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全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德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钙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钙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影响。方法 396例确诊T2DM的老年患者根据其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较好组(Hb A1c≤7.0%)115例,一般组(7.0%
- 蔡奕琪吕全阮希成王盈盈余晓华金希波
- 关键词:血清钙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临床资料杨某,女,20岁,以“多饮多尿2年余,视力模糊3个月,加重2周”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2年余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无怕热、多汗,无烦躁、易激惹,当时无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不适,曾求诊于外院门诊,多次查空腹血糖均高于7.0 mmol/L,餐后最高血糖达23 mmol/L,C肽正常,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二甲双胍、达美康”等降糖药口服治疗,平素饮食未控制,未定期监测血糖.
- 阮希成陈雪云蔡奕琪陈光铃张家永吕全
-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尿肢体麻木双眼白内障
-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比较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与用药前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更多应用。
- 蔡奕琪吕全
- 关键词: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 a-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a-硫辛酸(国产)、甲钴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两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a-硫辛酸(国产)、甲钴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三药联合用药进行治疗;B组采用甲钴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两药联合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7%,A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出现明显改善,但是采用a-硫辛酸(国产)、甲钴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联合治疗的A组,较采用甲钻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联合治疗的B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a-硫辛酸(国产)、甲钴胺(弥可宝)、前列地尔(凯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加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蔡奕琪吕全王盈盈余晓华金希波
- 关键词:A-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免散瞳数码彩色眼底照相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吕全蔡奕琪刘轶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照相早期筛查散瞳玻璃体切割手术眼部并发症
- 硫辛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硫辛酸组(40例)、樟柳碱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口服或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调节血压、降脂等综合治疗,以此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提高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在视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的并未出现更多相关并发症。结论硫辛酸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尚佳。
- 吕全蔡奕琪杨雁燕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硫辛酸复方樟柳碱
-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压、体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的基础上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饮食控制及锻炼基础上使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清蛋白(GA)的变化情况,监测低血糖发生率、血压、体质量等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FPG、2hPG、GA的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体质量和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好。
- 蔡奕琪吕全王盈盈阮希成金希波
- 关键词:DPP-4抑制剂血压体重老年人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46例
- 2013年
- 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6例47眼均在球周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明显提高,前房轴深、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吕全蔡奕琪
-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分离
- 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前房角形态观察研究
- 2015年
-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前房角形态开展临床研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准确、便捷的青光眼预防措施。方法:我院诊治DR患者613例,按不同分期分为增殖期DR组353例和背景期DR组260例,另选10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OCT收集前房角相关参数,包括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虹膜空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房角角度(ACA)和前房深度(ACD)。结果:对照组、增殖期DR组和背景期DR组患者的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ARA500和ARA75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以增殖期DR组最小,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ARA500和ARA750分别为0.60±0.22mm,0.78±0.39mm,0.22±0.12mm2,0.45±0.19mm2,0.29±0.18mm和0.46±0.15mm。对照组、增殖期DR组和背景期DR组患者的ACA500,ACA750,ACD500和ACD75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以增殖期DR组最小,ACA500,ACA750,ACD500和ACD750分别为30.29°±8.19°,21.20°±7.40°,2.32±0.23μm和2.52±0.16μm。ROC分析显示这些指标对判断青光眼发作风险有意义。结论:OCT检测前房角形态指标参数,可很好的反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参数变化,是一种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更为准确、便捷的青光眼预防措施。
- 吕全蔡奕琪刘轶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房角
-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及稳定性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眼内屈光手术中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已被用于屈光度过高及角膜厚度较薄的中高度屈光不正者,其具有可逆性和保留眼部调节力等优点。目的:通过与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矫正高度近视效果的对比,评价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法:纳入126例高度近视在校大学生,其中男女各63例,年龄(21.87±1.18)岁。将126例高度近视志愿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高度近视矫正,对照组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进行高度近视矫正,随访1年观察两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及不良反应,计算两组有效性指数与安全性指数。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有效性指数与安全性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1年明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术前,并且明暗环境下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对照组5例出现夜间视力下降及眩光,试验组1例出现夜间视力下降及眩光。表明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在临床中是安全与稳定的,提高了视觉质量。
- 吕全袁均蔡奕琪刘轶
- 关键词:屈光手术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