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翠兰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苯酞软胶囊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症状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改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症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9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丁苯酞软胶囊,比较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指数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MMSE和ADL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内MMSE、ADL分值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分值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吕翠兰白院生许枫
-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痴呆MMSEADL
- 蒙古族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对蒙古族与汉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为防治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我院2012年6月-2013年9月住院的282例(蒙古族108例,汉族1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资料和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蒙古族缺血性卒中患者胆固醇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蒙古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饮酒(25.9%对12.6%,P〈0.05)高于汉族患者。结论:蒙古族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可能更多与饮酒和高血脂有关。
- 吕翠兰白院生
- 关键词:蒙古族汉族缺血性脑血管病
- ABCD2评分法结合CTA预测TIA患者近期卒风险的临研究
- 目的: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
方法: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
- 吕翠兰袁军朱润秀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脑血管狭窄ABCD2评分法
- 文献传递
-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组30例,予低分子肝素0.4ml,2次/d,皮下注射;尿激酶组30例,予尿激酶20~3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连用7d;于治疗前、治疗7d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尿激酶组8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激酶组出血副作用较大。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较小剂量尿激酶的疗效可靠,相对安全。
- 吕翠兰李寿国李向振
-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 多发性硬化增强磁共振成像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中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确诊MS60例,检查增强MRI及平扫,并常规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每4~8w复查1次增强MRI及平扫,观察病灶的形态变化及临床表现情况。结果60例MRI增强病灶中,约69.15%在治疗后的4w内消失,93.3%于8w内消失,其余增强病灶明显弱化,病灶强化程度的变化与临床呈正相关。而病灶未强化者治疗前后相差不大。结论MS增强MR灶阳性者绝大多数对激素治疗敏感,而增强MR灶阴性者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干扰素。
- 吕翠兰李寿国白院生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再发卒中的风险评估
- 2010年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约2/3的TIA患者会再发TIA或卒中。对TIA发病后的卒中风险进行临床评估,能判断患者的预后,以便尽早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本文就TIA后卒中发生率以及如何预测TIA后的卒中风险做了综述,以期为TIA的预后评价提供思路。
- 吕翠兰袁军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风险评估
- ABCD^2评分法结合CTA预测TIA患者近期卒中风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通过CTA评估脑血管狭窄,并分为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分析脑血管狭窄与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的关系,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TIA后7d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vs 5.6%,P=0.04)。(3)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中、高危的比率增高(46.4%vs 19.4%),且其比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2)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的TIA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3)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 吕翠兰袁军朱润秀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脑梗死100例
- 2004年
- 王哲吕翠兰王俊梅武进王宝钧李敏
- 关键词:脑梗死尿激酶颈动脉加压注射
- YL-1型血肿粉碎针微创治疗脑出血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不同时间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愈后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析192例不同出血量的脑出血患者,于不同时间进行微创治疗的结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血量25-50mL者愈后明显优于〉50-80 mL者,〉80 mL的脑出血患者愈后差,发病后6 h内手术者,再出血几率高、风险大。结论脑出血出血量〈80 mL,在发病后6-24 h进行微创治疗,手术风险小,再出血几率低,患者愈后好。
- 白院生李寿国李向振许枫吕翠兰郭琳华
-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再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