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萌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1篇多柔比星
  • 1篇心肌
  • 1篇血常规
  • 1篇血常规测定
  • 1篇血清PA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肝纤维化...
  • 1篇血清前白蛋白
  • 1篇血细胞
  • 1篇粘连蛋白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机构

  • 7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作者

  • 7篇何萌
  • 3篇林一民
  • 2篇王亚丽
  • 2篇黄学梅
  • 2篇吴立翔
  • 1篇林昌海
  • 1篇甘霖
  • 1篇王云龙
  • 1篇黄晓林
  • 1篇刘兴明
  • 1篇刘预
  • 1篇卢萍
  • 1篇李云霄
  • 1篇李宏
  • 1篇易玲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继发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HI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50岁以上的人群为主,恶性肿瘤类型以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为主,占25.33%;其次是宫颈癌,占18.67%。HIV感染合并恶性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单纯HIV感染患者(P<0.05)。结论年龄和免疫功能缺陷均增加了HIV感染者继发恶性肿瘤的风险。
何萌李云霄李宏林昌海王亚丽吴立翔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化学疗法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化学疗法(简称化疗)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静脉血用Sysmex K-21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白细胞各参数、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细胞测定对判断化疗患者骨髓功能状态具有临床意义。
何萌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学疗法外周血细胞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改进与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危急值是指患者的检验结果偏离参考范围较大,表示患者正处于生命危急的状态。临床医生若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给予患者有效地干预或处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1]。卫生部关于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也明确对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提出要求[2]。因此,本院进一步完善了危急值的报告流程,并将日常检验程序进一步改进,针对标本的规范采集进行培训,使临床医生得到的危急值更加快捷、准确,也更接近患者的真实状态。根据本院危急值报告制度改进前后1年多的检验报告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王亚丽何萌林一民
关键词:危急值
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CⅣ)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81例肝病患者(肝炎组24例,肝硬化组39例,肝癌组18例)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HA、PCⅢ、LN和CⅣ等4项指标水平,比较各组肝病和对照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及各组肝病间HA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硬化组织、肝癌组HA水平明显高于肝炎组(P<0.05,P<0.01),肝癌组HA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血清HA、PCⅢ、LN、C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林一民王云龙何萌刘兴明黄晓林
关键词:前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胶原
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阿霉素应用中的作用
2012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测定在阿霉素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肿瘤患者使用阿霉素前后的血清cTnI的含量。结果阿霉素累积剂量在200mg以内与使用前相比,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剂量大于200mg后,cTnI异常者明显增加,与使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定期检测血清cTnI的含量以保证阿霉素用药的安全性。
何萌黄学梅林一民
关键词:多柔比星化学发光测定法
血清PA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手术治疗中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含量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动态观察。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PA,分别对70例体检健康者、71例良性疾病患者、75例有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10 d时的血清进行PA检测。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PA(166.1±68.3)mg/L,显著低于良性疾病组(232.0±41.4)mg/L、正常组(263.1±44.0)mg/L和青年组(264.4±39.6)mg/L(P<0.01);正常组、青年组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恶性肿瘤组术后3 d的血清PA(110.7±62.9)mg/L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10 d(P<0.01),术后10 d血清PA(186.3±64.5)mg/L显著高于术前(P<0.01)。恶性肿瘤组PA阳性率46.67%,显著高于青年组(0)、正常组(2.50%)、良性疾病组(5.63%)(P<0.01)。恶性肿瘤组术后3 d PA阳性率(80.00%)显著高于术前和术后10 d(P<0.01);术后10 d PA阳性率(29.33%)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血清PA含量测定对恶性肿瘤有辅助鉴别诊断价值,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动态观察中有一定价值。
黄学梅卢萍何萌易玲甘霖吴立翔刘预
关键词:血清前白蛋白恶性肿瘤
静脉血样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静脉血样本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有无影响。方法5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经乙二胺四乙酸三钾抗凝,置室温(18-25℃)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SysmexK-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结果2h内测定血常规各项参数与即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放置6h后,中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与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测定应在2h内完成。
何萌
关键词:静脉血血常规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