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静
- 作品数:40 被引量:163H指数:9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内源性一氧化碳生成增加
- <正>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内源性一氧化碳生成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将动物随机分入非SAH组、SAH组和HO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组。非SAH组于股动脉抽血0.4ml后,枕大池...
- 孙保亮夏作理王新成牛敬忠李汶霞叶文静张苏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氧化碳
- 文献传递
- 一性连锁智障家系AGTR2基因新突变位点的检测
- 2006年
- 目地探讨AGTR2基因突变与智障的关联关系。方法通过PCR和直接测序对一性连锁智障家系13个受检个体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GTR2)的全长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在AGTR2基因第3外显子3550位点,2个男性患儿均存在C/T碱基替换,该基因第182位编码氨基酸由谷氨酰氨变为终止密码(nt3550C/T,Q182Stop/E3)。正常男性家系成员无此突变,而女性家系成员存在杂合子。结论nt3550C/T可能为引起该家系临床病变的突变位点,不是多态性位点。在伴性连锁智障疾病中,AGTR2基因的这个单碱基替换突变位点为首次报道。
- 陈丽萍肖强王伯松尹鲁骅王咏梅叶文静
- 关键词:PCR测序智障
-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灌胃给予血府逐瘀汤(5,10,20 g·kg-1)进行干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评价大鼠行为学的改变,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范围,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大脑皮层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的mRNA表达。结果:血府逐瘀汤可显著改善MCAO大鼠神经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降低缺血脑组织中MDA、NO含量,提高SOD活性,同时下调缺血大脑皮层Bax、Caspase-3的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结论:血府逐瘀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及抑制凋亡有关。
- 高红莉叶文静曲晓兰杨明峰刘昭纯
-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脑缺血自由基代谢凋亡
- 脑栓塞患者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因子(t-PA)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t PA基因h( 8th)内含子的Alu重复序列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在脑栓塞患者中的分布。方法 提取 16例患者口腔黏膜脱落细胞DNA ,应用PCR方法扩增t PA基因h( 8th)内含子的Alu重复序列 ,记录Alu插入 缺失 (I D)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插入纯和 6例 ,缺失纯和 6例 ,插入 缺失 4例 ;插入纯和 (I I)率是缺失纯和 (D D)的 1 0倍 ;(I I)和 (I D)的几率之和约是 (D D)的 1 6 7倍。结论 脑栓塞患者t PA基因h( 8th)内含子的Alu重复序列插入 缺失 (I D)与大样本山东人t PA Alu插入 缺失率不同。
- 叶文静魏然任道凌杨明峰夏作理
- 关键词:T-PA基因多态性脑栓塞患者
- 孕期化学物接触及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和孕期接触化学物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144例病例和168例对照,采用面访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进行检测,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孕期化学物接触对先心病的作用强度和交互作用。结果MTHFR677TT基因型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是MTHFR677CT或CC基因型的3.215倍(95%CI=1.958-5.280);孕期化学物接触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关联强度OR值为2.150(95%CI=1.041-4.442);MTHFR677TT基因型与孕期化学物接触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效应量(RERI)、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AB)]和纯因子间归因交互效应百分比[AP*(AB)]分别为4.938,60.23%,68.59%。结论MTHFR基因C677T变异可与孕期接触化学物协同增加子代罹患先心病的危险性。
- 李栋景学安王华义叶文静范华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基因多态性化学物
- RAPD分析用白花丹参叶片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4
- 2010年
- 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和SDS法提取新鲜白花丹参叶片的基因组DNA,初步筛选RAPD扩增引物。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较SDS法质量好,随机引物p2扩增条带相对较为清晰。再利用p2随机引物对2种方法提取的DNA进行RAPD检测比较,结果显示仅改良CTAB法能扩增出有效条带,说明改良CTAB法更适合用于白花丹参基因组DNA的RAPD检测分析。本文将为白花丹参叶片DNA的提取提供方法学参考。
- 叶文静韩纪举蔡洪信赵晓民夏作理
- 关键词:白花丹参DNA提取RAPD改良CTAB法
- MTHFR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基因位点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关系以及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104例CHD患者与208例对照为研究对象,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变异,运用logistic回归相加模型计算MTHFR C677T基因TT型与部分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MTHFR出现纯合(TT)频率为44.24%,对照组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T等位基因分布病例组为64.42%,对照组为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THFR基因677TT型是CHD易感基因,OR值为3.40(95%CI=1.63~7.11),7个环境危险因素分别为孕期妊高症、使用解热镇痛药、接触农药、膳食较差、蔬菜摄入较少、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父亲饮酒指数较高,环境危险因素与MTHFR基因677TT型交互作用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为6.03%~27.20%。结论针对携带MTHFR 677位TT突变基因型高危个体,控制环境危险因素,可降低人群中CHD发生约6%~27%。
- 景学安王华义李栋叶文静谭丽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CD69检测
- 2003年
-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率和荧光强度,结合已发表相关资料,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活化情况及其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对照人群(11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14例)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CT969表达率和荧光强度。结果HB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率(P<0.05)和荧光强度(P<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1周静脉血淋巴细胞CD69^+细胞增高、荧光表达强度增强,呈高度活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69细胞率、荧光强度的检测是反应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活化的有效方法。
- 陈彬任道凌韩纪举杨明峰叶文静魏然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活化CD69荧光强度
-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
- <正>目的:由脑部主要血管痉挛等所致的继发性脑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SAH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将动物随机分入非SAH组和SAH组;非...
- 孙保亮夏作理牛敬忠李汶霞杨明峰王新成叶文静张苏明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循环
- 文献传递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缺血损伤的机理和银杏叶提取物等保护作用
- 孙保亮夏作理郑澄碧杨明峰袁慧李汶霞叶文静牛敬忠
-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更接近临床的大鼠枕大池自体动脉血溶血物注入法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系统、全面地研究了SAH继发脑缺血的机制和某些中、西药物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不但进一步提供了脑部大血...
- 关键词: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损伤药物防治银杏叶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