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斌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流产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依沙吖啶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出血
  • 1篇阴道积血
  • 1篇引产
  • 1篇影响药物
  • 1篇枕后位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引产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底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食管胃底静脉...
  • 1篇胎位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俞斌
  • 1篇沈玉玲
  • 1篇屠军

传媒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1699例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2013年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99例妇女行TCT检查,将结果为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列为细胞阳性病例,共957例,其中538例自愿行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将细胞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11599例受检者中TCT法标本满意率94.33%,细胞阳性病例957例,总检出率8.18%,其中ASC-US及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666例(69.590A),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2例(21.1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84例(8.78%),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1例(0.10%);鳞状细胞癌(SCC)4例(0.42%)。阴道镜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或LEEP术等538例,正常或炎性反应225例(41.82%),CINⅠ159例(29.55%),CINⅡ86例(15.99%),CINⅢ50例(9.29%),CA18例(3.35%)。结论:TCT作为无创伤检测,是目前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结合阴道镜检查加宫颈多点取材活检等可以进一步帮助明确诊断。
俞斌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检查宫颈病变
AIMS65评分预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的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AIMS65评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患者住院死亡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378例肝硬化EGVB患者,根据住院期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345例(91.27%)和死亡组33例(8.73%)。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AIMS65评分预测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中重度腹水、有肝性脑病的比例以及GBS评分、FRS评分、AIMS65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年龄、性别、高血压等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BS评分(OR=1.704,95%CI:1.069~2.717,P=0.026)、FRS评分(OR=1.758,95%CI:1.160~2.663,P=0.008)、AIMS65评分(OR=1.868,95%CI:1.228~2.842,P=0.002)是肝硬化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IMS65评分预测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AUC为0.836(95%CI:0.781~0.891),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为82.03%。结论AIMS65评分升高是肝硬化EGVB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可预测该类人群短期死亡风险。
俞斌屠军沈玉玲
关键词: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减少或避免药物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统计分析我院门诊药物流产1514例早孕妇女的年龄、孕产次、孕囊大小及子宫位置等不同因素及其与流产结局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孕产次、孕囊大小及子宫位置等均与药物流产效果相关,其中孕囊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是导致药物流产不全或失败的高危因素。结论严格掌握药物流产的适应证,可有效降低不全流产及药物流产失败的发生。
俞斌
关键词:药物流产流产效果
绝经后阴道出血19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1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中良性疾病占46.94%(92/196),功能性子宫出血占34.69%(68/196),恶性肿瘤占18.37%(36/196).绝经1~4年、5~9年、10~14年、≥15年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2.53%(2/79)、9.38%(6/64)、48.39%(15/31)、59.09%(13/22).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61.28±8.76)岁,绝经时间(9.38±6.73)年,良性疾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分别为(54.73±6.72)岁和(4.12±3.54)年,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良性疾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但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
俞斌
关键词:阴道积血绝经期后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2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观察两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总引产时间、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娩出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量、宫颈裂伤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终止中期妊娠的方法。
俞斌
关键词:米非司酮依沙吖啶中期妊娠引产
持续性枕后位1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特点、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28例持续性枕后位孕产妇(枕后位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枕前位分娩的128例作为对照组(枕前位组),比较两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结果:枕后位组胎头下降延缓、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及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枕前位组(P<0.01),产钳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枕前位组(P<0.05),而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枕前位组(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导致母儿并发症增加,及早诊断与处理潜在问题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俞斌
关键词:胎位不正难产持续性枕后位母儿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