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生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 口咽部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口咽部肿瘤影像诊断 鳞状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根据发生部位口咽癌分为:舌根癌、腭扁桃体癌、软腭癌、咽侧壁癌及咽后壁癌.其次为淋巴瘤和小涎腺肿瘤.其他少见肿瘤包括血管瘤、基底细胞腺瘤、神经鞘瘤、转移瘤、肉瘤等.1....
- 刘连生
- 关键词:口咽肿瘤CTMRI
- 医患关系背景下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被引量:1
- 2016年
- 文章从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影像学教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医患关系紧张背景下,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的必要性。探讨人文性渗透在影像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和内容,以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医疗能力和人文素养协同提升。
- 刘连生刘海燕卢兢哲李栩薇
- 关键词:医患关系人文性渗透
- 网络环境下的影像学启发式实践教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网络环境下医学影像学启发式实践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实效。方法以进入影像科接受实践教学轮训的临床研究生及培训医师共7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对照组(38人)、实验组(32人),均在PACS网络环境下进行影像学实践教学,实验组再由课题组专人进行启发式教学培训。通过理论考试、读片实践考试及教学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估两组的实践教学效果。利用Excel数据表格的统计功能进行数据处理,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成绩对照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考试成绩[理论、实践成绩分别为(59.874-13.79)分和(65.46±16.81)分]比对照组的考试成绩[理论、实践成绩分别为(47.26±13.43)分和(53.68±14.96)分]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3.8636、3.1017,P值分别为0.0003、0.0028)。实验组对教学方式的认同度较对照组高,其在影像科参加实践教学的总体看法“很好”的占42.31%(11/26),对照组为23.08%(6/26);实验组表示能“熟练应用PACS”的占26.92%(7/26),对照组为7.69%(2/26)。结论PACS网络环境下的影像学启发式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王芳军廖淑梅李乐周泽旺刘连生王磊琼林宜圣王晓东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问卷调查
- PACS网络环境下影像学启发式教学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文章从分析实践教学的基本模式入手,用分组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医学影像学启发式实践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在PACS网络环境下,层层递进地从学习的目的和动机、软硬件设施的操作技巧、影像的识读方法、诊断依据的探寻、网际资源的获取利用以及鉴别分析思路的梳理等方面进行启发和培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王芳军周泽旺王磊琼刘连生林宜圣王晓东
- 关键词:PACS网络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启发式教学
- 中医院校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12年
-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通过分析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及教学思路,以期对提高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培育中医实用人才有所裨益。
- 刘连生王芳军李栩薇陈志强
- 关键词: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
- 甲状旁腺腺瘤的临床影像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CT和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的临床、CT和MR资料。结果:10例甲状旁腺腺瘤,6例起源于下甲状旁腺,3例起源于上甲状旁腺,均位于气管食管旁沟内,1例起源于异位甲状旁腺。肿瘤最大径为1.0-4.0cm,平均2.8cm。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或肿块影,6例CT表现为等密度,4例MR表现为T1WI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8例轻至中度强化,2例明显强化。6例强化均匀,4例强化不均匀。7例有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其中3例合并棕色瘤。结论:CT和MR易于检出甲状旁腺腺瘤,可准确显示其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对多数腺瘤作出定性诊断,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 刘连生李恒国王霞董洋
-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磁共振成像
- 腮腺少见病变的CT及MR诊断被引量:1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腮腺少见疾病CT及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少见疾病的CT和MR资料,包括腮腺肌上皮瘤2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良性淋巴上皮病2例;脂肪瘤2例;双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腮裂囊肿2例、潴留囊肿1例;腮腺结核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血管内皮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6例。结果:腮腺少见病变CT和MR表现为腮腺区肿块影或腮腺区肿大,肿块位于腮腺内或腮腺旁,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囊性、囊实性或弥漫性。腮腺脂肪瘤与腮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可见脂肪成分;腮裂囊肿与潴留囊肿呈囊性无强化肿块;婴儿血管内皮瘤呈多灶性,病灶强化与血管强化一致;弥漫性血管瘤沿腮腺颌面间隙蔓延,可见血管流空;良性淋巴上皮病呈弥漫性肿大伴多发囊性和实性肿块,或表现为单发肿块;腮腺结核肿块呈花环状强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并肿块,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肿块,肿块大而无坏死或仅有少量坏死,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瘤可见原发肿瘤表现。结论:部分腮腺少见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根据CT和MR表现,可提示诊断。
- 刘连生李恒国陈志强肖珊珊
-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疾病磁共振成像
- 腮腺病变的影像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腮腺病变影像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29例经CT和MRI检查的腮腺病变,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腮腺疾病影像表现主要分为3类:(1)局限性肿块23例;(2)弥漫性肿块3例,均为恶性肿瘤;(3)弥漫性肿大但非肿块者3例,2例为腮腺炎,1例为腮腺颌面海绵状血管瘤。腮腺局部单发肿块中,良性肿瘤15例,仅1例边缘不清,而4例恶性肿瘤中的3例肿块边缘不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腮腺混合瘤多较大,平均直径4.3cm,而腺样淋巴瘤平均直径2.3c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2.737,P=0.02)。结论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多数腮腺病变可做出正确诊断。
- 刘连生李恒国
- 关键词:腮腺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腮腺淋巴瘤的CT表现
- 腮腺淋巴瘤少见,目前国内外有关腮腺淋巴瘤CT表现的文献报道更为少见。本文搜集经针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淋巴瘤6例,结合文献探讨腮腺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
- 刘连生李恒国吕江王芳军
- 关键词:CT表现
- 文献传递
- 比较影像学在骨关节影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从骨关节影像教学现状及现代医学影像学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在骨关节影像教学中引人比较影像学理念的必要性,从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效果评价及展望等方面探讨比较影像学在骨关节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 刘连生王芳军李栩薇陈志强
- 关键词:比较影像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