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作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松林
  • 11篇阔叶
  • 11篇阔叶红松
  • 11篇阔叶红松林
  • 11篇红松林
  • 9篇长白山阔叶红...
  • 6篇植物
  • 5篇木本
  • 5篇木本植物
  • 5篇径级
  • 4篇树种
  • 4篇物种
  • 3篇地形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3篇种子雨
  • 3篇温带森林
  • 3篇物种组成
  • 3篇径级结构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28篇原作强
  • 23篇王绪高
  • 23篇蔺菲
  • 18篇郝占庆
  • 17篇叶吉
  • 9篇房帅
  • 5篇师帅
  • 5篇邢丁亮
  • 4篇匡旭
  • 4篇张昭臣
  • 4篇李步杭
  • 4篇白雪娇
  • 3篇王芸芸
  • 3篇宋厚娟
  • 2篇王利伟
  • 2篇张健
  • 2篇戴冠华
  • 2篇项琳琳
  • 1篇胡进耀
  • 1篇沈国春

传媒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生物多样性
  • 3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第十届全国生...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温带树种固碳速率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持续增加森林碳库储量以及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合理的树种配置是提升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的基础。【方法】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固定样地连续15年(2004−2019年)4次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主要树种对地上生物量碳库储量贡献,比较不同树种固碳速率差异及在时间上的相关性。【结果】(1)2019年阔叶红松林地上生物量为(282.5±102.8)Mg/hm^(2),过去15年间年均净固碳速率约为1.0 Mg/hm^(2),在3个监测周期(2004−2009年、2009−2014年和2014−2019年)内的固碳速率分别为1.54、0.73和0.76 Mg/(hm^(2)·a);(2)样地内地上生物量最高的7个树种(紫椴、红松、蒙古栎、水曲柳、春榆、色木槭和大青杨)累计贡献量占整个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的96.2%,其中紫椴、水曲柳和蒙古栎3个树种贡献了73.6%;(3)紫椴、水曲柳、蒙古栎、红松和春榆5个树种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而其平均胸径和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表明其大径级个体的固碳作用持续增强;(4)主要树种固碳速率存在明显差异(−0.97%~0.77%),其中具有复叶结构的水曲柳是地上生物量积累速率最快的树种,年均增速约为0.77%,其后依次是紫椴(0.60%)、春榆(0.54%)、蒙古栎(0.38%)、红松(0.09%)、色木槭(−0.46%)和大青杨(−0.97%);(5)7个种群在3个监测周期内表现出不同的增长动态,其中紫椴和色木槭、蒙古栎和红松、水曲柳和春榆之间表现出较高的正向波动关系,大青杨和春榆呈负向关系。因此,固碳速率在树种间存在时间上的异步性。【结论】该研究揭示的典型温带树种固碳规律、树种间固碳速率在时间上的异步性特点可为本地区植树造林实践中树种选择及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原作强原作强毛子昆蔺菲蔺菲房帅叶吉郝占庆
关键词:生长速率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木本植物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被引量:22
2014年
阔叶红松林是我国东北东部山区的地带性植被,长白山区是阔叶红松林的核心分布区.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目前天然阔叶红松林只在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地区残留了一些面积不等的片段.为比较分析阔叶红松林在不同分布区的异同,以广义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为研究对象,依照巴拿马Barro Colorado Island(BCI)50 hm2热带雨林样地的技术规范,于2012年在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辽宁东部山区阔叶红松林残留片段分别建立了3个固定样地,对6个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定位调查.结果表明:6个样地共记录到木本植物69种,隶属于24科42属,其中槭树科为6个样地物种最丰富的科,区系组成均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同时混有亚热带成分;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看,各样地优势种明显;6个样地所有独立个体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但各样地不同径级个体比例有很大差异,表明6个样地群落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各样地中重要值位于前3位物种的径级结构可分为倒"J"型、"L"型、单峰型和偏峰型4种类型;各样地主要树种随物种、径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同一物种在不同样地的分布格局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宋厚娟叶吉师帅张昭臣匡旭邢丁亮原作强蔺菲蔡成军王绪高郝占庆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2006—2017年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种子雨的时空动态被引量:4
2019年
种子是森林更新的基础.为研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种子雨组成及时空变化,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内设置150个面积为0.5 m^2的收集器.自200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集252次,共收集到成熟、未成熟种子764299粒,隶属12科17属27种,其中,主林层树种13种704231粒,占总数的90%以上.种子最多的4个树种依次为紫椴、水曲柳、色木槭、假色槭,每年各个收集器都收集到这4个树种的种子;种子雨大爆发现象在各林层树种均存在,次林层和林下层较主林层树种滞后1~2年;各林层树种集中在秋季产生种子,各树种的种子雨都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性,相对而言,多数树种的空间变异性大于时间变异性;与科罗拉多岛(BCI)热带森林样地和浙江古田山亚热带常绿林样地种子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相比,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种子产量年际变异系数较大,支持高纬度地区种子产量变异性高于低纬度地区的假说.
钱多多匡旭王绪高蔺菲原作强叶吉郝占庆
关键词:针阔混交林种子雨年际变异
长白山北坡红松短期更新动态
张昭臣王绪高叶吉蔺菲原作强刑丁亮郝占庆
Species asynchrony plays a stronger role in regulating ecosystem temporal stability during temperate forest succession
原作强Arshad Ali王少鹏王绪高蔺菲叶吉郝占庆Michel Loreau
森林种子雨及枯落物收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森林种子雨及枯落物收集装置,包括支架、纱网、储存袋和储存箱,所述支架包括边框和多个支杆组件,所述边框通过各个支杆组件支承,且所述边框上设有中部带漏口的纱网,所述支杆组件下部设有高度可调的伸缩套,所述储存袋和...
原作强项琳琳蔺菲王绪高
文献传递
长白山北坡云冷杉林和落叶松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被引量:27
2014年
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北坡保存最完整的森林植被,而落叶松林是长白山的隐域性森林植被.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于2010年在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内分别建立了4 hm2的云冷杉林和落叶松林长期监测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了定位、调查和挂牌.结果表明:云冷杉林样地木本植物有22种,隶属于6科12属;落叶松林样地木本植物有22种,隶属于8科16属.两样地物种组成差异不大,区系组成基本上都属于北温带成分.云冷杉林样地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数为8640株,包括分支数为9257株;落叶松林样地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数为3696株,包括分支数为4060株.两样地优势种明显,云冷杉林样地,臭冷杉和长白落叶松处于优势地位,其重要值分别占所有物种的38.7%和23.9%;落叶松林样地,长白落叶松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占所有物种的61.9%.两样地群落更新良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云冷杉林样地,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倒"J"型,长白落叶松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落叶松林样地,长白落叶松胸径≥10 cm个体的径级结构呈正态分布.主要物种空间分布在两个样地中随径级和空间尺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格局,共有种在不同样地间表现出不同的格局.
匡旭邢丁亮张昭臣宋厚娟王芸芸房帅原作强叶吉蔺菲王绪高郝占庆
关键词:云冷杉林落叶松林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氮和土壤微生物对水曲柳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以长白山地区典型树种——水曲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外控制试验,分析了氮、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对水曲柳幼苗生物量分配、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于2017年6月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共4个处理:对照(F)、加氮(FN)、灭菌(FS)、灭菌加氮(FSN),6个重复区组,每个区组内每处理3个重复,即每个处理有18株幼苗.2018年8月中旬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并于同年9月初收获植物,测量生物量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与F相比,FN使水曲柳幼苗的总干质量显著提高14%,基径提高9%,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分别显著提高75%、318%、231%、227%;FS使总干质量显著提高12%,基径提高9%,叶绿素含量、P_n、g_s、T_r分别显著提高34%、213%、120%、115%;FSN使总干质量显著提高23%,基径提高14%,叶绿素含量、P_n、g_s、T_r分别显著提高81%、672%、312%、273%.氮、土壤微生物及其交互作用对水曲柳幼苗的生物量、生长和光合作用有着显著作用,土壤微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水曲柳幼苗对氮的响应.
王国杰蔺菲胡家瑞原作强郝占庆王绪高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水曲柳生物量
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密度对森林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冠层结构为森林生态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维度。搭载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相比于固定翼有人机的机载激光雷达,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获取森林群落样地高密度点云。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局部低密度点云数据,影响了冠层结构参数提取的准确性。使用4块森林动态样地的近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利用航带分解方法分析各样地低密度样方成因;采用点云抽稀模拟算法计算并拟合偏差曲线,对比不同样地、参数和取样尺度间的点云密度对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性的影响;根据偏差曲线计算各条件下保证参数提取准确性的最低点云密度。结果发现:1)低密度区域主要受地形或(和)近地面遥感设计规划的影响。地形复杂的测区(西双版纳和古田山样地),遥感规划难度大,整体难以获取高密度点云(在30点/m^(2)左右),容易在沟谷和高海拔处出现低密度样方。平坦测区(长白山两块样地)虽可获取高密度点云(均超过150点/m^(2)),但欠佳的遥感规划设计导致长白山1测区北部出现1hm^(2)低密度区域。2)冠层参数提取准确性随点云密度减少而迅速降低,呈负指数幂函数关系。这一变化趋势在不同参数和尺度间差异较大,但在各样地间无显著差异。3)根据偏差曲线拟合结果,点云密度达到16点/m^(2)可以实现5—20 m取样尺度下冠层结构参数提取准确度达95%。综上,为更好的将近地面激光雷达技术应用在森林生态学研究中,应注重外业遥感作业方案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地形的影响,在源头把控数据质量;如果数据存在低密度点云的情况,应适当放宽取样尺度并慎重提取对点云密度较为敏感的冠层结构参数。
王舶鉴蔺菲房帅王宁宁胡天宇任海保米湘成林露湘原作强原作强王绪高
关键词:激光雷达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3个常见树种径向生长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7年
为探究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因子,基于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样地中3个常见树种红松、紫椴、蒙古栎连续5年的生长环监测数据,分析各树种的季节生长变化,比较树种间的生长速率差异,并分析初始径级、邻体树木竞争、土壤、地形因素等对不同树种径向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3个树种径向生长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树木于5月末开始生长,7月是生长旺盛期,8月底生长开始减缓,于10月中下旬停止生长.3个树种的径向相对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蒙古栎相对径向生长率显著高于红松和紫椴,该差异在小、中径级个体中表现更为显著.3个树种径向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邻体树木的竞争显著抑制了红松和蒙古栎的径向生长,而紫椴的径向生长主要受初始径级、土壤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
蔡礼蓉匡旭房帅原作强蔺菲叶吉郝占庆王绪高
关键词:生长环地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