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波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骨代谢指标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女性骨代谢指标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方法去以2021年1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骨折与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为实施常规体检的绝经期非骨质疏松健康女性,观察组为绝经期发生骨质疏松的女性。比较两组血清PTH、BGP、25-(OH)D的水平;比较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患者的PTH、BGP、25-(OH)D的表达水平并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血清PTH、BGP与25-(OH)D相关性。结果两组PTH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B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GE公司)测定患者骨密度值,以骨密度评分(T-Score,T值),骨质疏松组(T值<-2.5)共38例,重度骨质疏松组(T值<-2.5,且同时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共32例。严重骨质疏松组患者PTH、BGP水平均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25-(OH)D表达水平与PTH、BG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血清PTH、BGP与维生素D呈负相关,临床可通过这些指标预防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
- 刘启波邓超黎翠翠
-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PTHBGP维生素D
- 三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的价值比较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对比3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HIV抗体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36例,其中HIV初筛阴性68例,HIV初筛阳性68例,用CLIA法、ELISA法及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对其中一种方法检测出HIV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其它两种方法同时复查,并送检HIV确证实验室用WB法(金标准)进行确证试验。结果:136例患者中,初筛阳性患者68例,以免疫印迹法检测作为金标准,确证阳性患者32例,其中ELISA初筛出36例,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胶体金法初筛出36例,胶体金法灵敏度100%,特异度96.2%,误诊率3.8%,漏诊率0,可用度0.94,可靠度0.96,kappa值为0.922,与WB法比较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CLIA初筛出64例,CLIA灵敏度100%,特异度69.2%,误诊率30.8%,漏诊率0,可用度0.58,可靠度0.69,kappa值为0.514,与WB法比较不具有诊断一致性(P<0.05)。以CLIA法血清HIV抗体S/CO≥1作为HIV初筛阳性的临界判断,对64例CLIA初筛阳性的患者分别用ELISA、胶体法及WB法进行复查,发现S/CO为1~10组,WB法、ELISA阳性符合率为0,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为13.3%;S/CO为11~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66.7%,S/CO>50组,WB法、ELISA及胶体金法阳性符合率均为100%;以WB法为诊断基准,三组随着S/CO越大,真阳性率越高,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胶体金法复查初筛阳性的患者随着S/CO值越大,其阳性符合率越高,三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免疫检测方法检测HIV抗体各有优势,医院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检测方法,对初筛阳性的标本可采取另一种方法复检,相互结合,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采取措施保护职业暴露人员。
- 黎翠翠刘启波李慧李冉王楠
- 关键词:HIV抗体CLIA法ELISA法胶体金法
- CXCL5基因多态性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CXC类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基因多态性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于该院被明确诊断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共121例患者纳入研究作为患者组。另外,将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21例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研究者进行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分型、药敏试验及炎症指标的检测。分析CXCL5基因rs352046、rs425535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发生、炎症指标、严重程度、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L5基因rs352046、rs425535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与患者白细胞计数无关(P>0.05),而均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有关(P<0.05)。rs425535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与患者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P<0.05)。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和对这类药物不敏感的患者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5基因rs425535位点多态性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发生、严重程度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有关,对CXCL5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有助于识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高危患者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刘启波麦东媚谭俊青李晓君蔡栋昊
- 关键词:肺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药物
- 利用血清指数比较溴甲酚绿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清蛋白的抗干扰能力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利用血清指数(SI)作为量化指标,探讨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Hb)、结合胆红素(Bil-C)、游离胆红素(Bil-F)和乳糜微粒(CM)对溴甲酚绿(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清蛋白(ALB)的影响。方法统计临床生化标本SI波动范围。配制含不同水平干扰物的干扰标本和对照标本。分别采用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计算干扰标本与对照标本血清ALB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倚。以1/2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允许总误差(3%)作为临床可接受标准。结果SI波动范围:溶血指数、黄疸指数、脂浊指数的P2.5和P97.5分别为0和24、0和2、1和27。不同水平Hb、Bil-C、CM对两种方法检测血清ALB均无干扰,所有偏倚均在允许范围内。Bil-F对BCG法检测血清ALB正常值、低值标本均产生正干扰。低值标本的检测中,当黄疸指数≥6(Bil-F≥72.04μmol/L)时,偏倚超出允许范围,正常值标本的检测中,则黄疸指数≥17(Bil-F≥324.18μmol/L)时,偏倚超出允许偏倚范围,而且随着Bil-F水平升高,干扰逐步增加。Bil-F对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正常值、低值标本产生正干扰,两个水平标本,均在黄疸指数≥19(Bil-F≥360.2μmol/L)时,检测偏倚超出允许范围。临床常见水平的Bil-F对结果的影响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SI可以对干扰程度进行量化,便于临床实验室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干扰物的影响或据此建立标本退检界值。BCG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ALB具有相似的抗干扰能力,临床常见的溶血、黄疸、脂浊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 李慧蔡栋昊刘启波谭俊青
- 关键词:血清清蛋白溴甲酚绿法免疫比浊法
- 检验医学在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增加,健康体检逐渐成为人们了解自身身体情况的关键方法。而检验医学则是健康体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及可信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客观的预防诊疗参考。本文旨在探讨检验医学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心的质量控制,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提高检验医学在健康体检中心的管理及服务质量,加快学科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可靠的支持。
- 周盛杰陈泽英刘启波孙正平
- 关键词:健康体检
- 792例成年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CA125结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评估血清CA125在成年女性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将792例成年女性健康体检者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体检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血清CA125。结果:绝经前女性cAl25阳性率为10.75%,绝经后女性CA125阳性率为2.47%。绝经前女性与绝经后女性CA125组间均值及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阳性人群中37例伴随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例伴随良性胃肠道疾病;5例伴随肝脏胆囊疾病;15例属生理性子宫内膜改变;6例无明显异常。结论:在成年女性健康人群中,血清CA125有一定的阳性率,CA125阳性伴随的疾病以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绝经后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 周盛杰刘启波
- 关键词:健康体检者血清CA125阳性率
- 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对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作用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在预测乳腺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01~2013-12间于我院收治的1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对其进行术前、术后血清CA15-3、CA125检测,并与健康女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Ⅰ期、Ⅱ期患者血清中CA15-3、CA125水平与健康女性相近,Ⅲ期、Ⅳ期患者血清中CA15-3、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女性,复发转移患者14例(10.2%),且此类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与无复发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对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诊断和预期复发转移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刘启波周盛杰
-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
- 多项肿瘤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CRP、TSGF、CEA、NSE、SCC、CA125、Cyfra21-1血清水平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肿瘤科肺癌患者112例、肺良性疾病71例和健康志愿者100例,检测三组人群CRP、TSGF、CEA、NSE、SCC、CA125、Cyfra21-1的血清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CRP、TSGF、CEA、NSE、SCC、CA125、Cyfra21-1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及良性肺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肺病组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TSGF、CEA、NSE、SCC、CA125、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各指标的灵敏度及准确度优于单项检测。结论:C反应蛋白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 周盛杰刘启波
- 关键词: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肺癌
- 老年重症患者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患者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48例CRPA感染的重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梗死等基础病,感染24 h内降钙素原、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尿素、血肌酐、血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总胆红素等实验室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分为年轻组(44例)和老年组(104例)。年轻组年龄18~65(51.0±13.0)岁,老年组年龄≥65~103(79.8±8.0)岁。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标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结果合并心功能不全、脑梗死,感染时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降低、血尿素、血肌酐、血糖、降钙素原是老年重症患者CRPA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合并脑梗死(OR=5.537,95%CI 2.226~13.769)、血小板计数降低(OR=0.994,95%CI 0.991~0.998)是老年重症患者CRP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LASSO回归筛选脑梗死、血小板计数两个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AUC为0.784;校准曲线显示呈45°角,具有较好的校准能力;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在60%~90%治疗阈值概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净收益。结论构建模型的变量简单有效。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及准确性,对老年重症患者CRPA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在一定范围内对高危人群及时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收益。
- 刘启波蔡栋昊梅闯闯李晓君
- 关键词:老年重症患者列线图
- 非酒精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血清FT3、FT4、TSH的化学发光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变化,探讨血清甲状腺素在非酒精肝硬化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筛选非酒精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60例(实验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抽取所有参与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T3、FT4、TSH的水平。结果实验组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FT3、FT4和TSH 3者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B级组在FT3、FT4和TSH 3者的含量明显高于C级组患者(P<0.05)。甲状腺素含量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升高逐渐减少。非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Child-Pugh分级越高,其死亡率越高,预后越差。结论血清FT3、FT4、TSH水平的变化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存在密切相关,检测这些指标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周盛杰刘启波
- 关键词:肝性脑病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