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慧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2篇冬眠
  • 2篇冬眠期
  • 2篇嗜银
  • 2篇嗜银细胞
  • 2篇林蛙
  • 2篇黑龙江林蛙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消化道内分泌...
  • 1篇内分泌
  • 1篇内分泌细胞
  • 1篇黄雀
  • 1篇分泌
  • 1篇分泌细胞

机构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3篇李淑兰
  • 3篇吕晓慧
  • 2篇刘超
  • 2篇赵文阁
  • 1篇付桂荣
  • 1篇赵丽

传媒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雀(Carduelis spin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4
2009年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黄雀(Carduelis spin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食管和嗉囊中未发现嗜银细胞,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密度大体呈波浪型,有两个分布高峰分别是腺胃和回肠,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和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笔者还结合黄雀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黄雀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吕晓慧李淑兰
关键词:黄雀消化道嗜银细胞
黑龙江林蛙冬眠前期、冬眠期和冬眠后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比较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冬眠前期、冬眠期和冬眠后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密度进行比较研究,以了解黑龙江林蛙胃肠内分泌细胞与冬眠的关系.方法:应用Grimelius银染法染色黑龙江林蛙.结果:黑龙江林蛙冬眠前期、冬眠期和冬眠后期消化道各段都有嗜银细胞,且这3个时期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曲线相似,大致呈波浪形.冬眠前期和冬眠后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分别是胃贲门部和胃幽门部;而冬眠期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最高峰是胃体,不同时期消化道内嗜银细胞的形态和分布位置相似,以锥体形、椭圆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和梭形等,嗜银细胞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和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冬眠期嗜银细胞的密度高于冬眠前、后期,提示黑龙江林蛙冬眠期消化道内分泌机能有较大的贮备;根据其内分泌细胞的形态,认为其消化道的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刘超吕晓慧李淑兰赵文阁
关键词:黑龙江林蛙冬眠消化道嗜银细胞
黑龙江林蛙冬眠和非冬眠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和P-物质(SP)6种特异性抗血清,对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检测。方法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在冬眠期和非冬眠期黑龙江林蛙消化道内检测到5-HT细胞、SS细胞和Glu细胞,而GAS细胞、PP细胞和SP细胞均未检测到。5-HT细胞分布广泛,存在于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从食管到直肠的整个消化道中,在冬眠期分布密度高峰为胃幽门部和十二指肠,而非冬眠期则为胃幽门部;SS细胞分布也较为广泛,在黑龙江林蛙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中,除了直肠以外,均有分布,且这两个时期SS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均在胃幽门部。Glu细胞在冬眠期仅在胃贲门部、胃体、空肠和回肠检测到,而在非冬眠期除以上四个部位外直肠部也检测到了Glu细胞,并且Glu细胞分布密度高峰都在胃体部。结论黑龙江林蛙在冬眠期和非冬眠期消化道中内分泌细胞分布型的不同,可能与机体适应不同时期的生理功能有关。
李淑兰刘超吕晓慧付桂荣赵丽赵文阁
关键词:黑龙江林蛙冬眠内分泌细胞消化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