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萍萍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能源
  • 4篇可再生
  • 3篇再生能源
  • 3篇企业
  • 3篇可再生能源
  • 2篇企业竞争优势
  • 2篇资源观
  • 2篇竞争优势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低碳视角
  • 1篇地产
  • 1篇再生能源发电
  • 1篇实物期权
  • 1篇实物期权理论
  • 1篇土地增值
  • 1篇能源发展
  • 1篇能源投资
  • 1篇能源政策
  • 1篇期权

机构

  • 5篇浙江财经学院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7篇俞萍萍
  • 1篇杨冬宁

传媒

  • 2篇浙江经济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学术月刊
  • 1篇消费导刊
  • 1篇统计科学与实...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宏观调控下的杭州房地产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2007年我国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以及07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有所下滑的趋势。杭州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并不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主要是由于银行资金供给减少。本文通过应用基于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RBV)的竞争优势理论研究分析杭州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利用有利的融资渠道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俞萍萍
关键词:VIEW竞争优势宏观调控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制政策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可再生能源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品,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其在发展中也存在多样化的风险,即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制风险和社会文化风险,因而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因此,采取激励政策,减少预期风险无疑是提升补偿水平的一种替代方法。在众多激励政策中,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主要原理是,把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包含的环境和社会收益脱离于电力本身而单独出售,并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证书的买卖方中引入竞争。实施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配额制,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和降低社会效益成本方面的效果最明显,但却不利于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多样化发展以及企业投资风险的降低。
俞萍萍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国际碳贸易价格波动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影响机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仍高于传统能源技术,因而需要获得额外的经济激励以增加其投资。《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国际碳贸易体系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机制,但该贸易体系发展前景不明确,这将深刻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本文分析和揭示了国际碳贸易体系的不确定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别存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增长期权和延迟期权;通过构建两阶段期权模型研究国际碳价格波动下企业延迟投资的灵活性,并量化确定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期权价值,采用Monte-Carlo仿真分析法进一步验证模型,推导得出国际碳价格波动对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作用机制。
俞萍萍
关键词:实物期权理论
房地产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何方——基于资源观的房地产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2009年
地本身并不能构成房地产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资源,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企业获得土地并且从土地中获得额外收益的能力。
俞萍萍
关键词:企业竞争优势资源观土地增值附加值
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效果比较分析
2011年
强制性政策在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比自愿性政策更为有效。世界各国虽广泛采用了自愿性政策。
俞萍萍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能源发展强制性自愿
低碳视角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激励机制与模式选择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减排和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缺乏对可再生能源外部性的合理评估,现实的和潜在的风险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是,通过价格、补贴和强制消费等手段刺激企业投资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向低碳方向发展。纵观世界各国,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模式在控制成本、创造需求、降低风险及稳定性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性,而政策的激励效果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须根据现实的能源要素禀赋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合理的政策模式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利用增速快,但也存在着整体利用率低、地域和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现阶段,中国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应以固定上网电价制模式为主,将可再生能源利用数量作为基本目标,促进技术创新,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这对中国建设低碳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关键性作用。
俞萍萍杨冬宁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低碳发展
浙江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被引量:2
2006年
俞萍萍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外贸出口额跨国经营战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