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瑜
- 作品数:77 被引量:462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PCI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 李伟吴立荣卢明瑜王伟民刘健马玉良
- 急性心肌梗塞住院前及住院时的治疗(指南)(上)被引量:1
- 1997年
- 急性心肌梗塞住院前及住院时的治疗(指南)(上)[Thetaskforceonthemanage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urHeartJ,1996...
- 卢明瑜张彤
- 关键词:心肌梗塞药物疗法急诊
- 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为研究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的临床意义,用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链激酶150万U/30min)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根据临床血管再通指标判断溶栓治疗再通率为77.5%(31/40)。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89.3%(25/28),距发病6~12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50%(6/12)。副作用为轻度出血倾向(12.5%)、寒颤(2.5%)和低血压(7.5%),未发生脑出血或严重的内脏出血。急性期5周病死率为2.5%(1/40)。与常规链激酶150万U/60min静脉溶栓治疗相比,链激酶加速静脉溶栓治疗能提高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而不增加出血、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卢明瑜徐成斌蒋宝琦陈红赵红朱继红
- 关键词:心肌梗塞静脉溶栓药物疗法
- 心源性头痛1例
- 2024年
- 心源性头痛是由潜在的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表现为头痛伴或不伴胸部症状的罕见疾病。头痛症状常常由于牵涉痛、心肌缺血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大量致痛的神经化学介质释放和脑皮质灌注不足引起。鉴于该疾病总体患病率低、缺乏冠心病典型的胸痛表现,且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头痛难以鉴别,常常造成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的延误。现报道1例仅表现头痛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完成血运重建,并给予标准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术后随访至今6个月,活动耐量较前明显提高,未再发作头痛。本病例报道旨在提高对心源性头痛患者的认识,以期早期识别并及时干预,最终改善症状和预后。
- 孙爽方舒曹成富卢明瑜宋俊贤
- 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介入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及股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对比经桡、股动脉路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连续行pPCI的19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依据手术穿刺路径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129例,观察疗效、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梗死相关动脉分布、围术期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使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手术操作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和Needle-to-Balloon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桡动脉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桡动脉组的造影剂使用量较股动脉组显著减少(P=0.043)。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行pPCI后MACE无明显改变,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降低趋势,造影剂使用量更少,故在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心可将其作为pPCI血管路径的选择。
- 叶慧明卢明瑜王伟民刘健赵红马玉良李琪刘传芬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策略被引量:5
- 2021年
- 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存在,尤其是严重内膜钙化病变和钙化结节,明显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和风险。钙化病变普遍存在于目前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中重度钙化病变约占30%,其中约5%为重度钙化病变。因此,准确地识别、评估钙化病变,选择恰当的技术,对严重钙化病变进行充分的预处理,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近期/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的手段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钙化病变的腔内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血管内超声相比,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可评估钙化病变的厚度,能更准确地量化钙化病变的容积。因此,本文将综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指导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 曹成富马玉良李琪赵红刘健卢明瑜宋俊贤王伟民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钙化病变
- 120例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术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在无保护左主干冠状动脉(LMCA)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条件连续的120例无保护LMCA病变患者行DES的疗效,将其分为分叉病变组(80例)和非分叉病变组(40例)两组,根据病变特点行单支架术或双支架术,分析其支架术的操作特点,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靶病变重建)及支架内血栓形成(ST)的情况。结果两组间的临床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106(88.3%)例患者完成随访,分叉病变组更多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治疗(但P>0.05),分叉病变组33例行双支架术,非分叉病变组5例行双支架术(P=0.001),住院期间无MACE及支架内血栓(ST)发生,出院随访平均(26.3±14.5)个月,MACE11例(9.2%),总共死亡3例(2.8%),都是SYNTAX积分及EuroSCORE均属高危的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1.9%),靶病变重建(TLR)6例(5.7%),造影再狭窄6例(占造影随访患者的15.8%),两组ST各1例,两组间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12.5%,χ2=0.801,P=0.503)。结论在选择性患者行DES治疗无保护LMCA病变不论是否分叉病变近远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接受。
- 卢明瑜叶慧明王伟民刘健赵红马玉良李琪刘传芬
-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
- 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 ,ACS)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16 5例ACS患者 ,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 89例 ,经内科治疗病情改善后再介入治疗的 76例。所有“罪犯”病变均予治疗 ,其中 4 1例患者同时接受了“罪犯”与非“罪犯”病变血管的治疗。介入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支架、直接植入支架及切割球囊扩张。结果 16 5处“罪犯”病变PTCA后植入支架 134枚 ,直接植入支架 4 8枚。术后残余狭窄均 <10 % ;前向血流达TIMI 3级 ;136例患者心绞痛消失 ,11例有不典型胸痛 ,2 4h后消失 ;术前仅有胸闷症状的 18例患者 ,术后 15例消失 ,3例减轻 ;无术中死亡及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病例。随访 139例患者 2~ 18个月 ,2 0例再发心绞痛 ,有 14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再狭窄 ,其中 11例再次行PTCA ,1例PTCA +支架 ,2例接受外科CABG ;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及心功能恶化发生。结论 在条件具备的介入中心 ,由经验丰富和技术娴熟的介入治疗医生施行或在其指导下 ,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近、远期临床效果较满意 。
- 吴淳王伟民张玉霄赵红卢明瑜刘健
- 关键词: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性胸闷症状
- 心肌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影响
- 马玉良王伟民陈红刘传芬刘健赵红卢明瑜李琪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2
- 2001年
-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 4 1例年龄≥ 7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12h以内行梗死相关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梗死相关动脉 :前降支 2 1例 (5 1 2 % ) ,回旋支 7例 (17 1% ) ,右冠状动脉 13例 (31 7%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血流 :0级 2 9例 ,1级 7例 ,2级 5例。 结果 4 1例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共置入支架 4 8个 ,术中死亡 1例 ,死于心源性休克 ,手术成功率 97 6 % (40 / 4 1)。术后TIMI血流 3级为 37例 (90 2 % )。住院期间死亡 1例 ,死于肾功能衰竭。临床总成功率为 95 1% (39/ 4 1)。随访 36例 ,1例出现心绞痛 ,心血管造影证实为再狭窄 ,行切割球囊成形术 ;1例出院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治疗 ;其余 34例未再发心绞痛。 结论 老年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TCA加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 。
- 陈步星王伟民赵红胡大一赵明中卢明瑜刘健吴淳
- 关键词:老年支架置入术急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