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河霞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凋亡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乙醇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增殖
  • 1篇歧化酶
  • 1篇黏膜
  • 1篇黏膜损伤
  • 1篇胃黏膜
  • 1篇胃黏膜损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殖
  • 1篇细胞增殖及凋...
  • 1篇小鼠
  • 1篇膜损伤
  • 1篇急性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损伤
  • 1篇丙泊酚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江苏省麻醉学...

作者

  • 2篇张咏梅
  • 2篇叶惠惠
  • 2篇刘河霞
  • 1篇张姣丽
  • 1篇费素娟
  • 1篇吴克俭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小鼠胃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小鼠胃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胃黏膜损伤程度及胃黏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胃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7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S组)、I/R组、脂肪乳组(fat emulsion,F组)、丙泊酚组(propofol,P组).通过夹闭小鼠腹腔动脉30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h制作胃I/R模型.取胃观察大体形态变化、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DNA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分别检测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胃黏膜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25mg/kg丙泊酚后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具体表现为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的充血、水肿及糜烂均有明显改善;与I/R组相比,P组细胞内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增强(P<0.01);与I/R组相比,丙泊酚可明显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33.9%±1.3%vs60.8%±6.9%)、促进细胞增殖(16.0%±1.8%vs6.4%±1.2%)、下调Bax(0.453±0.025vs0.268±0.023)及上调Bcl-2蛋白(0.513±0.014vs0.752±0.015)的表达(均P<0.01).结论:丙泊酚能促进小鼠胃I/R后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对胃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其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刘河霞费素娟叶惠惠张姣丽张咏梅
关键词:丙泊酚再灌注损伤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增殖
小鼠急性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模型的制备
2011年
目的研究引起小鼠急性乙醇性胃黏膜损伤的最佳乙醇浓度与容量,以建立稳定的小鼠急性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方法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组、75%乙醇灌胃组、99.5%乙醇灌胃组,然后分别在1h、4h处死小鼠取胃,观察小鼠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乙醇灌胃1h后,胃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99.5%乙醇0.2ml/10g对小鼠胃黏膜的损伤较重。99.5%乙醇0.2ml/10g灌胃4h与1h相比,胃黏膜损伤指数有所下降。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与乙醇灌胃时间的延长小鼠的生存率并无显著变化。结论乙醇灌胃可致小鼠急性胃黏膜损伤,且以99.5%乙醇0.2m//10g灌胃用来制备小鼠急性乙醇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最佳。
叶惠惠刘河霞张咏梅吴克俭
关键词:乙醇胃黏膜损伤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