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

作品数:98 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4篇房颤
  • 43篇心房
  • 41篇心房颤动
  • 36篇消融
  • 31篇静脉
  • 26篇肺静脉
  • 22篇射频消融
  • 18篇射频
  • 17篇消融术
  • 16篇心房颤动患者
  • 13篇电生理
  • 13篇左心
  • 12篇心律
  • 12篇阵发
  • 12篇阵发性
  • 12篇射频消融术
  • 11篇心动过速
  • 11篇心脏
  • 9篇导管消融
  • 9篇冠状

机构

  • 7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5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4篇南宁市第一人...
  • 4篇海南省三亚市...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海南省农垦三...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三峡大学
  • 2篇北京市第六医...
  • 2篇三亚市人民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厦门市第一医...

作者

  • 93篇刘浩
  • 36篇朱立光
  • 20篇钟国强
  • 18篇伍伟锋
  • 18篇陶新智
  • 14篇林明宽
  • 12篇曾知恒
  • 11篇唐尔闻
  • 11篇朱继金
  • 10篇何燕
  • 10篇李醒三
  • 9篇唐梅艳
  • 9篇陈伟
  • 8篇张棠
  • 7篇杨仁贵
  • 7篇周婷
  • 7篇李金轶
  • 7篇郑剑光
  • 6篇曾志羽
  • 6篇黄伟强

传媒

  • 8篇中国心脏起搏...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广西医学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微创医学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心脏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Coxsackie B病毒感染的关系探讨
刘浩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监测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量、血尿酸、血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第4天和第5天心排血量、治疗第5天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间[(0.52±0.08)%比(0.46±0.16)%、(3.24±0.44)L/min比(2.72±0.38)L/min、(3.36±0.45)L/min比(2.68±0.34)L/min、(2.8±0.6)L/(min·m^2)比(2.2±0.5)L/(min·m^2)],治疗第4天和第5天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1 652±325)DS/cm^5比(1 546±320)DS/cm^5、(1 654±324)DS/cm^5比(1 510±310)DS/cm^5、(2 796±421)DS/(min^2·m^5)比(2 052±418) DS/(min^2·m^5)、(2 624±419)DS/(min^2·m^5)比(2 045±404)DS/(min^2·m^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
林明宽刘浩梁柳丹张华吉晓理晏君张明哲魏静
关键词:缺血性心力衰竭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心脉隆注射液心功能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导管射频电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行导管射频电消融术100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其心电生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10%。复发病例中7例术后慢径残存,未复发病例中3例慢径残存,慢径残存患者复发率高。未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缩短,分别为(277±41)m s和(318±46)m s(P<0.05);而复发病例消融后的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FPERP)较消融前无明显缩短,分别为(298±48)m s和(311±56)m s(P>0.05)。复发病例心内电生理特点复杂多变,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多见,未复发病例多为单纯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的电生理基础仍然是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复发与慢径残存及复杂的房室结、慢径结构有关。
庞霞钟国强郑剑光朱立光陶新智刘浩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心房颤动(AF)是心脏疾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体表心电图对肺静脉起源的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
关键词:肺静脉心房颤动房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传导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病例组为PAF患者3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3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CS近端、CS远端,观察CS内A波的传导顺序,分别测量CS近端至CS远端、CS远端至CS近端的传导时间。结果:(1)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观察窦性心律下CS内A波的传导顺序,病例组中斜线型26例,弧线型7例;对照组中斜线型27例,弧线型12例。(2)在所有病例中,两组患者的CS传导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斜线型病例,各刺激周长下房颤组的CS传导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AF患者,冠状窦肌肉组织存在传导延迟。
周婷刘浩曾晓春张毅陈园园沈怡晴黄开进张志新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冠状静脉窦
脑卒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类型及危险因素。方法 3 426例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分为非脑卒中组(n=2 958)和脑卒中组(n=468)两组,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分析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非脑卒中组比较,脑卒中组窦性心动过缓和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明显增加(分别为27.8%vs 17.5%,48.1%vs34.0%,P<0.01);而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发生明显减少(2.4%vs 6.5%,P<0.05)。②脑卒中患者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老龄(≥65岁)和低血浆白蛋白(P<0.01或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常发生的心律失常为心房扑动/颤动和窦性心动过缓,其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血压病、低血浆白蛋白和老龄。
刘元生刘浩董雷石茂静陈捷郭继鸿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律失常脑卒中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左右双侧旁路1例
2013年
患者,男,43岁,反复阵发性心悸1年余。于2010年6月10日到我院住院行心脏彩超示:(1)三尖瓣隔瓣轻至中度、后瓣中度下移畸形并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2)卵圆窝重新开放,房水平少量右向左分流。既往患者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HR 70次/min,心界向左扩大,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杨仁贵唐瑞庆
关键词:三尖瓣下移形合阵发性心悸右向左分流收缩期杂音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电传导特点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冠状窦(CS)电传导的特性。方法病例组为PAF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期前程序S1S2 500/350 ms开始递减,步长-10 ms测量冠状窦电极1-2极、冠状窦电极9-10的有效不应期。应用固定程序S1S1 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冠状窦的远端、近端,测量CS远端到近端及CS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对照组和房颤组的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400-3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远端到近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350-280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冠状窦组织电传导延缓可能参与房颤的促发及维持。
林明宽刘浩周婷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冠状窦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前后肺静脉形态结构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前后肺静脉形态学的变化。方法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对24例房颤患者行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用64排螺旋CT行心脏扫描。研究随访射频消融(RFA)术后3~6个月患者肺静脉的形态改变特点,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左上肺静脉口最大径、右下肺静脉口最小径、左上肺静脉口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但其他肺静脉口参数最大径、最小径和截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与术前相比,术后右下肺静脉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肺静脉指数及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男女性别间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4例患者中,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肺静脉多支变异达4%。结论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和左心房一样具有解剖重构,RFA后可逆转其重构。肺静脉开口变异中,右肺静脉开口变异较大。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赵秋燕周祥群杨大英杜永才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影像学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致病机制、治疗策略及临床预后
2024年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BRV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折返环路包括希氏束远端、左右束支及近心尖部室间隔,约占全部持续性单形室速的6%,首发症状多为先兆晕厥、晕厥或猝死。BBRVT患者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多表现为一侧束支和/或室内传导阻滞,室速发作时多表现为典型左束支传导阻滞形态,好发于结构性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见于仅存在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障碍而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BBRVT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一侧束支消融被公认为一线治疗方案。本综述回顾BBRVT的致病机制,并分析BBRVT患者的临床预后及探讨BBRVT患者的最佳治疗及随访策略。
李钊敏刘浩陈红武陈明龙
关键词:致病机制临床预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