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燕 作品数:5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内镜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Inal tumors,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经EUS发现102例GIMTs的临床相关资料,通过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EUS在GIMTs中诊断的价值.结果 EUS初步诊断间质瘤44例、平滑肌瘤47例、脂肪瘤11例,其中85例经病理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76例符合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为89.4%.超声内镜对脂肪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对间质瘤和平滑肌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 vs 74.5%,77.8% vs 91.1%,67.4% vs 71.4%,100.0% vs 95.3%.结论 应用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判断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一些少见、不典型疾病的诊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陈明锴 刘云燕 丁百静 李生 戴敏关键词:超声内镜 比较内镜套扎与硬化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Meta分析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套扎与硬化注射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评价两者在二级预防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Springer、Pubmed、Sinomed、CNKI、Cochrane Library,万方等数据库,用Cochrane图书馆的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套扎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硬化治疗(OR=0.54,95%CI:0.38~0.76,Z=3.56,P=0.000);在降低病死率方面两者疗效相似(OR=0.79,95%CI:0.55~1.14,Z=1.27,P=0.21);套扎组较硬化组能明显减少合并症(OR=0.22,95%CI:0.13~0.38,Z=5.51,P=0.000);两组在消除静脉曲张方面效果等同(OR=1.46,95%CI:0.98~2.18,Z=1.88,P=0.060).制作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图中落点分布比较对称,表明本研究对纳入文献评价的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套扎较硬化注射在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二级预防中疗效更佳,套扎治疗在一般情况下更适合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二级预防. 陈明锴 何千榆 丁百静 刘云燕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套扎 META分析 超声内镜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诊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消化系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误判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5/2013-11经EUS发现202例消化系隆起性病变,通过与病理结果比较分析EUS的诊断价值及误判的原因.结果:EUS诊断间质瘤44例、平滑肌瘤47例、外压23例、息肉28例、脂肪瘤11例、异位胰腺9例、炎性改变17例、囊肿19例,静脉瘤4例;其中127例送病理,118例符合超声内镜诊断,误诊9例(2例胃平滑肌瘤,2例胃异位胰腺和1例胃平滑肌瘤伴脂肪瘤均误诊为间质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和1例食管纤维血管性息肉均误诊为平滑肌瘤;1例十二指肠异位胰腺误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内分泌瘤),符合率为92.9%.结论:应用超声内镜检查对于判断消化系隆起性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一些少见、不典型疾病的诊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陈明锴 刘云燕 丁百静 李生 戴敏 何千榆关键词:超声内镜 消化系 误诊 隆起病变 超声内镜辅助下经胃腹腔内异物取出1例 被引量:6 2016年 上消化道异物的摄入在临床较常见,约80%能自行排,极少数消化道异物会刺破消化道管壁,引起食管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纵隔及胸腔、腹腔脓肿、胃肠穿孔和腹膜炎等,需要外科治疗。本院收治1例消化道来源的腹腔内异物病例。报道如下: 丁百静 李宗先 曹中保 李生 徐红艳 刘云燕关键词:腹腔异物 内镜治疗 超声内镜 吲哚美辛栓预防高危人群发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给药时机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栓预防高危人群发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最佳给药时间。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后立即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B组(术后30 min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纳肛)和C组(单纯常规处理组)。分别测术前、术后3、24及48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等指标。结果 A组ERCP术后PEP(4.00%)、B组(5.41%)均明显低于C组(26.31%)(P<0.05);A组(4.00%)、B组(13.51%)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C组(31.6%)(P<0.05)。A组和B组之间的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后立即或术后30 min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栓100 mg均能够有效降低PEP和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刘云燕 丁百静 陈明锴 曹中保 李生 杨勇 刘充 程珍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术后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