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党培
- 作品数:2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棉花限水灌溉与氮肥化学控制的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简易坑测与大田试验相结合方法,采用三因素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对限水灌溉与施N肥、化学控制进行组合研究,并建立了3项技术措施对皮棉产量效应模型。经模拟寻优,筛选出皮棉产量≥1875kg/hm2的优化组合方案,即灌水量678.8~821.4m3/hm2,施N肥285.9~363.4kg/hm2和喷施缩节胺45.8~51.3g/hm2。并根据不同处理生育动态优化模型,用筛选出的优化组合方案进行模拟,获得优化栽培棉花均衡生长发育的优化动态模型及相应定量化实施诊断指标。
- 刘生荣李葆来贾涛刘党培
- 关键词:棉花限水灌溉氮肥化学控制数学模型
-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分析DPC化控时间 ,次数和用量对转基因抗虫棉开花成铃强度、成铃空间分布及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DPC化控铃重平均增加 0 .2 6~ 0 .37g ,蕾期至花铃期化控 2~ 3次 ,用药量 37.5~ 75 .0 g/hm2 ,使单株成铃数减少 1.4~ 3.2个 ,导致减产。初花期用 30 g /hm2 化控 1次使产量提高11.6 %,增产显著。
- 刘生荣李葆来刘党培贾涛王俊峰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植物生长延缓剂皮棉产量用药量
- 植物低温保护剂浸种对棉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刘生荣李葆来刘党培贾涛王俊峰
- 关键词:植物低温保护剂浸种催芽棉苗素质
- 关中棉区抗虫棉化控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使用 DPC对抗虫棉新棉 33B的化控效应结果表明 ,化控时间的前移及次数、用量的增加对抗虫棉植株的高度、果枝数、LAI和开花成铃等性状的抑制增强 ,尤其是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 ,并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初花期化控有较好的协调效应 ,但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蕾期不控 ,初花期轻控是抗虫棉生产较为可行的化控模式。化控对提高铃重有效 ,而单株成铃数减少是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 刘生荣刘党培贾涛
- 关键词:关中棉区抗虫棉化控技术DPC
- 秋淋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5年
- 在2003—2004年秋淋灾害年,对早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5和33B及中熟类棉花品种中棉所41和SGK321的产量形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期阴雨寡照,导致烂铃增多,早衰加重。棉株上部和外围成铃率不足10%,早熟棉花烂铃率达25.4%,比中熟棉花高4倍多,失去早发优势,10月10日早熟棉花收获量比中熟棉花减产31.1%。中熟棉花伏桃比例较高,7月集中成铃性强,与关中棉区最佳成铃期吻合,对关中棉区秋淋发生率高的生态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
- 刘生荣贾涛刘党培
- 关键词:SGK321关中棉区中棉所41中棉所45伏桃
- 化肥基施对转基因抗虫棉营养器官发育、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刘生荣刘党培贾涛
- 关键词:矿物质营养基施干物质积累营养器官
- 棉花“两高一优”促早简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刘生荣刘党培杜建
- 关键词:棉花
- 转基因抗虫棉基施氮磷钾肥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效应研究
- 采用基施化肥的方法,对K肥单施及与NP配施对转基因抗虫棉的产量效应、源器官发育和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棉区抗虫棉施K及K与NP配施具有增源扩库的双重效应,促进早熟,增产显著。干物质积累提高20.8%~46....
- 刘生荣刘党培贾涛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施肥发育
- 文献传递
- 渭北旱原棉花丰产栽培优化组合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方法对影响渭北旱原棉花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进行了优化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各因素影响棉花产量的顺序是 :x1>x2 >x3,增施磷肥是增产的关键措施 ;N× P互作效应显著 ,配合施用是提高肥效的有效措施 ,N× P适宜的比例是 1∶ 0 .5~ 0 .7;密度是增产的重要因素 ,以 90 0 0~ 10 5 0 0 0株 / hm2 产量较稳 ,筛选出皮棉 112 5~ 12 75 kg/ hm2 优化组合方案 :施二铵 74 .7~ 12 6.9kg/ hm2 ,尿素 113.0 0~ 168.9kg/ hm2 ,密度 80 895~ 9730 5株 / hm2 。
- 刘生荣刘党培冯振华
- 关键词:棉花皮棉产量肥料渭北旱原
- DPC对转基因抗虫棉成铃与产量的影响
- 2003年
- 分析了 DPC化控时间、次数和用量对转基因抗虫棉开花成铃强度、成铃空间分布及皮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DPC化控铃重平均增加 0 .2 6~ 0 .3 7g,蕾期至花铃期化控 2~ 3次 ,用药量 3 7.5~ 75 .0g/hm2 ,影响单株成铃数减少 1 .4~ 3 .2个 ,导致减产。初花期用 3 0 g/hm2 化控 1次 ,产量提高 1 1 .6% ,增产显著。
- 刘生荣李葆来刘党培贾涛王俊峰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DPC皮棉产量植物生长延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