̄'末端探针pAT-A检测58份湖北地区健康献血员基因组DNA的C4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观察到7.0kb、6.0kb和5.4kb三种C4基因片段,它们共组成三种常见的C4基因RFLP表型,即A:7.05-4kb(频率为24.14%));B:7.0-6.0kb(频率为20.69%)和C:7.0-6.0-5.4kb(频率为55.17%,在所检测的样本中未观察到6.4kb的C4基因片段。
- 姜晓丹吴雄文杨颖刘敏吴锋赵修竹
- 关键词:补体长度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