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居家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威胁老年人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人AD患病率为5.9%[1];AD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每增加5岁,AD发病率增加1.06倍[2].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逆转AD患者的进展性病程,只能采取各种措施减缓痴呆病情的发展,科学规范的生活照顾和干预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3].
- 王晓湘张汝刘文清王炜何莎蔡羚琴张一洁潘琴李改丽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居家护理照顾者简易智能量表
- 喜疗妥预防超高龄患者输注脂肪乳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脂肪乳注射液是浓缩的高能量的肠外营养液,以微粒形式进入体内后其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与一般溶液注射液相比,影响因素较多,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超高龄患者血管条件差,基础疾病多,且自身营养差等因素,静脉输注脂肪乳更易发生外渗性静脉炎。我科应用喜疗妥预防超高龄患者输注脂肪乳致静脉炎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王雪梅王晓湘何莎
- 关键词:喜疗妥超高龄脂肪乳静脉炎
- 61例超高龄患者预防静脉炎的护理
- 2011年
- 目的:总结超高龄患者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防治经验。方法:2009-07~2010-07共收治超高龄患者61例,男性57例,女性4例,年龄78~99岁,平均89.5岁。均患有4种以上疾病,患病史均在7年以上,外周静脉输液每个疗程均在2周以上。按照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要求进行输液。结果:发生静脉炎5例(8.19%),输入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出现Ⅰ级静脉炎2例,药物血管外渗漏出现Ⅱ级静脉炎1例,穿刺不利造成机械性损伤出现Ⅰ级静脉炎1例,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长,6 d后出现Ⅰ级静脉炎1例,经过及时处理治疗均痊愈。结论:超高龄患者血管条件差,不配合治疗是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正确评估超高龄患者的全身状况,合理有计划的使用血管并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关键。
- 王雪梅王晓湘何莎
- 关键词:超高龄静脉炎
- 浅谈高龄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被引量:5
- 2009年
- 何莎何晓英
-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
- 浅谈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的技巧被引量:2
- 2011年
- 老年病人由于病情复杂,静脉输液是基本治疗手段之一。而静脉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老年人对输液治疗的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我科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对高龄老人,所以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上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
- 何莎王晓湘王雪梅
- 关键词:老年患者浅静脉穿刺
- 高龄危重患者的护理干预
- 2009年
- 何晓英张莹王雪梅何莎
- 关键词:高龄危重护理
- 循证护理方法在老年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比较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龄老年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比较应用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方法对高龄老年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循证护理方法能降低老年患者PICC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将循...
- 何莎王晓湘
-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龄老年患者PICC护理护理干预
- 军队高干病房非现役文职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与对策被引量:7
- 2010年
- 何莎王晓湘王雪梅
- 关键词:高干病房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压力
- 负压穿刺法在高龄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比较
- 针对在静脉输液中高龄老年患者存在的皮肤松弛,末梢循环差,血管弹性差,血管硬化呈硬索状,使静脉回血缓慢的问题,要求我们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尽量保护病人血管。本文以2011年6月-2011年12月需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为例,采...
- 何莎王晓湘王雪梅
- 关键词:静脉输液高龄患者临床疗效
- 利多卡因软膏在超高龄患者浅静脉穿刺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应用利多卡因软膏涂擦局部麻醉后行静脉穿刺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穿刺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穿刺时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复方利多卡因软膏可以有效的减轻超高龄老年患者穿刺疼痛,提高穿刺时的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晓湘张汝李洁何莎张莹王雪梅
- 关键词:静脉穿刺超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