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全胜
- 作品数:6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两课”教学对校园文化理论构建的作用和影响
- 2005年
- “两课”教学是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认真抓好“两课”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才会建康、有序地开展起来。
- 伊全胜
- 关键词:两课校园文化
- 斯大林民族观雏议被引量:1
- 2015年
- 斯大林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对民族问题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民族问题日益凸显,重新考察斯大林民族观,对理解今天民族关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从斯大林民族观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理论要素三方面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民族工作的简单看法。
- 李光映伊全胜
-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平等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不完善入手,研究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了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强调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等。对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 伊全胜符晓纳丽娜
- 关键词:国情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化探析
- 2024年
- 乡村治理现代化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安全感与获得感。以系统思维深入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效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效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
- 吕子霖伊全胜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被引量:1
- 2022年
-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摆脱了绝对贫困问题,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观照、面临的瓶颈、切实路径、重大意义等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析,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加大乡村人才支撑力度、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致力于依据区位特色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顾瑶伊全胜
- 关键词: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困境与选择
- 2002年
- 文章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遇到的困境和选择的出路。
- 伊全胜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人口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艰难抉择
- 2005年
- 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适应经济时代的来临,将和当年工业经济在地球上“软着陆”那样同样是不可战胜的。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这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现的历史必然。
- 纳丽娜伊全胜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
- 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村屯发展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策略研究——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东吐莫村和胡吉吐莫村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村屯如何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本文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东吐莫村和胡吉吐莫村两个少数民族村屯利用自身特色资源发展为例,挖掘民族村区域经济资源特色、历史文化资源、人口分布的状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并进行逐一的梳理和分析,对探索区域民族村屯的资源开发利用如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既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又有极大地现实意义。
- 伊全胜王春梅魏明秀顾瑶
-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2021年
-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将生态文明纳入了"五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将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到五年规划当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原则作为发展理念,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布局上提出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全球的生态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中心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标志着党的工作重心和战略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和坚定。这为农业治理现代化打开一个全新境界,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许多新变化新特征。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不但当时对于缓解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农业生态危机起到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下我们国家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鹄伊全胜
-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 2002年
- 伊全胜曹玮
- 关键词:知识结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