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辉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麻醉
  • 2篇手术
  • 2篇皮肤扩张
  • 2篇全麻
  • 2篇扩张器
  • 1篇行为发育
  • 1篇行为学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唇腭裂
  • 1篇再造术
  • 1篇躁动
  • 1篇脂质体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扩张
  • 1篇软组织扩张器
  • 1篇神经监测
  • 1篇神经行为
  • 1篇神经行为发育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刘文辉
  • 4篇李青峰
  • 3篇黄晓璐
  • 2篇周怡雯
  • 2篇谢芸
  • 2篇刘锦星
  • 2篇李海洲
  • 2篇仇琳
  • 1篇黄慧敏
  • 1篇谢峰
  • 1篇梁筱
  • 1篇黄晓璐
  • 1篇姜虹

传媒

  • 3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H3K4B经皮肤进行siRNA传递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率、低毒性的经皮肤siRNA传递方式。方法在含血清条件下,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H3K4B或10 KDa聚乙烯亚胺(PEI,阳性对照)将含有荧光标记的siRNA转染到原代成纤维细胞内,并在转染24 h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浓度下H3K4B和PEI转染siRNA的效率,确定两者的最适转染浓度。采用CCK-8法检测并比较H3K4B和10 KDa PEI在最适转染浓度下的细胞毒性。使用皮内注射将siRNA-H3K4B复合物转染进大鼠皮肤内,转染6 h、24 h、48 h和72 h后采集皮肤样本进行冷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iRNA是否成功传递到皮肤内。结果在含血清条件下,H3K4B和10 KDa PEI的最佳转染效率比为1∶4。CCK-8实验证实,H3K4B的毒性低于10 KDa PEI。皮内注射能将siRNA-H3K4B复合物转染进全层皮肤内,但主要将复合物转染至真皮内,少量siRNA传递至表皮。结论H3K4B能高效地将siRNA传递至皮肤内,且毒性较低;皮内注射能协助传递过程,siRNA主要被传递至真皮内。
锁琳琅刘文辉黄晓璐李青峰
关键词:小干扰RNA皮内注射脂质体经皮给药
咪达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外耳再造患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外耳再造患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七氟醚诱导和维持下接受外耳再造术的患儿60 例,根据输注药物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手术结束前1h 给予泵注生理盐水1h)、右美托咪定组(手术...
刘文辉
关键词:七氟醚外耳再造术咪达唑仑术后躁动
不同全麻维持药物对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后短期神经行为学发育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不同全身麻醉维持药物对婴幼儿唇腭裂手术后短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纳入2岁以下在全身麻醉下行唇腭裂手术的患儿79例,按照麻醉维持期间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吸入麻醉组(I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记录术前基线(T0)、术后6个月(M6)及术后12个月(M12)时的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DS)评分,结果包括适应性、精细运动、粗运动、语言和社交技能5个能区,比较组间GDDS各能区评分在术后各随访点的差异,并进行矫正回归分析。采用R 4.0.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基本特征及基线GDDS评分各能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麻醉诱导用药及全麻维持的吸入用七氟烷浓度两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在矫正月龄、身体质量指数、性别、母亲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麻醉时间等影响因素后,M12时间点CIIA组精细动作能力显著低于IA组(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维持阶段,相比全凭吸入麻醉,在此基础上复合静脉麻醉对唇腭裂患儿全麻术后短期的精细动作能力可能造成轻度影响。
刘文辉周循马莉李静洁刘锦星仇琳
关键词:唇腭裂手术全身麻醉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
皮肤扩张急性期miRNA表达谱的变化及关键miRNA的筛选
2015年
目的明确扩张急性期miRNA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出其中的关键miRNA。方法建立大鼠皮肤扩张模型,在扩张急性期取材,以未扩张皮肤为对照,利用miRNA芯片检测miRNA表达谱的变化,并利用t检验和差异表达的倍数变化,筛选出关键miRNA。利用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预测关键miRNA的靶点,并通过KEEG和IPA数据库对预测靶点进行通路分析,以探究关键miRNA调控皮肤扩张急性期的可能机制。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1个关键miRNA,这些关键miRNA调控多个与增殖分化、血管化、纤维化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通路。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皮肤扩张急性期的11个关键miRNA,调控扩张过程中多个重要通路的变化,可以作为调控皮肤扩张的靶点。
刘文辉黄晓璐李海洲余庆雄梁筱周怡雯李青峰
关键词:皮肤扩张通路分析
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对全麻术中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在需要监测面神经的颅颌面手术中,使用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进行面神经监测的可行性,并确定其合适的肌松程度。方法:选择107例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需行颅颌面择期手术及面神经监测的患者,术中使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实施全凭静脉麻醉(TIVA)维持全麻,术中由外科医师分别在TOF%(T4/T1)及T1%(T1/T0)处于不同肌松区间时刺激面神经,记录不同肌松程度下面神经肌电图(EMG)的反应及数值,同时记录术中患者体动评分及是否存在呼吸机对抗。采用SPSS 26.0软件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面神经监测最佳肌松临床界值;χ2检验分析体动评分及麻醉机对抗与不同肌松程度的关系。结果:面神经监测有效的最佳肌松临床界值TOF%为15%,T1%为35%,T1%优于TOF%;TOF%>50%、T1%>60%时,患者在术中可能出现体动,呼吸机对抗增加。结论:全麻使用顺式阿曲库铵部分肌松状态下可有效进行面神经监测,适合的肌松范围推荐TOF%为15%~50%,T1%为35%~60%。
黄慧敏刘锦星仇琳刘文辉陈欢姜虹
关键词:面神经监测顺式阿曲库铵肌松监测全凭静脉麻醉
一种表面永久亲水改性的硅橡胶扩张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永久亲水改性的硅橡胶扩张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不同聚乙二醇(PEG)衍生物接枝制备改性硅橡胶膜片和硅橡胶扩张器,来改善硅橡胶表面的亲水性,并对其表面分子结构、水接触角、蛋白吸附性进行了评价,同...
余庆雄黄晓璐李海洲周怡雯刘文辉谢峰李青峰
文献传递
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快速定位注水壶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包括:扩张囊、注水壶以及连接所述扩张囊和注水壶的导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水壶内的导磁片以及外置的与所述导磁片配合的磁性指示片;所述注水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
谢芸刘文辉周双白
文献传递
瘢痕组织对手术部位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探索瘢痕组织与正常手术部位主要病原菌的定植差异,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根据手术切口是否经过瘢痕,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接受整复外科手术的129例患者分为瘢痕组和非瘢痕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混杂因素。根据卫生部指南,确定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析瘢痕对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术前对两组手术部位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与检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瘢痕组多个危险因素与细菌定植的关联,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其定植模式。结果瘢痕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病原菌阳性率,分别是非瘢痕组的2.3倍(4.8%比2.1%,P<0.05)与1.4倍(73.2%比53.2%,P<0.05)。与细菌定植关联较强的危险因素包括电击伤、创伤、化学物质、瘢痕组织解剖学位置等。最常见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4%),其中19.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瘢痕组织是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比正常手术部位定植有更多的耐药菌。细菌定植与多种病因学因素及解剖位置有较强关联。
刘文辉黄晓璐谢芸李青峰
关键词:瘢痕组织手术切口感染细菌定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