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翔

作品数:4 被引量:159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基因
  • 2篇性状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稻
  • 2篇水稻
  • 2篇基因定位
  • 2篇分子标记
  • 1篇新基因
  • 1篇性状基因
  • 1篇药用
  • 1篇药用野生稻
  • 1篇叶枯病
  • 1篇遗传学
  • 1篇育性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座位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农艺性状基因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任翔
  • 4篇何光存
  • 3篇翁清妹
  • 3篇祝莉莉
  • 2篇谭光轩
  • 1篇黄臻
  • 1篇李香花
  • 1篇舒理慧
  • 1篇时振英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药用野生稻转育后代一个抗白叶枯病新基因的定位被引量:77
2004年
从药用野生稻渗入后代选育的水稻株系B5表现为高抗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白叶枯病。对B5与籼稻品种明恢 6 3杂交组合的 187个重组自交系 (RILs)进行了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 ,采用分离集团分析法 (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 ,在第 1染色体上筛选到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相连锁RFLP分子标记。利用RILs抗病性表现型鉴定资料和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将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在第 1染色体短臂的C90 4和R5 96之间 ,这两个分子标记间遗传距离为 1 3cM。该基因对RILs群体抗病性变异的贡献率为 5 2 96 % ,是一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基因。这一抗白叶枯病基因不同于已报道的抗白叶枯病基因的位点 ,因此将其命名为Xa2 9(t)。
谭光轩任翔翁清妹时振英祝莉莉何光存
关键词: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白叶枯病药用野生稻
5种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定位被引量:15
2003年
通过抗病虫害水稻品系"B5"与籼稻品种"明恢63"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一个187个F8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连锁图,对水稻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分别检测到影响抽穗期、株高、穗长、剑叶长和剑叶宽的农艺性状2、2、4、4、4个QTLs,并分别解释各表型性状总变异的50.6%、74.9%、34.1%、47.3%和46.2%.其中,控制抽穗期的Hd 6基因,控制株高的Ph 7基因和控制剑叶长的Fll 2b基因分别是效应值较大的主效座位,其余的为微效基因座位.相关性状的QTLs大多聚集在染色体的相近或相同区间,表现出成簇分布的现象.这些重要农艺性状的分析,可以为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信息.
祝莉莉谭光轩任翔翁清妹何光存
关键词:农艺性状重组自交系QTL基因定位水稻
水稻分蘖能力QTL的定位被引量:22
2003年
基于水稻分蘖发育性状的复杂特性 .利用 187个株系的MH6 3/B5重组自交系和已建成的分子遗传连锁图对水稻分蘖能力进行了数量性状座位 (QTL)分析 .通过对连续 8个时间段分蘖增加数的检测 ,在第 2、第 5、第 8和第 9染色体上发现 4个QTL座位在不同时间段对分蘖能力有贡献 .同时检测到该群体中影响分蘖能力的上位效应广泛存在 ,在多个时间段其贡献率甚至大于单独的QTL座位 .QTL和上位效应座位中共有多个与以往报道的分蘖相关座位位置相近或相同 ,并在第 1和第 2染色体上有成簇分布 .水稻分蘖能力QTL的定位 。
任翔翁清妹祝莉莉何光存
关键词:水稻分蘖能力QTL定位数量性状座位分子遗传学发育性状
两个来源于野生稻的抗褐飞虱新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被引量:51
2001年
选用抗源来自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的抗褐飞虱品系B5为父本, 与感虫品种台中本地1号(TN1)杂交, 随机选取167个F2单株构成定位群体. 运用RFLP技术, 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对水稻抗褐飞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 于第3和第4染色体找到与抗褐飞虱基因连锁的RFLP标记. 构建了连锁标记附近区域的RFLP遗传连锁图谱, 对这两个抗性位点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分析, 将这两个抗褐飞虱基因分别定位于第3染色体的G1318和R1925, 第4染色体的C820和S11182之间. 与已报道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位点相比较, 表明这两个抗褐飞虱基因是新的抗性位点. 抗褐飞虱基因新位点的发现和分子标记的建立, 为水稻抗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抗褐飞虱基因克隆打下良好基础.
王布哪黄臻舒理慧任翔李香花何光存
关键词:抗褐飞虱基因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