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

作品数:102 被引量:519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2篇腰椎
  • 25篇脊柱
  • 21篇手术
  • 21篇退变
  • 21篇颈椎
  • 21篇骨折
  • 17篇术后
  • 15篇退变性
  • 12篇颈椎病
  • 12篇骨质
  • 12篇骨质疏松
  • 11篇椎体
  • 11篇节段
  • 10篇内固定
  • 9篇腰椎退变
  • 9篇腰椎退变性
  • 9篇后凸
  • 8篇椎弓
  • 8篇椎弓根
  • 8篇椎间盘

机构

  • 99篇北京大学第一...
  • 9篇富山医科药科...
  • 2篇大理学院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东京女子医科...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99篇刘洪
  • 77篇李淳德
  • 72篇邑晓东
  • 64篇李宏
  • 53篇卢海霖
  • 49篇于峥嵘
  • 42篇孙浩林
  • 40篇刘宪义
  • 25篇林景荣
  • 21篇王宇
  • 8篇王诗军
  • 8篇赵耀
  • 6篇王宇
  • 5篇王瑞
  • 5篇马忠泰
  • 4篇施学东
  • 3篇米川
  • 3篇曹永平
  • 3篇胡永凯
  • 3篇杨泽川

传媒

  • 13篇中国脊柱脊髓...
  • 9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第七届全国创...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第八届全国脊...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国外医学(骨...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8
  • 9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棘突间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中应用的临床随访(摘要)
0bjective:To assess the indications,effecacy and safety of implication of interspinous implants for degenerati...
李淳德孙浩林刘宪义林景荣邑晓东刘洪卢海霖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与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对比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由于爆裂骨折后椎体后壁不完整,失去了对灌注骨水泥的阻挡保护,胸腰椎爆裂骨折因此成为椎体成形的相对禁忌证。然而在临床过程中常会遇到爆裂骨折患者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此时微创椎体成形可能是患者的惟一选择。目前关于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微创椎体成形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还不多。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和微创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2005-09/2008-10纳入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12例开展微创椎体成形治疗,15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术中及治疗后不良事件。结果与结论: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55min,固定后5~7d疼痛缓解,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9.3%,无神经根损伤。球囊扩张椎体成形组手术时间平均37min,治疗后第1日疼痛即出现缓解,疼缓解率平均为86.2%,有3例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提示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和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均可达到缓解疼痛稳定骨折的目的,采用椎弓根钉内置入固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而微创椎体成形术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但有一定的骨水泥渗漏危险。虽然胸腰椎爆裂骨折是椎体成形的相对禁忌证,但通过合理使用微创椎体成形术技术,可减少骨水泥的渗漏,从而为爆裂骨折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刘宪义李淳德邑晓东林景荣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疼痛
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后远隔部位疼痛的诊治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后的远隔部位疼痛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4例伴有远隔部位疼痛的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观察疼痛出现的部位,与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关系及治疗方法。结果14例伴有腰骶疼痛的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病例,疼痛部位位于第4、5腰椎有椎旁肌(6例)、髂脊上下(5例)以及季肋下(3例),有5例在骨折灌注骨水泥后疼痛消失,7例经局部封闭注射后疼痛消失,2例口服止痛药物缓解。结论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后的远隔部位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骨折部位的神经根刺激产生的放射痛,或者是远隔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疼痛,对疼痛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刘宪义李淳德于峥嵘李宏邑晓东卢海霖刘洪
关键词:脊柱骨折疼痛腰椎胸椎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应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并发症情况。方法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应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77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78例,年龄26~71岁,平均44.5岁。根据应用的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的类型分为Wallis组(136例)和Coflex组(41例)。采用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行腰椎正侧位X线及动力位X线检查并测定手术节段前凸角和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比较Wallis组和Colfex组之间有无差异;总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并发症原因。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并发症比较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177例患者中168例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平均34.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Prolo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7.9、13.4和8.8,P〈0.01);术前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为19°±4°,末次随访为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P〈0.01);末次随访手术节段屈伸活动度Waliis组为9.7°±2.7°,Coflex组为1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P〈0.05)。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0.7%(18/168),其中Wallis组发生率为6.2%(8/130),Coflex组发生率为26.3%(10/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P〈0.01)。Wallis组3例患者术中硬膜囊撕裂致术后脑脊液漏,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致术后足下垂,2例术中植入Wallis过程中棘间垫劈裂更换植入物,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Coflex组1例患者术中硬膜囊撕裂致术后脑脊液漏,2例术后Coflex轻度移位,1例术后�
孙浩林李淳德刘宪义邑晓东林景荣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器椎间盘移位椎管狭窄手术中并发症
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后凸畸形发生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回顾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去除内固定后是否继发后凸畸形.方法 1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T11~L2)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物,测量内固定取出术后0.5~2年Cobb角度变化及伤椎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35~68岁)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8.7个月),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椎弓根钉断裂或松动现象.与取内固定钉前相比,16例无骨质疏松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角平均丢失0.7°,椎体高度丢失0.8 mm;取钉后1年Cobb角平均丢失1.9°,椎体高度丢失1.1 mm(P>0.05);取钉后2年Cobb角平均丢失2.4°,椎体高度丢失1.3mm(P>0.05).合并骨质疏松的2例患者,取钉后6个月Cobb角丢失6°、8°,椎体高度丢失3mm、5 mm;取钉后1年Cobb角丢失13°、17°,椎体高度丢失5 mm、7 mm;取钉后2年Cobb角丢失15°、19°,椎体高度丢失6 mm、7.5 mm.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后凸畸形会有轻度发展,但椎体高度丢失并不明显.若合并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脊柱后凸畸形会明显发展.
刘宪义李淳德邑晓东林景荣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腰椎
青壮年患者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临床效果,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经治的34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临床效果评价指标:VAS 评分、ODI 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复发及再手术情况等。详细记录病变的节段和突出类型。结果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27.6(16~35)岁,平均随访137(120~159)个月。腰腿痛的平均VAS评分术后下降了7.15分。ODI评分术后平均下降了65.05分。末次随访患者对手术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为79.4%。性别与 BMI 对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影响。病变在L5~S1节段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的改善优于病变在L4~5节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包含型与包含型患者相比,术后ODI及VAS评分改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8.4%的患者(13例)术后症状有复发:9例经保守治疗缓解;2例正在保守治疗;1例因原位复发再次行腰椎间盘切除术;1例因邻近节段突出,原手术节段椎管狭窄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结论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满意,且与性别、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无相关性,与病变节段及类型有相关性。青壮年患者术后症状复发率较高,但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好转。
张华峰李淳德刘宪义邑晓东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孙浩林
关键词:青年人椎间盘切除术腰椎
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究和评价前路椎间盘切除聚醚醚酮(poly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辅助的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并接受前路椎间盘切除加PEEK椎间融合器辅助的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融合率评估采用X线片及动力位X线片,必要时采用CT重建判定其融合率,采用20分评分法分别在术前、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头晕等交感神经症状进行评分,计算末次随访时的改善率及临床效果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不少于1年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5.6个月。36例完全融合,2例术后半年延迟愈合,1例假关节形成,但无临床症状,融合率为97%,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术后交感神经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交感神经症状评分为8.4±1.0,术后2个月评分为2.2±0.3,末次随访评分为2.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57,P<0.001)。改善率为优22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临床效果满意率为95%。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周后恢复;2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1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由于引流不畅出现皮下血肿,经血肿清除后恢复。结论:前路ACDF是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刘洪越雷陈顺伦胡博李淳德邑晓东李宏卢海霖王宇于峥嵘孙浩林王诗军赵耀漆龙涛王瑞
关键词:前路椎间融合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头晕
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对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的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10年间手术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168例,根据站立位脊柱全长X线平片上椎体的旋转、前后或侧方移位程度以及冠状面和矢状面躯干的平衡分为三型。Ⅰ型:很小或没有旋转;Ⅱ型:明显旋转和移位;Ⅲ型:重度旋转和移位,伴有冠状面和/或矢状面躯干的不平衡(C2铅垂线偏移〉4cm)。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腰痛及神经根性疼痛)分为三个亚型。A型:腰痛,不伴有神经根性痛;B型:来自腰骶部代偿侧凸的神经根性痛,伴或不伴腰痛;C型:来自主侧凸的神经根性痛,伴或不伴腰痛。[结果]ⅠA型3例,IB型28例,IC型6例;ⅡA型21例,ⅡB型45例,ⅡC型39例;ⅢA型12例,ⅢB型6例,ⅢC型8例。其中IA型以后外侧椎间融合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为主;IB、IC型的手术方法以单纯椎管减压为主;ⅡA、ⅡB、ⅡC型以后路椎管减压加后外侧融合术为主;ⅢA、ⅢB、ⅢC以前路椎间融合加后路器械矫形、椎管减压及后外侧融合术为主。[结论]此分型简便实用,尤其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刘洪米川Ploumis ATransfeldt EDenis F
关键词: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复发患者再手术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n2001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且复发距首次手术时间超过5年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7岁(45~68岁);病变节段分布为L3/43例,L4/522例,L5/S110例,平均复发时间8.7年(5.5~29年)。记录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再手术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应用腰椎JOA评分和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7年(2-8年):首次间盘切除手术中单纯开窗5例,半椎板切除8例,全椎板切除22例;再次翻修手术行单纯椎间盘切除2例,腰椎后路融合术(PLF)17例,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UF)8例,经关节突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TLIF)8例: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脊柱矢状位不稳定21例,病变间隙塌陷30例,腰椎前凸减少或后凸29例.MODIC改变24例。再次术前平均腰椎JOA评分11.8分,术后平均为20.4分(P〈0.05),主观满意度优14例.良17例,中4例.再次术中发生脑脊液漏4例,术后出现伤口积液3例,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复发患者中腰椎矢状位曲线异常有较高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李宏李淳德邑晓东林景荣刘洪刘宪义占方彪张华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复发手术
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对交感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陈顺伦刘洪王瑞越雷李淳德邑晓东卢海霖李宏于峥嵘王宇孙浩林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