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真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炎症
  • 4篇直肠
  • 4篇结肠
  • 4篇肠病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微生态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克罗恩
  • 3篇克罗恩病
  • 3篇肠癌
  • 3篇肠道
  • 3篇肠道微生态
  • 2篇动脉
  • 2篇炎性
  • 2篇切除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北京思创贯宇...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何真
  • 11篇兰平
  • 5篇吴小剑
  • 5篇柯嘉
  • 4篇何小文
  • 4篇何晓生
  • 3篇蔡嘉伟
  • 3篇练磊
  • 2篇汪建平
  • 2篇邱建平
  • 2篇周智洋
  • 2篇朱冬云
  • 2篇林伟星
  • 2篇温晓峰
  • 1篇蔡泽荣
  • 1篇马腾辉
  • 1篇廖艺
  • 1篇吴现瑞
  • 1篇李森茂
  • 1篇郭学峰

传媒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华炎性肠病...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肠道慢性、迁延性的炎症性疾病.随着病程延长,>70%的克罗恩病和接近1/3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最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IBD的疾病分型、严重程度、术前用药、手术史、术者经验、手术技术等个体化因素影响短期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长期预后.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目标在于减少手术并发症,避免或延缓术后复发,改善生命质量.近年来,术前优化治疗、限制性肠管切除、早期手术、肠系膜扩大切除、Kono-S吻合等为代表的克罗恩病手术理念和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全结直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是UC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其手术分期演进和技术细节优化可以提高UC手术疗效.随着IBD治疗理念和方式的革新,规范的外科治疗体系正逐渐形成,必将进一步改善IBD的治疗疗效.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团队实践经验,深入阐述IBD的外科治疗进展,以期推动IBD外科的规范化治疗.
兰平张宗进何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疗效
靶向肠道微生态的炎症性肠病治疗进展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目前的免疫调节治疗存在有效率低、安全性未明的问题,亟需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或替代疗法。肠道微生态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在IB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望在IBD下一代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已有粪菌移植、益生菌疗法、益生元疗法、饮食疗法、噬菌体疗法等用于调控IBD肠道微生态。本文总结肠道微生态调控治疗IBD的研究进展。
邢孟泽何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益生菌益生元饮食噬菌体
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根治性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估根治性手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10年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进行生存分析。19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中,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十二指肠肠段切除+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余1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十二指肠肠壁局部切除修补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肠漏、胰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内无患者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3年,1年生存率为94.4%,5年生存率为70.4%;3例患者在术后3年内复发。结论对于结肠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根治性手术是安全的,可获得较高的5年生存率,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兰平何真练磊何晓生吴小剑汪建平
关键词:结肠肿瘤肿瘤侵润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肠切除术
埃兹蛋白与直肠癌发生和局部复发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在直肠癌发生和局部复发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8月至2009年2月间术后复发的直肠癌石蜡标本148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和随访5年内未见肿瘤复发的直肠癌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埃兹蛋白的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埃兹蛋白与直肠癌发生和局部复发的关系。【结果】埃兹蛋白在肿瘤中的高表达率为72.3%(107/148),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仅为20%(6/30),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埃兹蛋白在非局部复发组的直肠癌原发灶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3.3%(16/30),而其在局部复发组直肠癌原发灶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72.3%(107/148),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在局部复发组中,埃兹蛋白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距肛缘的距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在局部复发直肠癌中,埃兹蛋白低表达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2.0年,而埃兹蛋白高表达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2年,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埃兹蛋白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局部复发有关,可能是个促进直肠癌发生和局部复发的因素之一。
郭学峰向贤宏何真马腾辉兰平王磊汪建平
关键词:局部复发埃兹蛋白生物标记物预后
三维重建技术对肠系膜下动脉及左结肠动脉解剖变异的评估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利用三维CT血管重建技术评估肠系膜下动脉(IMA)和左结肠动脉(LCA)的解剖特点及变异情况,以期为腹腔镜直肠或左半结肠切除术中的血管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4—2015年间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检查的123例研究对象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利用计算机三维血管重建技术对研究对象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选取动脉增强期图像进行分析,测量IMA根部到腹主动脉分叉的直线距离及在IMA根部水平LCA至IMA根部的直线距离,并总结IMA分支类型、LCA走行规律及LCA与肠系膜下静脉(IMV)的位置毗邻关系。结果123例研究对象中男性80例,女性43例;年龄(46.8± 16.6)岁;身高(164.6± 7.9)cm,体质量(57.7± 10.4)kg,体质指数(21.3± 3.6)kg/m2。IMA根部至腹主动脉分叉的平均距离为(42.5 ± 7.9)mm,该距离长短与体质量关系密切(OR = 4.771,95%CI:1.398-16.283,P = 0.013);61例(49.6%)IMA单独发出LCA和乙状结肠动脉(SA),35例(28.5%)LCA与SA在同一点分支,24例(19.5%)LCA与SA共干发出后再分支,3例(2.4%)LCA缺如。LCA发出后沿高位内侧走行者71例(57.7%),沿中位走行者33例(26.8%),走行于低位外侧者16例(13.0%);LCA走行位置越高,其越靠近IMA根部[LCA至IMA根部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4.2 ± 9.9)mm、(30.0 ± 15.2)mm和(66.6 ± 12.3)mm,F = 83.2,P 〈 0.001]。在IMA根部水平,21例(17.1%)LCA出现在肠系膜下静脉(IMV)内侧,54例(43.9%)紧贴IMV外侧,48例(39.0%)在IMV外侧并远离IMV上行。结论CT三维血管重建技术能准确评估患者IMA及其分支的走形特点及变异情况,为术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从而令腹腔镜手术更加安全顺畅。
蔡嘉伟温晓峰林伟星何真朱冬云邱建平孔德灿何晓生何小文申泉吴小剑兰平周智洋柯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肠系膜下动脉三维血管重建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克罗恩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MSC)在克罗恩病(CD)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CD小鼠动物模型。将75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包括对照组(乙醇溶液灌肠加PBS腹腔注射)、TNBS组(TNBS灌肠加PBS腹腔注射)和ADMSC组(TNBS灌肠加ADMSC腹腔注射),每组25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 PCR等方法检测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并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曲线。结果 ADMSC组较TNBS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生存率明显增加(60%比30%,P<0.05)。ADMSC组促炎因子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2(IL-1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显著低于TNBS组,而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ADMSC可能通过下调促炎因子TNF-α、IL-12和VEGF的表达和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效修复结肠炎性损伤,有望用于CD的临床治疗。
谢明颢何晓生朱金玲何真何小文兰平练磊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克罗恩病炎性因子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被引量:7
2020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由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系统等多因素参与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可导致IBD的发生发展。在基因易感性患者中,失调的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可引起肠道微免疫环境失调,破坏肠道的免疫耐受,最终诱发肠道炎症。本文总结和探讨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机制,为IBD的预防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兰平吴锦杰何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免疫代谢物
炎性反应促进小鼠炎性肠病癌变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炎性反应程度对小鼠炎性肠病(IBD)癌变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联合运用致癌剂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致炎剂硫酸葡聚糖钠(DSS)于36只C57BL/6J雌性小鼠,构建IBD癌变的动物模型,通过改变DSS的浓度,构建不同炎性反应程度的动物模型,即低炎性反应组(1% DSS,12只)、高炎性反应组(2%DSS,12只)及对照组(无DSS,正常饮用水,12只),通过计算3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炎性反应评分来评估炎性反应程度,通过实时定量PCR来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来检测STAT3信号通路在不同炎性反应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同时观察小鼠成瘤情况.结果 高炎性反应组DAI评分和组织学炎性反应评分均较低炎性反应组显著升高(均P<0.05),而对照组未见组织学炎性反应.高炎性反应组小鼠的结肠组织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较低炎性反应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高炎性反应组较低炎性反应组成瘤率[100%(12/12)比58.3% (7/12)]、成瘤数目[(12.5±0.5)个比(6.6±1.0)个]及肿瘤负荷[(44.2±2.4) mm比(18.7±2.7) mm]均显著增加(均P<0.05),而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p-STAT3 (Tyr705)在低炎性反应组中的表达的免疫组化评分为(3.67±0.19)分,明显低于高炎性反应组的(4.33±0.22)分(P=0.033).结论 炎性反应可以促进IBD癌变,这可能与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何真柯嘉何小文练磊孙磊陈泽贤吴小剑兰平
关键词:炎性反应炎性肠病结直肠癌STAT3小鼠
术前结直肠炎症对于结直肠癌局部进展的预测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对结直肠肿瘤局部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07年至2010年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具备该中心术前肠镜资料或手术病理证实肠炎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炎症组(肠镜下肠炎及手术病理肠炎)及对照组;比较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癌结节转移、其他手术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等指标;比较总体生存及肿瘤复发等随访情况,随访时间3年。结果回顾病例907例,纳入研究346例;其中炎症组患者共70例,包括镜下远处肠炎39例(20.2%)、镜下肿瘤原位肠炎16例(22.9%)手术病理肠炎15例(21.4%),对照组276例(78.8%)。炎症组进展期肿瘤发生率74.3%(P<0.001),淋巴结转移率62.3%(P<0.001),癌结节转移率40.2%(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病理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16)、淋巴结转移(P=0.017)及癌结节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镜下远处肠炎是进展期肿瘤(P=0.003)、淋巴结转移(P=0.017)的独立危险预后因素。结论手术前结直肠非特异性炎症与肿瘤的分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此类病例可用于结直肠炎症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
李森茂陈永乐廖艺何真柯嘉吴现瑞兰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分期
肠道微生态在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主要通过释放毒素、产生代谢物等,改变宿主肠道免疫环境,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预测预后等。此外,肠道菌群还可以影响结直肠癌的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效果。笔者就肠道微生态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筛查、预后预测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述,探讨其在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兰平殷盛梅何真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早期筛查肠道微生态消化道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肠道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