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 作品数:73 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疾病女性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妊娠与慢性肾脏疾病(CKD)的相互影响,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资料完整且合并CKD孕妇(共26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对入组CKD孕妇进行产后随访,分析不同分期CKD孕妇的妊娠结局差异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与CKD 1期比较,CKD 3期和4期孕妇的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②妊娠早期CKD分期越高,产后肾功能恶化风险越大(CKD 2期HR=5.918,P=0.009;CKD 3和4期HR=8.336,P=0.008)。③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1 g(HR=5.248,P=0.006)是CKD女性产后新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①晚期CKD孕妇的早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较CKD 1期升高。②妊娠早期CKD分期越高,产后肾功能恶化风险越大;妊娠早期尿蛋白定量对CKD孕妇产后新发高血压有重要影响。
- 刘婧赫英东赫英东
- 关键词:妊娠慢性肾脏疾病产后随访
- 探讨单层动态匀场弥散加权成像在提高直肠癌图像质量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对单层动态匀场-弥散加权成像(iShim-DWI)和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在直肠癌MR成像中的图像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共纳入3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对入组患者使用iShim-DWI(b=0、800、1600mm^(2)/s)和SS-EPI-DWI(b=0、1000mm^(2)/s)进行扫描。使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者的伪影和图像质量评分。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的定量指标,包括臀大肌的标准差(SD)、病变组织和正常直肠壁的信号值(SI)、表观弥散系数(ADC)、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结果:iShim-DWI的图像质量比SS-EPI-DWI有显著提升(P<0.01)。在iShim-DWIb1600图像和ADC图中背景SD显著降低(P<0.05)。iShim-DWI中b800和b1600图像的SNR和CNR均高于SS-EPI-DWI中的b1000图像(P<0.01)。原发性直肠癌患者在iShim-DWI扫描模式下,其b800和b1600图像中病变组织的SI值均显著高于正常直肠组织(P<0.01)。结论:与SS-EPI-DWI相比,iShim-DWI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直肠癌的图像质量,降低图像噪声,还可以更加显著区分病变与正常直肠,其应用前景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 李玮全硕刘婧赵永为毕忠旭邱建星
- 关键词:直肠癌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
- 基于深度学习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图像肝外胆管及结石的自动分割: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索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图像上分割肝外胆管和检出结石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5日—2020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225例患者共230人次3D MRCP检查图像数据纳入胆管分割研究;并补充2020年7月1日—2021年2月27日通过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或临床综合诊断证实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数据,最终合计73例存在胆总管结石患者3D MRCP检查图像纳入胆管结石分割研究。由2位影像科专家标注数据,得到267个肝外胆管和98个胆总管结石区域的标签。使用Unet3D网络分两步(coarse-fine)训练胆总管分割模型,将267个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213个、调优集27个和测试集27个。以胆总管标签为掩膜(mask),进一步训练胆总管结石的分割模型,将98个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80个、调优集9个和测试集9个。使用客观评价指标为测试集的Dice系数,并输出标注区域与模型预测区域的径线、体积等进行比较。主观评价指标包括肝外胆管分割评分、肝外胆管轴位T2WI匹配评分和结石分割评分。结果肝外胆管分割模型的测试集共27个数据,第一步(coarse)分割肝外胆管的Dice值为0.89±0.07,第二步(fine)分割肝外胆管的Dice值为0.94±0.04。胆总管结石分割模型的测试集共9个数据,分割结石的Dice值为0.83±0.06。主观评价20个临床确诊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数据,肝外胆管分割评分均为满分10分,肝外胆管轴位T2WI匹配评分中位数为9.75分,结石分割评价中位数为8分。结论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在MRCP图像上分割肝外胆管是可行的,能较准确地分割胆管结构,并用于结石和胆管梗阻的定位。
- 王可杨俊哲刘义马帅刘婧张耀峰王祥鹏张晓东王霄英
- 关键词:胆管疾病
-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MRI特点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头部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AE患儿的头部MRI表现,并进行MRI分型:1型,颅内无病变;2型,边缘叶型;3型,边缘叶外型;4型,混合型;2~4型均为异常表现。结果16例AE中,头部MRI诊断为1型8例,3、4型各4例,未见2型病例。8例3、4型AE中,5例主要累及额叶、颞叶、岛叶、顶叶及基底核、海马等,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T2WI及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等信号;2例主要累及颞叶、额叶、顶叶、岛叶及海马,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T2WI及T2 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其中1例大脑皮层增厚;1例小脑萎缩。结论50%AE患儿存在脑部异常,主要累及是颞叶、额叶、岛叶及海马,MRI主要表现为T2WI、T2 FLAIR高信号。
- 刘婧王可王霄英肖江喜
- 关键词:脑炎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磁共振成像儿童
- 妊娠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早孕期临床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及风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肾病的产妇,妊娠早期临床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及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进行产前保健的产妇,共184名合并慢性肾病的产妇临床资料完整,纳...
- 赫英东黄禾刘婧刘培昊陈倩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对脑血流及功能连接的影响
- :利用双回波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探讨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相关的脑区及其功能连接.方法:11例PHN患者及11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受试者入组,完成静息态扫描,所用序列为双回波动脉自旋标记成像.首先对PHN疼痛患者与...
- 刘婧蒋学祥王霄英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理诊断
-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脑功能成像--探讨疼痛相关区域及治疗前后的评价
- 目的: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静息态脑血流量的变化.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有...
- 刘婧郝瑛张钺杜敏逸王霄英张珏蒋学祥
-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根据DWI所得ADC值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前列腺中央腺体癌患者(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和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资料,测量两组患者的ADC值,绘制ROC曲线,寻找最佳临界点,确定中央腺体癌的ADC值的诊断标准。结果①中央腺体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1.22±0.20)×10-3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51±0.1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2,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最大为0.656,最佳临界点为1.316×10-3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0.40%,特异度为95.20%,准确率为87.64%。②最小ADC值: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组为(0.82±0.16)×10-3mm2/s,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为(1.15±0.1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6,P<0.001);根据ROC分析,Youden指数最大为0.762,最佳临界点为0.953×10-3mm2/s,此时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的敏感度为77.80%,特异度为98.40%,准确率为92.13%。结论制定ADC值标准有助于DWI诊断前列腺中央腺体癌。
- 张学琴王霄英陆健缪小芬张涛郭雪梅李飞宇刘婧丁丁姜吉锋李玮蒋学祥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扩散磁共振成像
- 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涉及结节病理类型判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肺部纯磨玻璃结节病理类型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构建并训练3D图像恢复模型;将3D图像恢复模型中的共享特征提取编码器和解码器迁移至3D图像分割模型,将共享特征提取编...
- 李简齐康张晓东王霄英张玉东王可欣林钢张西宁刘海波黄伟明赵凯吴静云刘婧
- 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肿瘤T2低信号的鉴别作用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通过磁共振DWI探讨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外周带T2低信号区ADC值的变化特点,定量评价DWI在鉴别前列腺外周带T2低信号区炎症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3例MRI显示为前列腺外周带T2信号减低的初诊患者,根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炎组(50例)和前列腺癌组(53例),测定T2低信号区的平均ADC值和最低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ADC值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炎组平均ADC值为(1.33±0.20)×10-3mm2/s,前列腺癌组平均ADC值为(0.86±0.12)×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P<0.05)。前列腺炎组最低ADC值为(1.22±0.19)×10-3mm2/s,前列腺癌组最低ADC值为(0.68±0.15)×10-3mm2/s(t=16.45,P<0.05)。结论应用DWI定量评价和鉴别外周带T2低信号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是可行的。
- 叶锦棠王霄英刘婧蒋媛嫄郭雪梅李飞宇蒋学祥
- 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扩散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